遺忘討厭的回憶,這才是為自己好──要懂得遺忘,才能心安。
有些人總忘不了「討厭的回憶」。 例如,在眾人面前被別人嘲笑的過往。 愛記恨的人,會一直忘不了那個嘲笑自己的人。 一想起那個人,就克制不了憤怒的情緒。 最後,他們的觀念越來越偏激,總想著要找機會報復對方。 抱持這種記憶活下去,對自己的人生根本毫無益處。 就算真的報復成功,心情也絕不會暢快。搞不好和對方激烈口角,心中的怒火一發不可收拾。 討厭的記憶應該「盡早遺忘」,而不是「念念不忘」。 有句禪語叫「坐忘」,亦即「一坐即忘」。 意思是透過坐禪,遺忘所有心生雜念的事物。這句禪語是說,一直在意討厭的過往,只會讓自己的人生不幸。 「遺忘」才是安心過活的訣竅。 分母是什麼?
2015年10月,全球的肉食人口迎來了一項不受歡迎的發現:加工肉品會致癌。《每日快報》尖叫道:〈培根和熱狗會致癌——而且幾乎與吸菸一樣糟!〉《衛報》也不甘示弱,宣稱:〈加工肉品展現的致癌風險,和吸菸及石棉一樣高!〉 這些大標題源自「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表的一篇醒目公報。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是世界衛生組織下面一個專門研究致癌原因的機構,他們宣稱,加工肉品能增加將近18%罹患腸癌的風險,將之歸類於第一組致癌物質,與吸菸和游離輻射一起。同一份公報把紅肉歸類於第2A組,定義為對人類「大概會致癌」。肉和吸菸一樣危險的想法,遂引發廣泛的驚愕。 然而,這些可怕的標題是卑劣的胡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神祕的分級系統所依據的,並非風險的程度,而是該風險的證據強度。意思是說,某個能增加十倍罹癌風險的東西,有可能和某個只稍微增加一點罹癌風險的東西,被分到同一等級。此一分類並未傳達某樣事物可能有多危險;我們只能確定它可能有危險。第1組致癌劑是指「具有很強的風險證據」的事物,包括吸菸、晒太陽、以及飲酒。第2A組和2B組分別為「大概」及「可能」致癌。它實際上可翻譯成「風險很有限或很模糊」。鑑於「證明為負」在哲學上的難度,第2組其實已經成為流行病學的垃圾場。就拿2018年為例,唯一被認可為第4組(對人類大概不會致癌)的致癌劑,是己內醯胺,也就是瑜珈褲的製造材料。 如果這些分級聽起來蠢得不可思議,而且違反直覺,那是因為它正是如此。身為研究癌症的科學家,我理解這種風險分級背後的理由。然而身為科普傳播者,我要咒罵這種令人混淆的分級系統,實在太缺乏先見之明了。當一個外行人聽說從輪班工作到喝咖啡,全都「可能致癌」,不難理解他們並不會把它詮釋為「風險證據很弱以及不清楚」。正如科普作家艾德.楊(Ed Yong)指出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有兩件事很值得注意。第一,他們的用意是仔細評估各種事物是否導致癌症,從殺蟲劑到陽光,然後用明確字眼描述可能的風險。第二,他們很不擅長傳達自己的發現。」姑且不管表達含糊的問題,加工肉品到底有多危險? 當心:分母是什麼?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需要檢查背後的數據。在英國,每一千人當中,有六十一人終其一生會罹患腸癌。對於很少食用加工肉品的人,比率則是千分之五十六,至於大量食用者,則為千分之六十六。也就是說,最熱愛肉食的人,比起不愛吃肉的人,每千人罹患腸癌的人數會多出十人。所謂相對風險增加的定義是:相對於未暴露組而言,暴露組所增加的風險。在這個案例,那就是(66-56)÷56,也就是10/56,大約等於18%,正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在公報裡引用的數字。另一個檢視這類問題的方式,則是根據絕對風險。就一生當中罹患腸癌的風險而言,加工肉品食用者與非食用者的差距為10/1000,剛好是1%。事實上,一生中罹患腸癌的風險,食用大量加工肉品者只比完全不吃加工肉品者,高出1%。後面這個數據顯然就沒有這麼嚇人了。 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報告機率,對於我們如何理解它,以及我們在情感上如何處理該信息,都有巨大的影響。對於和我們健康和壽命相關的信息,這點尤其真確。 敏銳的媒體觀察家可能早已注意到,一場由眾多八卦小報(以及好幾家理應更有水準的大報)引領的聖戰正在進行,企圖把一切複雜的事物都用二分法來簡化,例如:可治癌或可致癌。而且,相對統計數據(例如上述的18%)聽起來,總是比絕對統計數據(上述的1%)更突出。既然相對風險聽起來更聳動,它被媒體報導吸收的可能性,自然也大得多。然而,它很可能會誤導。 已有良好的證據顯示,絕對風險更容易為大眾所瞭解。所以,媒體和世界衛生組織過度依賴相對風險,應該是要被問責的。而這一類統計數據的過度強調,也明顯存在於製藥產業。製藥公司往往以相對角度來介紹自家藥物的效能,以灌輸產品更有效的印象。 譬如說,想像一場有兩千名心臟病人的臨床試驗,其中一千人服用安慰劑,另外一千人服用新藥。如果在一年內,安慰劑組有五次心臟病發作,但新藥組只有四次,那麼絕對風險只降低了千分之一,也就是0.1%。這個數據實在不太能打動人——醫師必須將此新藥開給一千名病人,才能預防一次心臟病發作!考量讓新藥上市所需耗費的成本,看起來更漂亮的相對風險數據(5-4)÷5,也就是20%,當然就更可能受到擁抱了。 相對風險數據的變異版本,更是經常出現在經濟學和政治上。在這兩個領域,統計數據的運用目的,在於進行虛假的比較。譬如有一棟房屋價值二十萬歐元,在某年價格跌了50%,然後在次年又升了50%,結果可能會被房屋推銷人員說成,該房屋回復到之前的市價。然而這是明顯的假話,因為:在第一年結束時,該棟房屋的價格只剩十萬歐元,次年它價格升了50%,變成十五萬歐元,但是這個數值只有原先價格的75%。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50%這個統計數據是相對於兩個不同的基線(不同的分母):頭一個是原價,第二個是貶低後的價格。 關鍵點在於,不能在沒有認清問題的情況下,就只看百分比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因為它們往往是相對於不同的數字。 正值悲傷──漢娜克.哈拿爾,護士
透過他們所愛的人能送給世界的最後一份贈禮,我可以對正在悲傷中的人們提供安慰。 他是在工作的時候開始覺得不太舒服,隨即就倒下了。救護車開往醫院的途中,救護人員已經先在車上幫他插管,沒想到入院之後,他的情況卻急轉直下,迅速惡化。他是個年輕的父親,孩子才十幾歲,檢查發現是嚴重的腦出血。幾小時後,醫生證實他的腦部活動已經完全停止。他們跟他的家屬展開會談,說明他已經沒有機會好起來,就算再做任何進一步的治療也沒效了。 接著醫生們查閱了全國器官捐贈登錄系統,資料庫裡面並沒有病人的資料,他們只好試探性地問他太太,他們在家是否曾經談過器官捐贈的話題。他還很年輕,身體也很強壯,醫生們都看得出來他身上有許多器官都還很健全。他太太同意要捐出一切可用的器官,我的電話就是在那時響起的。 我趕到加護病房,在那裡遇見病人的太太、姊姊還有兩個孩子,他們看起來異常地平靜。我很仔細地向他們說明狀況,對所有人(包括小孩在內)確切說明捐贈過程會包含的一切。在我的腦海裡,我一直不斷想弄清楚他們當下的狀態,預測他們會需要什麼資料,這讓討論顯得相當緊張。醫生們正在進行檢查,好確定是否已經腦死,這個程序持續了好幾個小時。檢查完之後,他們進到病房向家屬致意,告訴他們正式的死亡時間。我到現在都還記得我幫他們把死亡時間寫下來,以及當時我說的話:「我們會好好照顧他的。」 在器官摘取手術進行時,他太太都待在醫院裡。她等了五個小時,直到最後一個器官被摘取完成。六週後,我打電話給她,這是我習慣進行的程序,告訴家屬他們所愛的人的生命旅程已經終結了,而她希望我能去探訪她。於是我就這樣突然去到他家,站在某個對我來說還是陌生人的客廳裡。這是我第一次看到病人還活著時的照片,在這之前我只看過這個男人動也不動地躺在病床上的樣子,周圍都是管子和醫療設備。他太太告訴我,為什麼在同意捐贈器官的時候一點猶豫也沒有:他們常聊到器官捐贈的話題,而且這也符合他的個性和人生觀。他是個經常為別人無私付出的人,但卻沒時間把自己的名字登錄到資料庫裡。當我告訴她,他的兩顆腎臟、心臟、肝臟和胰臟,總共可以讓五個人重新過正常的生活時,她忍不住痛哭失聲。 一年當中,我會進行好幾十次這樣的對話,通常是在我負責區域的醫院裡,往往情況都會極度緊張。偶爾會有一兩次對話讓我印象特別深刻,某個病患的家屬會在我記憶裡揮之不去,這位太太就是其中之一。我其實才剛認識她不久,我想這只是她人生中最難過的某段時間之一,但就在那幾個星期間,我們的關係變得非常密切。 後來當她回憶起我進到加護病房的那一刻時,她對我說:「接著漢娜克就走進了我們的生活。」這句話說明了一切。她對我展現的信心與信任實在讓我驚嘆,即使她先生留下兩個孩子讓她照顧,就在這個人生當中最艱難的時刻之一。這也讓我意識到,為什麼會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有價值:透過他們所愛的人能送給世界的最後一份贈禮,我可以對正在悲傷中的人們提供安慰。這位太太也幫助我明白,讓生命能有個充實的結尾是多麼的重要。 人生是一連串的選擇
不選擇,就無法行動;不行動,就什麼也得不到。 據說人一天大概會做出七十多個影響人生的選擇。 今天中午要吃肉,還是吃魚呢? 開發新客戶是要先電話約訪,還是直接登門拜訪呢? 要約心儀的對象出去嗎? 別人委託工作來的時候,是要接受還是拒絕,抑或交換條件呢? 同事約下班後聚餐,要答應還是回家呢? 該辭去工作嗎?還是再觀察一陣子,或維持現狀呢? 要滿足父母對自己的期待,還是選擇反抗呢? 要跟交往對象求婚嗎?還是以拖待變呢? 從瑣碎的小事,到影響深遠的人生大事,選擇有各種不同的種類。我們的人生路上經常出現「是要選A或B,還是C呢?」的抉擇。 無論做出什麼樣的決定,都會對自己的未來帶來非常大的影響。而且承擔選擇結果的不是別人,正是自己。 正因為如此,大家可能會覺得:「一定要做出正確的選擇才行!」但是從過去到現在,就腦科學和神經科學的研究與實驗結果來看,研究者皆指出,「這世上並不存在一體適用的『正確選擇』」。因為在選擇的當下,我們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 那我們該如何選擇,才能讓人生導向幸福的方向呢? 答案就是做出「不後悔的選擇」。 長年從事安寧照護的澳洲護理師布朗妮‧維爾(Bronnie Ware),在她的著作《和自己說好,生命裡只留下不後悔的選擇》當中指出,臨終者大多留下以下五種遺憾與後悔。 ①應該為自己而活,而非滿足他人期待。②應該別那麼努力工作。③應該勇於表達自己的感受。④應該多與朋友保持聯繫。⑤應該讓自己活得更快樂。 此時此刻的你,是否覺得自己也有以上這五種遺憾呢? 但我想請大家思考一下,如果選擇了「不順從他人的期待,做自己想做的事」「重視工作與生活平衡」等選項,真的就不會後悔了嗎? 人是時常後悔的動物,動不動就覺得「那個時候如果這樣做就好了」。就算選擇了其他選項,也非常有可能因為「無法符合他人的期待」或是「重視隱私權」,事後感到後悔。 正確的選擇並不存在,既然沒有人知道選擇其他選項會發生什麼事,我們能做的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做出當下最好的、沒有遺憾的不後悔的選擇。「做自己想做的事很重要,但回應他人期待、從中獲得好處也同樣重要」「工作以外的私人生活當然要珍惜,但為了生活不得不這樣選擇」等,若能像這樣綜觀全局、冷靜判斷,無論做出什麼樣的選擇,都不會感到後悔。反過來說,正因為潛意識裡覺得自己未能做出好判斷,所以才會感到後悔不是嗎? 講到這裡,應該有人會覺得自己在選擇時,思考得非常透徹,做了正確的判斷,但是能夠理性地做出不後悔的選擇的人極為稀少,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受到以下錯誤認知的影響: 錯誤認知①「存在正確選項。」 錯誤認知②「現在之所以成功,是因為過去做了正確的選擇。」 錯誤認知③「選擇越多,可能性越大。」 請試著思考一下,你是不是也被這三種錯誤認知給綁架了呢? 「存在正確選項」的錯誤認知 你是否認為正確選項是存在的呢? 學校考卷上的選擇題一定有正確答案。這是因為若學生無論選擇哪一個選項都不正確的話,就失去考試的意義,因此考題一定有正確的選項。但這種黑白分明的標準答案,只存在於學生時期的考卷上。我們日常生活與工作中,有多得數不清的選項,選擇時沒有人知道哪一個才是正確答案。實際上,腦科學和心理學研究就明確指出,我們在判斷事物、做選擇的時候,並不存在正確的選項。 這論點應該相當讓人吃驚吧。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心中都希望做出正確的選擇。眼前應該有正確的選項,只要選對了人生就順遂了。大家應該都這樣認為吧? 但經歷煎熬又漫長的求職過程,畢業後開始工作的社會新鮮人,有三成在三年以內離職;幸福洋溢登記結婚的新人,三對當中有一對離婚;就像這樣,$謹慎選擇未必就能幸福快樂。$如同未來無法預測,想從各種選擇的資訊當中,挑選出絕對有利的選項是不可能的。即便結果是好的,那也只是運氣好,並不是因為選擇了正確的選項。 腦科學和心理學的學者們這樣建議:若想提高選擇能力,就必須明白,沒有所謂的正確選項。 因為「應該有正確選項」的迷思,會妨礙我們行動。 既然沒人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就不存在正確選項,我們只能找到較佳選項。培養如何從眼花撩亂的選項中,找出較佳選項的能力,就是本書探究的主題──不後悔的選擇術。 「現在之所以成功,是因為過去做了正確的選擇」的錯誤認知 你是不是覺得,自己現在擁有的一切,都是按自己的意思選擇、得到手的呢? 我們思考時容易出現「自利偏誤」(self-serving bias),這種思考模式會讓我們覺得「成功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失敗都是別人的責任」。這是為了不讓失敗使內心受挫的一種自我防衛本能。 事事稱心如意時,就以為「現在之所以成功,都是因為自己的努力和正確的選擇累積下來的結果」;當事與願違時,就一句「都是大環境不好」,對失敗的原因視而不見。其實意想不到的好結果,就像是瞎貓碰到死耗子,當事人的判斷和選擇帶來的影響微乎其微。 「現在之所以成功,是因為過去做了正確的選擇」的錯誤認知,是讓我們產生「這個方法之前成功了,所以這次也會成功」的錯誤聯想,並做出短視近利選擇的原因。這種心理會干擾鑑別力和判斷力,使我們做出錯誤的選擇。 「選擇越多,可能性越大」的錯誤認知 你是否認為「選擇增加,越能自由地選擇,越能做出好的決定」 過去一般認為「選項的增加=富足」,才能為個體帶來幸福。然而行為經濟學的研究發現,過多的選項反而會導致「選擇的弔詭」,讓人感到痛苦。 首先,當選項增加,猶豫、煩惱的時間就會增加,失去時間這個重要的資產。而且即便選項增加再多,也只是徒增我們思考其他選項的可能性,「如果那個時候選擇另一個選項,會怎麼樣呢?」讓人後悔而已。結果導致「規避選擇」法則的發生。 規避選擇的法則指的是因選項增加而感到迷惑,最後偏向選擇與過去相同選項的心理傾向。這種心理會讓人在必須選擇改變的時候,忽略應當選擇的選項,而選擇維持現狀。 看起來越正確的選項,更要再三地審視 「選擇時的三大錯誤認知」及其因應對策彙整如下。 ☑錯誤認知①「存在正確選項」 對策:要以不後悔的選擇為目標,而非正確的選擇。 ☑錯誤認知②「現在之所以成功,是因為過去做了正確的選擇」 對策:「好結果=做出正確的決定」是種迷思,必須隨時修改過去的做法。 ☑錯誤認知③「選擇越多,可能性越大」 對策:選項過多會讓判斷變得遲鈍。 請各位先記住這三個對策,從懷疑錯誤的迷思出發。 當你出現這是「正確選項」的想法時,請停下來深呼吸一下。 我們的大腦有時會做出讓人難以相信的不理性選擇。正因為如此,出現這看似正確選擇的想法時,更要再三審視。 我剛入社會時在家具店買了一個拿破崙櫃,騎上偉士牌機車自己載回家。木質結構、玻璃鑲嵌的古典歐風櫃,跟家裡的裝潢傢俱完全不同調,但我還是釘在房間牆上自迷自賞,擺進私藏小物,上下經常擦拭。那個花費我大約一成月薪的櫃子其實不是用來裝東西,而是裝一個夢想,我夢想有一個古典或鄉村歐風傢俱的家,而不是鐵架、木頭椅、塑膠櫃混搭的家。
拿破崙櫃玻璃面上後來掉了兩枝木條,搬了四次家,我總是把它釘在房間牆上,現在我仍留著這個小櫃子,在夢想實現後為它留一個位置。 十年,是我五十歲之前住過最久的房子年限。我的家住過八間房子,這是我的故事,我的旅途。 我出生在大稻埕的一棟大樓房,三十幾人的三代大家族。百年前的大稻埕富商雲集,我們家族也是其中之一。近百年前,我們家族富甲一方,在北部到處有田有地也有房。但這些金湯匙沒留著給後代子孫含,到了祖父晚年、父親青年時,龐大家產敗到只剩大稻埕的樓房,更早些時候的土地大縮水是受政府「耕者有其田」之賜。父母結婚時乘坐自家黑頭轎車,當時在台北屈指可數,但這個風光底下,其實早已家道中落。 瘦瘦小小的奶奶像高高在上的皇太后,她將家裡的製米事業交給其他兒子,下旨要爸爸自立門戶。就在我出生後第二年,父母婚後五年,爸媽搬出常演宮心計的朝廷家族,在中山區白手起家做小生意。這間只有四坪的磚造結構木板夾層舊屋,有一支木梯讓我們爬上爬下充當臥室及書房的夾層,「二樓」僅中間一小塊可容大人站立轉身。樓下主要是店面,勉強隔出一間浴室。沒有廁所,上大號要到隔壁再隔壁的房東家店面借用廁所,一間只有顆燈泡、窄小昏暗又有蟑螂的廁所。 有一晚,鄰居招待我和妹妹留宿,我到現在都還清楚記得他們家的蹲式馬桶和廁所舖有地磚,一整間的乾淨明亮。 借廁所有時候還要自備一桶水去冲的日子,我過了將近十年,這間很「不方便」的小房子,有來過的國小同學還隱約記得它的樣子。我為這段寫了四句打油詩: 我家門前有水溝,後面沒廁所。拉肚子要跑得快,最怕裡面有老太太。 為了支應高漲的房租,店門口後來分租給修鞋與打鎖匙兩攤子,空間更顯侷促。家裡雖然狹小簡陋,但年幼的我沒有面子問題,時常有同學童黨在我家玩耍;置物箱堆成的小書桌前,我還是排出一列恐龍和超人等小玩偶。除了公園及校園,是這個違建小屋伴我成長,它像隻骨質疏鬆的醜小鴨,但它是我的家,我會帶朋友一起來玩的家。 十二歲時,我家搬到隔壁巷子,也是一棟兩層舊樓房,樓地板面積近五十坪,兩套衛浴。一樓做店面,廚房尚有空間擺洗衣機,二樓有三房一走廊,小部分店面與一房間繼續分租給之前的修鞋師傅。這間大了好幾倍的房子讓我雀躍不已,隨著我身形長大,有足夠的活動空間,還可以一樓養狗、二樓養鳥。這個編號第三,可以讓我跑上跑下、玩捉迷藏的房子,陪了我六年,走過童年跨入青春期。 搬出大稻埕之後仍不時飄來天朝老家的烏雲,我年幼時,奶奶下了一道懿旨,讓素行不良又吸毒的舅公來店裡做事。她疼惜無業的舅公,想給他一個工作。老家在我十三歲左右時重建,爸爸主動讓二伯與堂哥,再加一個智能不足的私生子小叔來暫住兩年,當時整間房子塞了十個人。這是為了博取奶奶的歡心,盡管排行老么的爸爸一直不得寵,然而,奶奶與爸爸的爭吵是我年幼時常有的印象。童話故事裡的虎姑婆,似乎活生生在現實裡,嬌小佝僂、纏過小腳、深窩冷眼,讓我不敢親近。 爸爸不甘兩個房東持續狠漲房租,決定自己買房,大膽用近乎全額貸款買下一間新房。爸爸五十歲時,開始咬牙當了十年房奴;不用再看房東臉色,卻得緊盯著給銀行的帳冊。老爸這一咬,後來的牙齒真的都不保,晚年的失智便拿著缺牙的號碼牌報到。新房不在鬧區,生意跟著別家去,高額利息與三個孩子學費的沉重負擔,把爸爸壓到駝背和憂鬱。 某一天,我看到爸癱坐在客廳長椅上,閉眼鎖眉,我很擔心他的壓力。 二號房的月租金從兩千先爆漲到六千,再一次到一萬六。三號房沒漲得這麼兇惡,但也是一路漲到兩萬多。房東都有數間房可收租,不明白他們為何總是不滿足。終於擺脫租房歲月後,家裡每個月仍透支,赤字最大應該是在我們兄妹三人同時讀私立大學和五專的那幾年,我真不知道爸媽是怎麼撐下去的。寫到這裡詩興再發,改編《甜蜜的家庭》歌詞我又穿插一段詩: 我的家庭真可愛,整潔美滿又安康,姊妹兄弟很和氣,父母都慈祥; 雖然只像美夢一場,仍有快樂片段留在濡濕的眼眶; 雖然只像作文願望,窗外的月光總有一天把夢照亮。 可愛的家庭呀,我不能離開你,你的恩惠比天長。 爸媽的經濟重擔一直都很大,只是我越大越害怕,家裡三不五時颳起欠錢要錢的大小颱風,哥哥的土石流後來更是一次次爆發。我服役時開始支援家計,上班後,固定每個月拿大約一半的薪資回家,從此有了話語權,爸爸最終被我說服,賣了這間有名無實的房子。爸爸退休收起店面全家搬到松山區一棟新大樓,兩年後,房東突然要房子。我們匆忙搬回中山區,在一棟電梯華廈租了一間住家。 從三號房到六號房的多半日子,哥哥和妹妹各有自己的房間,我則是和爸媽同一間做點簡單的區隔,或是哥哥離家時我接收他的房間。 三年後我結婚,不想複製爸媽的無殼人生,我與太太婚前在內湖買了一間公寓,當時房價和利息的雙低,對我們的織夢很給力。婚後第五年,兩孩子都已出生,為了讓爸媽擺脫啃老的哥哥,太太建議我接兩老來同住。六口擠了近三年,我再買下林口一間較大的房子。內湖與林口的房子,我們都有一樣的經歷,過濾了上百間房子,看過雙北許多區域。當我們走進這條街巷,雙眼總算為之一亮,這就是我們要的環境,我們要的家,一間可以用心布置與經營真正屬於自己的家。 我坐在客廳長椅上,看著窗外的月光,真的照亮了我的夢想。 仰賴太太的三百萬存款,我再負責貸款三百萬,三十三歲這年圓了買房的夢想。大學畢業後,我沒再跟家裡要過錢,也始終定期貼補家用,結婚開銷後存款餘額只剩四位數。內湖新家的裝潢我自己找工監工,翻修完成後,我踩在全室柚木的地板,這個觸感是我數十年的想望;裝修林口家的地板,我們一樣全室用柚木,繼續保留這份獨愛的觸感。 內湖的房子先後租給兩對年輕夫妻,他們一樣在那裡生了兒子。我們承諾不會漲房租,不會要回房子,請他們安心長住。自己吞過的酸汁苦水,我不想吐給別人,幸好他們都是好房客,幫他們也像幫以前的自己。 十三年前,我和太太扶著兩老拎著兩小,從內湖搬來林口,搬離生長半輩子的台北。那天是情人節,這間房子是我們全家共同的情人。移居林口適應良好,我們很快認識許多鄰居和家長,內湖的友誼交棒給林口的新朋友,幾段情誼聚散來去,編織成生活的記憶。 每個孩子都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自己成人後最努力的是:不要有過去的陰影,不要被欺負也不要欺負別人,不要被錢壓到沒生活品質,不要偏寵孩子,不要打罵吵鬧,不要對外受氣對內發脾氣,不要被親情綁架,不要沒顧好身體……有太多的不要不要;肯定要的是,有一個頂得住的肩膀,給家裡穩定、安靜、和樂的氣場。 同一間房子,隨著不同的成員、不同的階段,瀰漫著不一樣的空氣,也傳誦不一樣的樂章。三代同堂的闔家歡笑聲、父親病老的哀怨聲、青春期孩子的大小聲……感謝內湖和林口的好房子,承載悲歡苦樂交織的一家子。 前幾次搬家,只是一次又一次搬著家當,對著房東仰望;後兩次搬家,才感覺是搬到幸福路上。幸福,是一段有個家的旅途。 我的房事很有故事吧,每個家庭都有房子,每間房子都有它的故事,「幸福是一段有個家的旅途」是我對於這大半輩子搬家經驗下的註解。不論你是一棟房守到天荒地老,還是一年三遷,不論你是住大宅還是蝸居,你的房子都會帶給你一些故事。 記下這些房事,住過的房子,在每個人心裡都是歷史建築;記下這些故事,讓這夥人那檔事,陪你一起留在歲月的長廊裡。 這些年,中山區的那個街巷我回去過幾次,見到兩個同年童伴,一家搬到附近的理髮店,還有僅存兩間不變的鄰居老房子。童伴之一是二號房的房東之子,幾乎所有的人和物都變了或不在了,但這些記憶在我寫這篇文章時竟然不斷湧現,其實還可以再寫個落落長,是我的記性很好嗎?我想是因為家裡開小店,廁所又在外面,我經常前腳出後腳進,街坊鄰居熟,童黨玩伴多。在那個沒有網路的年代,一堆小孩可以在巷弄玩的年代,人情倚靠的是真實的見面相處,在我單純的童年腦海裡,自然寫入難以抹滅的記憶。 日本按摩為何變得比台灣廉價?
日本人來到台灣旅遊,最常見的行程組合莫過於鼎泰豐的小籠包、故宮的翠玉白菜、還有腳底按摩這三項。日本人喜歡在台灣享受全身或是腳底按摩的理由,是因為台灣按摩師的手藝好,又價格便宜。 在日本,過去按摩的基本行情是一分鐘一百日圓,也就是六十分鐘六千日圓,算是高消費了。反觀台灣的按摩,基本上是六十分鐘台幣一千元=三千五百日圓,也就是花費是日本的差不多一半,卻能夠享受到比日本更舒服的按摩,這是台灣按摩之所以吸引日本人的魅力所在。 但是,最近日本的按摩行情出現價格崩壞,甚至比台灣還要便宜,讓原本佔價格優勢的台灣按摩,也逐漸失去了光環。為日本掀起這股按摩風潮的,是六十分鐘兩千九百八十日圓按摩店的崛起。 我也常愛按摩,一個禮拜至少要去一、兩趟。我的作家生活離不開電腦,使用電腦的時間一天至少超過八小時,再加上長時間盯著手機螢幕,長期下來深受肩頸和後背僵硬痠痛所苦。 自由媒體人的我,時間較為彈性,若在安排的會面之間出現空檔時,在東京都心地區遲遲找不到可以休息放鬆的地方。這個時候,如果在按摩店有一個小時可以好好閉目養神、接受按摩的話,肯定能夠紓解疲勞、恢復活力。 但是,價格就是一大問題了。如果按摩一次就要六千日圓,喔個月下來的費用也相當大。感覺自己是為了按摩而努力賺稿費,有點本末倒置了。可是,如果是三千日圓的話,一個月按摩十次也才三萬日圓,比較讓人捨得花錢享受。 二千九百八十日圓的按摩店,大約是從二〇一〇年左右開始出現的,之後逐年快速增加。這是必然的趨勢吧!因為如果只是六千日圓和五千日圓做比較的話,也許還會猶豫按摩師的手藝、距離、店內氣氛等其他因素。可是,如果直接折半變成三千日圓的話,連考慮都不用考慮了,民眾當然趨之若鶩,而且還成為常客。因此,有越來越多的按摩店就跟風降價攬客。現在,反倒是價格超過二千九百八十日圓的按摩店比較稀奇。 長期以來,日本處在通貨緊縮的時代。其中,在我的印象裡面,出現所謂的價格崩壞的,有麥當勞的漢堡從兩百日圓降價為一百日圓,吉野家的牛丼從四百日圓降價為兩百日圓,現在是連按摩價格也砍半了。 過去,二千九百八十日圓按摩店的服務也好,師傅的手藝也好,都馬馬虎虎。可是,最近有很多按摩店都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看得出非常努力在經營。像是最大型的按摩連鎖店「Rirakuru」,在管理店員或是顧客預約等系統都採用IT化,日本全國一千五百間店舖,不管是哪一間都沒有設置店長,店的經營方式是按摩師以個人事業主(不成立公司,個人經營事業)的身分登錄,這就是為何能夠削減成本的原因之一。甚至,預約大爆滿,必須拒絕其中的三分之一,事業進行地非常順利。店內的裝潢和衛生也都進行了改善,跟六千日圓的店相差無幾。 另一方面,台灣的按摩價格在這十年幾乎沒什麼改變,基本上是一小時台幣一千元。便宜的話,頂多八百元或七百元,與日本的二千九百八十日圓幾乎是不相上下。但是,我個人還是偏好台灣的按摩,按摩師的手藝好,力道較重也很仔細,只是最近在台灣每次去按摩時,腦海裡都會想到「還是日本便宜啊」。 果然,來台灣享受按摩的日本遊客減少了,那應該與日本的「價格崩壞」有關吧!實際上,在旅遊書上介紹的台灣按摩情報,似乎也沒有比以前多。不過誰知台灣未來是否會有一天也發生價格崩壞,出現很多五百元按摩店呢? 疫苗,防病也能治病
疫苗是人類醫學史上最偉大的醫學成就之一,是醫學發展的里程碑。疫苗不僅挽救了數以億計的生命,更重要的是,它還開啟了對抗疾病的新思路——預防。在疫苗出現之前,其他藥物和手術都是直接用於治病的,而疫苗開啟了預防疾病的新紀元。 如今再提起疫苗,你最關心的肯定是疫苗的安全問題。以下我將介紹疫苗的工作原理,只有掌握了相關原理,你才能更好的理解疫苗,從而真正從疫苗那裡獲得安全。我把疫苗的工作原理分為三層。第一層,用生小病來預防大病。第二層,不生小病,也能預防病。第三層,不僅防病,還能治病。 用生小病來預防大病 什麼是用生小病來預防大病?我們先看兩個大病——天花和狂犬病。 關於天花你一定有不少了解。在18世紀的歐洲,1.5億人因為天花死亡。後來人們用接種牛痘的方式預防天花,人類終於擁有了預防這種急性傳染病的武器。1979年,世界衛生組織莊嚴宣告人類徹底消滅天花。從此以後,孩子們再也不用接種牛痘了。天花是第一個由人類主動消滅的急性瘟疫。 為什麼接種牛痘可以預防天花呢?它的機理就是透過生小病來預防大病。 牛痘病毒和天花病毒在某一段病毒結構上具有相似的抗原性。人在感染牛痘病毒後,人體針對牛痘病毒產生的免疫力同時也能抵抗天花病毒。而且人體在感染牛痘病毒後,僅會產生輕微不適,是「生小病」,但是可以預防大病——天花。小病是代價,預防大病是收益。 人體的免疫系統還有個特點,即一旦對作為「壞人」的某種病毒產生了免疫力,就能記著壞人的特點,壞人再來,免疫系統會再次將其消滅,所以這種免疫力可以維持一定時間。但是,人類用主動感染毒力低的牛痘病毒產生的免疫力,來預防致死性的天花病毒,這種做法的成功只是不幸中的萬幸,是巧合。這種方法用在其他大病上,就行不通了。不是每種大病都能找到自然存在的,且與它具有類似抗原性的弱毒力的病毒。 比如狂犬病,狂犬病病毒會攻擊人的神經系統,發病者會出現恐水、怕風、咽喉部肌肉痙攣、癱瘓等症狀。這是目前唯一一種死亡率接近100%的傳染病,而且直到現在一直都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是我們可以用疫苗有效的預防狂犬病。 說到狂犬病疫苗,就必須提到法國微生物學家路易士.巴斯德(Louis Pasteur)。有人說他是進入科學王國的最完美無缺的人,有人認為他創立的微生物學可以和牛頓的經典力學相媲美。現在牛奶生產過程中常用的巴氏消毒法的「巴氏」指的就是巴斯德。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巴斯德是怎麼研發狂犬病疫苗的。 研發疫苗最難也最關鍵的是,讓一種無毒的或者毒力低的病原體先進入人體,人體的免疫系統消滅這些殘兵敗將相當容易,而且人體的免疫系統還記住了這些壞人的特徵,產生了一定時間內持續有效的記憶。這樣人體就能獲得針對這種病原體特異的免疫力了。這種毒力低或者無毒的病原體能夠刺激人體產生免疫力,從而預防傳染病。 那如何保證狂犬病病毒在降低毒力的情況下,只讓人生小病,還產生特異的免疫力呢?我們看看巴斯德是怎麼做的。他從感染了狂犬病病毒的兔子身上取出了一段脊髓,並將其掛在無菌燒瓶中乾燥。這樣做,狂犬病病毒的毒力就降低了。之後,他把這段乾燥的脊髓研成末,和蒸餾水混合在一起,注射到狗的身上。他發現,注射疫苗後的狗不僅沒死,而且神奇的產生了對狂犬病病毒的免疫力。 這是人類歷史中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支疫苗。接種牛痘預防天花是偶然的發現。但是狂犬病疫苗的出現,證明人類第一次掌握了疫苗的原理,這給以後研發疫苗提供了可以複製的思路。巴斯德開啟了一個用科學的、可以複製的方法主動預防傳染病的新時代。 不生小病,也能預防病 疫苗技術發展到今天,小病對人們的影響已經越來越小。注射疫苗後,人們只是伴有輕微的低燒、倦怠、乏力等症狀,有的人甚至感覺不到這些輕微的症狀。 那麼是否一定要有病原體或者病原體產生的毒素進入人體,才能激發特異的免疫力呢?不是。隨著基因工程技術水準的不斷提高,人們已經可以人工合成具有病原體特徵的物質。 用這種物質去誘導人體產生免疫力,這樣人們就可以不用生小病了。這也是疫苗工作原理的第二層:不生小病,也能預防病。 新型B型肝炎疫苗的研發思路就是運用這種原理的典範。先找到可以誘發人體產生抗體的關鍵物質(抗原),再找到能夠指揮這種關鍵物質生成的基因片段,然後找一個「加工廠」——通常是其他物種的細胞——替我們加工這種關鍵物質。最後再把這些關鍵物質收集起來,提純加工,做成疫苗。 不僅防病,還能治病 眾所周知,疫苗能防病,比如,人們在接種HPV疫苗後可以有效預防HPV感染,進而預防子宮頸癌。這是疫苗的預防作用。那麼能不能透過接種疫苗來治療HPV感染呢?答案也是肯定的。這就是HPV治療性疫苗。 在感染HPV病毒後,有一部分病人靠自身的免疫系統無法清除病毒,所以表現出持續性病毒感染。慢性感染時間久了,就有可能發生癌變。但是隨著對人體免疫的研究越來越透徹,對抗原的認知越來越清晰,人們可以人工合成某種抗原,激發人體產生有效的、特異的免疫力。這種免疫力就可以有效的攻擊和清除病毒了。這是疫苗工作原理的第三層:不僅防病,還能治病。 HPV治療性疫苗利用的就是這一層思路。進展較快的HPV治療性疫苗——MVA–E2已經進入臨床III期研究。試驗顯示,這種疫苗可以快速激發人體產生免疫力,從而控制病毒的發展,有些已經發生的病變甚至可以得到逆轉。 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種治療性疫苗就會來到我們面前。這不僅是疫苗的升級,也是人類對抗疾病能力的升級。 ▍形式
在形式上更用心,讓食的文化蛻變成文化的食。 以日常的台灣小吃來說,我們大多只對食物本身有印象,雖然有從小吃到大的記憶感與情感,但形式上的美感卻相對薄弱,也沒有與食物本質扣在一起。深究其原因,是因為小吃大多缺乏進食的儀式,較少關注環境空間所營造的感受。愈有形式感,就愈容易建立文化性,進而與生活產生正向的關聯與影響。當我們把感官放大去感覺,或者在更多的細節上用心時,如講究使用的器皿,進食的流程、空間的體驗,甚至是品牌圖像識別等,也許台灣的小吃也可以變得很不一樣,不只是「食的文化」而是「文化的食」了。 ▍興趣 興趣有可能累積成人生中的第二種可能。 很多人會把興趣跟娛樂畫上等號,不過並非如此。娛樂是用來消磨時間,或讓人遺忘時間的,但興趣需要付出時間、努力與注意力。興趣做久了,就會累積知識量,投入的心力有可能累積成人生中的第二種可能或新的工作,並從中獲得成就感、自信與能量。不過娛樂它並不會變成什麼,而且還可能令人上癮,只是一種虛耗。 ▍情感 透過情感描述,展現品味與美感。 知識必須被反覆學習吸收後,才能轉化為個人常識,所以每個人擅長的常識都不相同。知識也並非輕鬆可得,除了要有興趣以外,還要花上時間、金錢、甚至勞力才能獲得。得到了某件事物的知識以後,當旁人詢問你的意見時,就能因為研究了解而賦予情感上的描述,言談之中也能流露出自信,在他人眼裡,這就是你的品味,也是你的美感。 ▍閱讀 從思想中得到力量,把生活的主導權拿回來。 一個人的腦袋可以不用裝任何東西,只要順著別人的要求,也能把一輩子過完。但活著不應該只是跟著日子轉、跟著工作的要求,在這個隨波逐流的環境中,應該要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不一定是抵抗,而是去告訴這個世界自己的觀點是什麼。如果想拿回對生活的控制權,而不是讓世界控制自己,就必須從思想中得到力量,而思想來自於書籍閱讀與自我辯證,當思想具有力量時,才能活得跟別人不一樣。 ▍生活 想要的生活是一項假議題,真正去做才會知道喜不喜歡。 你有想要過的生活嗎?是不是工作輕鬆、生活沒有煩惱、固定不錯的收入如此而已呢?這應該是多數人的理想答案吧?基本上想要的生活是一項假議題,我們總是坐在原地幻想不一樣的未來,而且多數都是以物質條件為首要考量。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歡怎樣的生活,所謂那種生活,要真的開始過才會知道喜不喜歡。如果想要浪漫的生活,那就要真的去做浪漫的事;想要優雅的生活,就要在生活的瑣事上用優雅的方式去進行。 ▍關係 關係不應該具有從屬地位,也沒有任何「應該要做什麼」的責任義務。 關係需要時間經營,用對彼此的好和同理,讓關係自然產生共鳴,美感就會出現。朋友稍微複雜一點,有單純陪伴或虛耗的關係,也有藉由互動,讓彼此產生契合感,繼而創造共鳴的關係,再上一層應該就是成長,共同朝某個目標前進,讓彼此想法和態度有所改變。情侶關係也可以像朋友,兩人在關係中學習獨立,也學習經營關係。 ▍居住 像吃中藥或針灸一樣,慢慢調整居家美感。 如果一個原本對家裡沒有感覺的人,突然將家裡改裝成工業風或法式鄉村風,添購一些設計師建議的裝飾品,那都只能影響表面,因為這些強加的風格與自己的實際美感連結還是有很大的落差。調整居家美感,應該要像吃中藥或針灸一樣,慢慢地去建立品味,學會判斷美感形式,再來回不斷地推敲、計較與取捨,讓環境形式與行為習慣趨於一致,才會內化成為自己的美感自信。 ▍整理 讓家裡面充滿必要和喜歡的物品,並練習讓感官豐富、精神簡單。 把家裡不重要、沒感覺的東西,整理減少到一半。只留下「必要」跟「喜歡」的物品就好,當家裡面充滿必要跟喜歡的物品時,才會有心力好好去對待它們。空下時間來欣賞它,家裡東西愈少愈有重點,自然地,空間就會產生一種不多餘的肯定感,影響並形成你的自信與氣質。生活在繁複的狀態,要能靜心做出好跟簡單的判斷並不容易,在不斷看見多與少的過程中,讓情感缺乏提升到感官豐富,並將物質豐富轉化為精神簡單,這一連串的學習,就是一種美感的努力運動了。 ▍氣味 氣味看似溫和,但其實力量強大。 香水其實是給別人聞的,不是給自己聞的,因為香水的氣味附著在身上幾次以後,味覺就習慣疲乏了。不過對其他人來說,每種氣味都會引發一個情境跟情感想像。所以,氣味看似溫和,但其實作用力很強大。我們身上不見得要有香味,但可以思考想透過氣味帶給別人什麼樣的想像。 ▍飲食 將味覺刺激減到最少,才會懂得簡單的好。 如果平常習慣吃很多醬料,或者調味很重甚至是油炸的餐點,就會沒有辦法接受味道相對乾淨或簡單烹調的食物。先從戒掉糖分過重的飲料看看吧,慢慢就會發現水變得非常好喝。把飲食簡單化以後,實際味覺的敏銳度才會慢慢回來,嘗試從減少選擇開始,讓味蕾去感受食物的本質。 ▍音樂 情緒跟狀態很平淡的時候,用音樂讓自己有一點起伏。 多數的生活都有不斷重複的時候,讓情緒處於很平淡無感的狀態,這時候就很適合用不同情境的音樂讓自己有一點起伏,畢竟感覺不是每天都能有。讓音樂引出自己的感性,感受復古音樂的年代感、電子音樂的速度感,或者電影配樂的畫面感。多去接觸不一樣的音樂,就能讓生活產生不同的氛圍。 ▍服裝 在舊有的服裝中加入新式風格,混搭穿出屬於自己的美感。 一個講究的人,或者感性感受豐富的人,服裝對他們來說特別重要。想要塑造什麼樣的形象,風格累積久了會不會內化成氣質,是值得花時間計較的部分。以街頭風格來說,如果沒有從所謂的街頭調性中,找到自己的美感邏輯,那好像也只是在穿一個樣版而已,而沒有將審美轉化。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先去認識、挑選某一件經典單品,並搭配自己舊有的服裝看看感覺,是不是有達到基本的風格要求,接著再去揣摩如何融入自我的調性,穿出屬於自己的外在美感。 ▍旅行 觀察城市各自的美感形式或是系統。 旅行時去觀察當地人的生活形式跟狀態以後,一定可以看到跟台灣截然不同的商業形式、空間氛圍、裝飾類型以及店家的商品或陳列。觀察每個城市不同的美感形式或是商業系統,一開始視覺上可能會有點不太習慣,會有點遲疑,但也會覺得很有趣,並開始思考為什麼會是這樣。當習慣以後靜下心來分析比較,就等於得到這個商業的美感形式以及此趟旅行的感性收穫。 ▍消費 只買真正在乎的物品。 很多人可能會有個誤解:要讓家裡環境變漂亮需要花很多錢,這邏輯不太正確。舉例來說,一般人家中也許有20個300元的杯子,倒不如買2、3個1,000元的杯子。因此若希望提升家裡物品的美感,可以先將家裡的物品數量減半,不僅可以買到品質較好的物件,花費的總金額也較低,而且因為需要處理的物件變少,選擇起來也更輕鬆。前者是在比較不耗費心神的狀態下,搜集很多不那麼在乎的東西;但後者是只買真正在乎的物品,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環保、惜物的精神。 二十四小時
坐在書桌前,敲打著鍵盤,不時打點盹,時間會看似虛度的,在生命中循環反覆。 倦怠於出門,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去承受外頭來來去去的流逝。 人生好像就是各式各樣的來來去去組成。點開社交軟體,每一個人都在看著每一個人的過去,倒數2 4小時的限期,把生活侷限成非當下不可,再來就是錯過與失去。 我不曉得那樣的觀察對其他人而言是什麼感覺。誰在高美溼地上踏下即將消逝的步伐?誰在清晨時分,逼迫自己要出門排隊喝牛肉湯?又是誰明明睏得要命,卻要在假日早起、盛裝打扮的享用早午餐?慢慢的都會成為過去,接下來就會不斷的在未來提取,說著自己的年少輕狂,總是如此。 花費心思點完──沒錯,就是點完,好像沒有辦法很認真的看完──那些充滿時刻性的紀錄,發覺我只剩下2 0小時,曾經以為能快閃而過的速度感,仍舊是如此費時。 我練習把文寫長,而後逐字刪除、修改,甚至狠下心的刪掉檔案,不滿意自己的現狀。漸漸的停下寫文的習慣,我開始放空,即便想寫也深感懶惰,惰性能夠毀掉幾個過去的記憶,就像現在、就像我。 上次腦海裡頭飄出的意念是什麼?眼前僅存時限倒數的碼錶正在跳動,用力想要回想卻也無能為力,懊悔自己當時沒有好好寫字,後來什麼都寫不出來。我告訴自己還活著,且擁有著強烈虛度光陰之感,剩餘時間1 5小時。 是我活得太慢,還是時間太快?翻著書也會睡著,泡進一個幻覺當道的世界,飄飄然的傾談自己的愚蠢,大肆檢討自己的不是,貶低自己的信念與增進入世的尷尬,越來越無法好好生活。我開始逃,逃到社交軟體上寫文,雜亂無章、語無倫次的,顯示自己的脆弱與無知;顛三倒四的,尚在沾沾自喜中回味過去,遠離外面世界,成為最愛消逝的個體,又或者說正在消逝的自己。 剩餘時間5小時。 還要睡覺嗎?我的來取決於睡與不睡,我的去亦然。點亮檯燈,打開電腦,播放音樂,寧靜的空氣也不因我而震動。凝視著空白頁,游標跟著倒數的時刻起舞,最後我決定寫文,眼皮沉重感跟著情緒波動,過於冷靜之於極端嚴肅,頃刻激動之於短暫瘋癲。 荒唐的結果,剩餘的時間也不多,粗略估計只剩30 分鐘。 努力回顧2 4小時的區間,把未來當作是另外一個2 4小時的間隔,時間自由決定, 在場觀看者不得插手,如同生命掌握在自己手裡,卻仍舊不是自己的。永遠記得只有2 4小時,才懂得費盡心思愛著消逝,也才知道侷限自己的醜陋,成就世界的一點美。 剩餘時間:沒有。歡迎來到新的2 4小時。 思覺失調症與犯罪行為
——我聽到有人說:「我要殺人」 近年震驚社會的重大殺童與隨機殺人案件中,思覺失調症是犯罪者最常被診斷出的精神疾患。雖然近年精神醫學進步,但至今仍難以確定其成因是否完全為天生或後天因素所造成的。可是有一件事可以確定,思覺失調跟暴力犯罪並不能畫上等號,甚至這兩者之間的關係仍然不明。思覺失調症有些是先天,有些是後天因素誘發,也就是在成長過程中有些不幸的 問題造成人格扭曲。 近年社會矚目案件中,臺灣第一個隨機殺人案黃姓、北投文化國小割喉案的龔姓,以及內湖斷頭案的王姓都被認為具有思覺失調症。他們犯案後吐出各式光怪陸離的理由,通常缺乏邏輯也脫離現實感,令一般人難以理解。他們的殺人動機可以從轉掉自己的晦運、有人在耳邊告訴他要殺人、殺人就可以解決在暗處偷窺和探詢其隱私的藏鏡人,到認為自己是三皇五帝、被害人長得像四川人所以要殺她等。這些解釋都很有可能是因過去的某段生命經驗,加上思覺妄想,導致最後吐出缺乏時間、空間合理性,甚至毫無邏輯般拼湊出來的荒謬理由。至於其中情節片段到底是真是假,外人難以判定,可能只有犯罪者本人能懂。 簡言之,由於精神疾患的犯罪行為較一般犯罪怪誕,自然更易引起媒體與民眾的驚慌。然而,目前研究指出,這類患者的犯罪危險性,其實並沒有高於一般人。 卡到陰、命運安排可以當作犯罪的理由,還是只是脫罪之詞? 犯罪人的辯詞,有時也可窺見獨特的文化歸因觀點。尤其是那些犯罪者對自己的犯行難以以傳統犯罪動機來自圓其說時,更容易凸顯這種詭異的合理化特徵。我們常會對那些不具前科,但犯罪行徑超乎想像,甚至犯案情節近乎戲劇化的犯罪者心態動機感到不解,同時這些犯罪者對自己為何會做出如此天理難容的犯罪行為也感到納悶。 例如,有位張姓家暴犯罪人自稱因外遇而受到對方唆使,使用乙醚悶縊口鼻殺死妻女三人。根據新聞報導,事後他跟律師說「被鬼牽著走」,他自己和母親也都堅信一定是卡到陰,否則怎會做出這件慘絕人寰的逆倫血案。 根據高院更審判決認定三次殺人,但審酌因被告犯案時心智混亂、對婚姻乏味、屈從小三、並無前科,且犯案後心理出現創傷徵狀等情況,因此「並非完全泯滅良心、罪無可逭」,最後判決無期徒刑定讞。高等法院更五審合議庭法官認為,張姓犯罪人個性軟弱、沒有主見,相對於情婦蘇女,他更是絕對的弱勢,唯蘇女之命是從。 另一案,屏東鄭姓拖車司機因協議離婚後,懷疑其妻移情別戀上她工廠老闆,因此一怒之下拿刀殺害兩人。他曾經寫信給總統請求死刑執行,大意寫到他愛他的家人、努力工作,盡心為維持家庭而付出,自己無前科也絕非惡性之人,但不解愛為何換來的是妻子無情的離開。在一次媒體專訪中他談到:「如果重來一次,我一定不會做了。但是⋯⋯命運就是這樣安排,也沒有辦法了。」 姑且不論是否真卡到陰、命運是否如此安排,科學心理學認為,當事人是否相信、為何相信、又為何以此理由作為自己犯罪辯護的動機,才是關注的重點。這個基本假設認為,犯罪人其實是知道這犯罪行為不對,因此出於為了去除良心譴責和降低刑責的動機,而強迫說服或意圖辯解為因外在自己不可控制的因素才導致殺人。提出這原因,就可以不用將責任完全歸咎於自己身上,因為那是自己無法控制的情形。當然,不論原因是否為自我欺騙,可能也是一種自我療癒的效果,否則對一般人而言這種殺妻、殺女的心結如何原諒自己。 在精神醫學上,這種所謂卡到陰的突發性精神異常,很可能是因為突然的精神壓力造成。這些壓力導致干擾腦部神經正常運作,有如電腦當機般,失去現實感、眼神渙散,最後做出自己從沒想過的犯罪行為。 不論是為了脫罪卸責也好,為讓自己逃離罪惡感或譴責的自我心理防衛也罷,不論邏輯上合不合理,犯罪人多會想對自己的行為作出一個「滿意的」歸因解釋。因為我們相信這生活世界的運行法則是有規律、有秩序,以及有因果關係的——「事出也必有因」。否則,當我們無法準確預測他人行為和對這生存世界進行掌控,便很可能會感到心理焦慮。 如何看待外界世界,會影響著我們日常生活與人際互動。儒釋道文化是華人社會中重要的三元素,因而造就本土民間社會文化具有濃厚的宿命觀。這部分影響著生活在這社會中的人對這個世界運作的認識(假設),認為萬事萬物都有靈也可能互為影響因果,這是看世界的一個宇宙觀。此外,我們相信在這個物理世界中充滿著不可見的影響力量,它可能是靈魂或鬼神,且會影響人類的行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