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人社會裡,我們往往會把很多東西對立起來。好壞、生死、苦樂。而我們也談到,在印度哲學中很少將事物的本質一分為二。
我們常常會給自己在生命中遇到的人下意識地貼上標籤:他是好人或壞人,他聰明或笨。臺灣的電影院最常播好萊塢的大片,而動作片跟劇情片最大的差異在於,動作片會非常粗魯地把好人跟壞人顯而易見地分別出來。就像生活中會出現各式各樣討厭的人、假想敵,我們很容易因為一個人做了某件事,就把他歸類在好人或壞人的類別裡。 但是,從印度哲學的觀點來看,我們沒辦法真的說一個人是好是壞,因為這不是人與生俱來的特質,跟我們說性本善或性本惡不一樣,而是由生命中的各種際遇塑造成我們認為的好人或壞人。 仔細想想就會發現,其實生活中,那種真正的壞人出現的機率相對比較少,而比較常出現的,是我們認為自私的人。 對於那些自私的人,一般最直覺的反應就是,他們很討厭、別跟他們來往。但在面對那些自私的人時,有個認知很重要,就是:很多人在做出某些看似自私的行為時,其實不過是在恐懼他會失去什麼東西。 比如說,在公司賺錢的時候,我們會覺得明明他是老闆,為什麼還不願意讓利?明明他已經擁有這麼多,為什麼不願意拿少一點?但其實對方跟我們一樣,他只是在害怕失去付出這麼多才得以擁有的東西。就好像有些人月入一百萬卻還是對人不大方,但有些人月入三萬卻讓人覺得很重情義、願意對朋友大手筆。換句話說,一個人的金錢觀與他擁有的多少無關,而與他內心恐懼的強烈程度、對未來的不安感有關。 甚至可以說,被我們視為敵人的那些人,不論他是針對你散播負面八卦,或是放話威脅你,還是做了某些讓你覺得受傷害的行為,其實,本質上他都是在恐懼,他是在害怕失去某種東西才會這麼做。 職場上,同事之間的鬥爭層出不窮,例如某個同事不願意幫你完成案子,總是推三阻四,或是到處跟別人亂說你的私生活有多不好,但他可能是因為看到你的工作能力很好,怕你搶走他升遷的機會,所以才用其他方式來打擊你。 聽到這種事,我們往往會義憤填膺,覺得這人怎麼這麼差勁,但是我們好好想想,他們的恐懼跟我們自己的恐懼,真的有什麼差別嗎? 雖然我們恐懼失去的東西不一樣,但是每個人都會恐懼「失去」。 而理解這件事情、理解每個人的恐懼沒有分別,是一個很重要的體認。 有了這樣的體認後,會發現很難再去一刀劃分誰是壞人、誰是好人,因為我們都深陷在害怕失去的恐懼感中,而我們常常認為的那些自私的人,也不過是為了避免恐懼、因為害怕失去而付諸行動而已。 跟我們一樣。 溝通,始於了解對方與我一樣怕 為什麼理解這件事很重要?因為,當我們也把對方當作一個活生生的人看待、了解對方也抱持著跟我們自己一樣的恐懼時,才有辦法真正開始與他人對話。 明白對方害怕的是什麼,才能真正掌握彼此的位置,並且真正開始與對方溝通。而這種「嘗試去理解」的努力,就是包容。我覺得包容是現代社會特別需要去關注的議題。 這就是面對死亡,讓我學習到的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為什麼死亡可以讓我們學習到包容? 其實就跟我們前面談到的一樣,當我們了解每一個人都有恐懼、都會面臨到純粹的恐懼與失去時,我們才有辦法試著解決他的恐懼,進而開始溝通、合作。 我在替死者進行宗教儀式時,常常會遇到一個狀況,就是家屬殷殷期盼地看著我,問我說,他們過世的至親一定是去了某個好地方對不對?我怎麼可能知道答案呢?但是,這時候我一定會這麼回答對方:「對。」 很多時候,真相是什麼一點都不重要,讓懷有恐懼的人安心,才是最重要的。 在變化越來越快速的現代社會中,世代溝通的難題越來越劇烈。我們常常覺得媽媽聽不懂我們在說什麼,而媽媽又會覺得你這死小孩怎麼都不聽話。我們沒辦法溝通,但那是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去包容,沒辦法有同理心。為什麼?因為我們不了解別人的恐懼。 有時候,我們跟父母輩的人在爭吵的議題,往往不是真正的重點,而是他們內心的恐懼--父母害怕孩子在成熟獨立離家之後,他們就會一無是處。他們恐懼的是自己再也沒有任何價值。而我們呢?我們害怕不獨立出去,在自己的社交圈、朋友圈中就無法立足。 在職場上的代溝問題也是如此。很多年輕人進了職場,看到公司裡面老一輩的同事做事沒有效率,可是當他們提出解決方案的時候,那些老一輩的同事又會教訓他們不懂就不要亂說話,年輕人於是忿忿不平,認為那些老人無法溝通,讓年輕人沒有出頭的機會。 很多這類無法溝通的長輩,是在恐懼自己跟不上變化速度這麼快的時代,害怕自己會被時代淘汰、變成無能的人。所以在遇到自己不了解的事時,便採取防衛姿態,無所不用其極地阻止改變的可能,以免自己變成摩登社會的邊緣族群。 我們看不到對方的恐懼,而只關注在自己的恐懼上,才會造成對立。一直無視別人的恐懼,只爭論事情正確與否、真相是什麼,反而常常會讓我們錯失能夠真正開始溝通的機會,讓對立變得更強烈。 當我們開始去了解別人的恐懼,才有辦法產生包容。包容並不是一味妥協,而是「我在意你、我希望你安心」。 能夠「讓別人安心」,我覺得是一個人成熟與否的重要標準--能不能體認到其他人也有他們的恐懼,不只是我們自己有所擔憂而已。為了讓事情順利地運作,我們是有責任與義務讓其他人感到安心的,特別是那些跟我們有密切關係的人。 再者,能夠與他人和平共處,也是人生中很重要的能力。 一個常常與眾人發生爭執對立、拖累工作速度的同事,他最大的恐懼,很可能不過就是害怕不被認可、害怕自己能力不足,被大家排擠。 甚至在華人社會最常出現的婆媳問題中,很多時候,婆婆只是害怕媳婦的存在會改變她原有的生活方式,害怕生活脫離自己的掌握。這裡不是要說,對方的表現、行為就會是對的,而是指出,它的本質多半是恐懼罷了。 父母因恐懼失去與孩子相處的機會與關係,從而展現的行為,讓我們覺得父母在壓抑我們。這時候,我們不該一味指責對方,而是應該要好好想想,怎麼使對方不再害怕失去,不再認為孩子獨立就是一種失去。這比訴諸衝突與對立,遠遠來得重要太多了。 去了解彼此的恐懼,進而試著讓對方不再認為這是一種失去,或是不再害怕失去,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要學習的課題。而不論是訓練自己面對失敗,還是面對死亡,都能讓我們有很大的領悟。如果不學著訓練自己面對和了解,任由各自繼續害怕失去某種東西,我們不免會越走越分歧,心與心的距離也就越來越遠。 害怕不被理解,加深了我們的恐懼 恐懼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人會害怕自己的恐懼不被理解。我在看電影《牠》的時候,發現裡面描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接來下來有點爆雷喔),跟這裡說的重點非常契合。 當怪物小丑出現、要嚇主角們的時候,電影裡每個小孩所看到的恐懼的形象都長得不一樣,有些是痲瘋病人,有些是扭曲的畫中女人。這代表了每個人的恐懼是獨特的。可是,他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可以一起合力對抗那個小丑呢?就是當他們開始理解對方的恐懼的時候,彼此指出我看到的是這個、你看到的是那個,他們才有辦法開始合作。 同樣地,特別是從世代溝通的問題來看,我們已經理解到每個人的恐懼都有其獨特性,但有某種東西把這種恐懼加成了,讓它變得更難攻破,就是「害怕不被理解」。 對父母來說,除了害怕孩子離開,還怕他「不懂我這個心念」,這種害怕會持續加成。所以,嘗試去理解、表達出「我願意理解你」是是瓦解這種加成很重要的第一步。 表現出願意嘗試去理解,是對對方表達關心,不過,這裡有個心態要特別小心。我們常常會不自覺地將關心變成「如果你害怕,沒關係,我來幫你解決問題」,這種態度背後,常常是潛意識裡的優越感。對方解決不了,就由我來,我可以。而「嘗試去理解」卻只是單純的關心,這跟自己有沒有類似經驗、能不能處理對方的問題,是沒有什麼絕對關係的。 同時,表現關心、表現出「我在意你的感受」這件事情,反而是我們突破舒適圈唯一的方法。突破舒適圈很難是一種刻意為之的東西,就好像說,我臉書的朋友都是綠色政治陣營的支持者,而我創一個新帳號,刻意全部加藍色陣營的朋友,並不是這樣的。 「突破舒適圈」並不是刻意去靠近被我們貼上不同標籤的人,而是拿掉那些對立和標籤之後,我們表達出對對方一種純粹的關心,才有辦法產生「打破舒適圈」的轉變。當我們不再用標籤去看待別人,當我們付出關心,人們反而會願意告訴你,他們真實的恐懼是什麼,由此才能達成真正的溝通。 很多時候,面對各種看似對立、衝突的關係,只要我們能夠記得,雙方在恐懼面前,都一樣無力、害怕,都努力維護、奮力扭轉不安,反而才能開啟真正的對話。 學習認識死亡、了解死亡,根本上並不是認識那個無法扭轉的死亡,而是真正體會到我們對死亡的感受、反應,不論是恐懼或是不想面對。然後更進一步地,爬梳出那恐懼的本質,了解到我們對得失的誤解──正是這種誤解,驅使我們在人生中做出許多錯誤的選擇。 當我們能夠認識這些誤解與恐懼,進而體認到他人與我們在面對恐懼時共享的無奈,自然也就能夠更寬容地看待一切摩擦與對立。 和老闆聊天,一點都不難
和老闆聊天,這種事真有這麼難嗎?其實未必!我先講一個小故事,聽完了故事,我相信你就會明白,怎樣透過積極主動的出擊,和老闆進行一次愉快且富有意義的交流。 這個故事發生在我曾經管理過的客服部門,故事的主角是一位大學畢業剛滿三個月的男生。中午,我們一般都是在員工餐廳一起吃飯,有一回我去吃飯,一個人走在前頭,選好菜後端著盤子準備往前走,突然聽到身後傳來了一個聲音: 「Peter 你好。」我轉頭一看,是一位年輕的男生,可是我並不認識他。 「你是?」 「哦,上一週在客服部迎新大會上,你講完話後,有位同事問你的年齡,你讓我們猜,結果我就大喊:你是『八年級生!』當時你還誇我是全場最會聊天的人呢!」 這麼一說,我一下子就想起來了,原來是剛剛加入我們部門的新人,我對這個傢伙挺有印象:反應敏捷,而且絲毫不怯場。 有了這個不錯的開場,我們盛完飯,就順理成章地坐在一起開始吃午飯了。其實,對我這樣的老闆來講,每天中午找人吃飯絕對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我的那些下屬,每天中午一看到我去找他們吃飯,都跟看見黃鼠狼進村,或者像老鼠見了貓一樣,沒有任何一個人敢和我吃飯,或願意和我一起吃飯。所以每天中午我都很痛苦,因為實在找不著可以在吃飯時輕輕鬆鬆聊個天的對象,今天有一位同事主動來找我吃飯,我心裡其實很高興。所以,老闆們不會一味地排斥下屬主動來和自己聊天,當然還要看聊天的內容和方法。 說實話,關於這場談話,我當時沒有抱任何期望,畢竟這位是剛剛才從大學畢業三個月的「小朋友」,能跟我聊什麼深刻的話題呢?我本來想就當作找個人吃飯,隨便聊個幾句話,打發時光;但結果卻出乎意料,那頓飯為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概括來說,這個小朋友一共有兩點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1. 落落大方的態度。 2. 敏銳的眼光、對團隊的忠誠度及很強的自我學習能力 抱持真誠的心態最有用 或許你會好奇,像我這樣的職場「老鳥」,怎麼會對一個畢業才三個月的新人留下這麼深刻的印象呢? 其實一開始,我們的對話完全就是有一搭沒一搭的。比如我問:「怎麼樣,現在感覺還好嗎?喜不喜歡這個團隊啊? 工作還順利吧?」 於是這個年輕人就跟我說:「我覺得挺好的,我非常喜歡這個團隊,而且我覺得我們的培訓人員做事非常用心,跟我以前的經歷非常不一樣。」 他一說這話就引起我的興趣,我就問他:「為什麼你會覺得我們的培訓人員跟你以前的培訓老師不一樣呢?」他說:「我舉個例子,我發現他們做事很用心,我以前實習的時候,也在別的公司參加過培訓,但那些培訓老師用的教材都是適合七年級生,甚至是年齡更大的一些人,規矩太多,語言太枯燥。像我們這種八年級生和九年級生,其實不太喜歡這些東西,我們更希望用一些我們熟悉的語言。」 「在我們公司培訓,一看到培訓講師也在用舊教材,就向他們反應。結果我們一提出來,他們馬上就聽進去了,表示立刻就改,而且還主動徵求我們的意見,並讓我們提案、想辦法。」 那天的午餐,我們共吃了一個小時,毫不諱言,最後我真的有點意猶未盡,因為: 第一,「小朋友」 很輕鬆大方,完全不緊張,和我的許多下屬完全相反。有的時候當我找到下屬們談話,那些人的表情甚至有點好笑:渾身發抖,額頭出汗。其實看到他們緊張,我會不舒服。但這個「小朋友」不會,那天的午餐,讓我感覺非常輕鬆愉快。 第二,他透過自己真誠、具體的描述,讓我對他的個人素養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敏銳的眼光、對團隊的忠誠度及很強的自我學習能力。所以從那次以後,我就記住了這位「小朋友」的名字。 這頓午餐之後,我們之間便再也沒有發生什麼交集了。等再次聽到這位「小朋友」的名字,已經是兩年以後。因為業務發展的需要,我們要進行擴編,因此急需大量的管理人才。除了向外徵才以外,我們也想從內部提拔一些人,當時有兩個候選人在競爭同一個職位,其中就包括那位在一頓午餐的聊天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年輕人。 其實仔細想一想,職場真是一個競爭很激烈的地方。身為整個部門的負責人,我必須對任用人選做出最終的決定,而這個決定完全是基於他們主管的描述,以及如果我本人有對他們相當程度的瞭解的話。這時,那頓飯的作用就一覽無餘地顯現出來了。 因為當他的直屬主管指出他的優點時,立刻就引起了我的共鳴:比如對團隊的忠誠度,以及很強的自我學習能力,而這兩點,恰恰是那天跟我溝通的時候,他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所以最終選擇誰擁有這個職缺,我不說你也知道結果。 所以只要做到積極主動、真誠大方,用實例支援自己的觀點,那麼贏得你的老闆的支持,其實也並非難事。 盲人與女孩
在網路上流傳著一支影片,內容如下: 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在巴黎街道旁一棟大樓前的台階上,坐著一個中年白髮的盲人乞丐,身旁放著一塊紙板,上面寫著「我看不見,需要幫助!」。雖然街上來往的行人很多,但一般人看了他面前那塊紙板上寫的字後,卻都無動於衷。 有一個年輕時髦的女孩經過這位盲人身邊時,她看到紙板上寫的字,於是停下來順手拿起那塊紙板,在紙板背面另外寫了一行字,寫完後把它擺回盲人乞丐的身旁,於是開始有許多路人看了那行字後丟下了銅板。 下午她回來再次經過那位盲人乞丐時,盲人乞丐認出她來,很感動的問她:「妳究竟寫了什麼字?」 其實,女孩只是在紙板上寫了「春天到了,可是我什麼也看不見!」 的確,春天到了,鳥語花香,大地開滿色彩繽紛的花兒,人們可以盡情享受這美好的一切,但盲人卻無法。 短短改寫的這句話,引起了路人的同情心。 這支影片是根據法國詩人朗.比浩勒(Jean Pehale)的一個真實故事改編的。 同樣的一件事,改變了思考模式,改變了説法,結果完全不一樣。 網路上還流傳這樣的譬喻:「給猴子一根香蕉和一塊金條,猴子會選擇香蕉,因為它不知道金條可以買來千千萬萬的香蕉;同樣的,給人金條和智慧,大多數人會選擇金條,因為他不知道智慧,可以換來千千萬萬的金條;所以,有的時候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的確,選擇正確的思考,讓你能夠點石成金。思考可以致富,不但讓你生活更富有,而且讓你的心靈更富裕。 在人生的路上,我們有許多抉擇,不一樣的抉擇帶來不一樣的結果。當你做抉擇的那一剎,人生的路就轉彎了,永遠再也回不去。思考充滿力量,採取正確的思考模式才會帶來美好的結果。 神經科學家邁可.梅澤尼奇(Michael Merzenich) 指出,由最近的研究已經發現改變思考可以刺激大腦帶來巨大的變化,從而導致成功。 大腦已經被證明可以過濾我們記憶中的東西以及我們想要吸收的訊息,因此,我們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對我們人生目標非常重要的事物上。而且,研究還證實人類通過思考的訓練能在潛意識中繼續創造新的神經元。 湯尼.羅賓的成功心法 湯尼.羅賓(Tony Robbins)是美國非常成功的激勵大師,全世界有超過5,000萬人上過他的課,而且指導過很多名人和專家,包括前美國總統柯林頓。 1993 年網球傳奇人物阿格西從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滑落,而且手腕受傷,因此他求助於湯尼.羅賓。當他們見面時,阿格西告訴湯尼.羅賓,他一直在花時間研究他的揮拍技術,但是湯尼.羅賓導引他去回想他曾經完美擊中網球的那種感覺,而不是一直在注意他的手腕和揮拍。 湯尼.羅賓讓阿格西回到那種巔峰狀態的情境中,專注而不再分心,結果阿格西恢復了信心,在1994年重新登上球王寶座,因此阿格西稱湯尼.羅賓為「終極生命教練」。 在湯尼.羅賓的第一本暢銷書《無限的力量》(Unlimited Power)中他指出:「世界上最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已經掌握了產生他們最想要結果的能力。」為了在生活中取得成功,湯尼.羅賓指出我們必須遵循以下七個「信念」: 1. 每件事的發生對我們來説必然有它的原因和目的。 2005年6月12日賈伯斯在史丹佛大學畢業典禮致詞時提到,30歲他被迫離開他一手創辦的蘋果公司時,是他人生最糟的時候,但「人生最壞的時候往往是最好的開始」,事實證明,被蘋果公司解僱是他遇到的最好的事情,讓他自由進入了他生命中最具創造力的時期之一。 賈伯斯在接下來的五年裡,創辦了二家公司:NeXT 和皮克斯(Pixar),皮克斯製作了一系列非常有名的動畫電影,如「玩具總動員」、「怪獸電力公司」、「海底總動員」等,後來被迪士尼公司收購。結果,NeXT 也被蘋果公司收購,他又回到了蘋果公司擔任執行長。 賈伯斯説:「我很確定如果我沒有被蘋果公司解僱,這一切都不會發生。這是非常可口的藥,但我想患者需要它。有時人生會被磚塊擊中頭部,但你不要失去信心。」 在不如意的時候,成功的人不會抱怨環境和別人,他們知道事情發生一定有它的道理,他們把任何挫折或困難當作挑戰和磨練,他們認為逆境反而帶來更美好的收穫和結果。 2. 沒有失敗,只有結果。 愛迪生為了發明電燈,試驗了1,200次,結果都沒成功。他説這不是失敗,而是發現1,200 種方法都沒效,因此他不放棄,繼續努力,終於成功。 成功的人字典裡沒有失敗,只有結果。如果結果不是他們想要的,他們會把它視為學習的機會。 3. 不管發生什麼事,負起責任。 美國前總統雷根在他的回憶錄裡提到,他十一歲的時候有一天和朋友一起玩球,不小心把鄰居家的玻璃打破,因此鄰居要求賠償12.5美元。雷根告訴他父親説他不是故意的,可是他父親認為玻璃是他打破的,他要負責賠償。但是雷根説他沒有錢,因此他父親先借給雷根12.5美元,要求一年後雷根還他。後來,雷根只好開始打工,半年後終於把他父親借給他的錢還清。因此,雷根在回憶起這件事時表示,透過自己的勞力來承擔過失,讓他明白什麼是責任。成功的人勇於承擔,負起責任,不管發生什麼事不會推諉,也不會責怪別人。 4. 不需要完全了解才行動。 賈伯斯因為成功領導蘋果公司和推出iPhone大受歡迎而備受推崇。但是,iPhone開始是一個在他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的實驗性項目,後來在他的執行人員的推動下成為一個正式的新商品開發項目,然後集合了一群傑出的軟硬體專家進行開發。在開發早期,賈伯斯並不確定新興的智能手機是什麼模樣或市場能否廣泛接受。在沒有足夠的了解之下,2004年11 月賈伯斯決定放手去做。因此又經過漫長的二年,不斷的研發和修正,終於發展出iPhone 革命性的多點觸控顯示功能,最後在 2007年正式上市,改寫了手機的歷史。成功的人不會一開始就要求完美,不會等到所有的知識都完備才行動,他們都是邊做邊修正,在知識的了解和使用之間取得了平衡,最後才達到完美。 5. 人是你最寶貴的資源。 美國大賣場沃爾瑪(Walmart)於1950年由山姆.沃爾頓(Sam Walton)創立,當時山姆.沃爾頓在阿肯色州買了一家商店,1962 年開始發展沃爾瑪連鎖店,到80 年代開始在美國南部其他地區擴張,最後在美國各州都設立一家大賣場,到目前為止該連鎖店已經發展到28個國家11,000多家商店。 山姆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他非常重視他的員工,他深刻的了解沃爾瑪的快速展店完全有賴於每一位員工盡心盡責的工作;因此他以身做則,每天早上4:30就開始工作,到處拜訪各地分店,認識每個員工,認真聆聽他們的意見,還會一大早去配送中心巡訪,並和員工一起吃早點喝咖啡。成功的人注重人脈,重視人才,他們懂得如何激發員工的潛力,他們強調團隊意識、共同目標和團結感。 6. 工作就是遊戲。 在一本愛迪生的傳記裡描述了愛迪生在舊金山蒙洛公園(Menlo Park)的著名實驗室工作和生活的狀況,書裡寫著:「在實驗室裡的人員彷彿在賭博似的工作,不時還夾雜著一些笑話和管風琴吹奏中吵鬧的歌曲……整晚的實驗工作,以及他們的午夜節目和説故事的時間,成為愛迪生作為發明本身神話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名員工說:『對我來說最奇特的是每週六我可以得到12美元,因為我的勞動看起來不像是工作……我喜歡它。』」 世界上最傑出的藝術家、思想家和創作者都在他們的作品中找到了快樂,因為他們把工作當成遊戲,因此樂此不疲。工作佔據每個人生活的很大一部分,而讓人真正滿足的唯一方法就是做你認為是偉大的工作。 7. 沒有承諾就沒有持久的成功。 台積電前董事長張忠謀經常在媒體的採訪中提到,台積電的經營理念與價值只有四個:第一個是誠信正直(Integrity);第二個是承諾(Commitment);第三個是創新(Innovation);第四個是客戶信任(Customer Trust)。 關於承諾,張忠謀強調:「我們對客戶一旦做了承諾,即會全力以赴,即使要虧錢才能做到,我們都還是做了,有些客戶甚至覺得我們有點可憐,但因為不計代價履行承諾,最終贏得了客戶的長期信任。」 如果你只是在嘗試,而不是承諾,那麼你將無法達到目的。湯尼.羅賓説:「最成功的人『不一定是最好、最聰明、最快、最強的人,他們是最有承諾的人。』」 職場上的角力杯葛,逼得你不得不選邊站?迫於形勢之下,三國狼相司馬懿教你 如何在不得已中通權達變,跳脫非黑即白的困局,在最小損失中得到最大成果。 如果可以選擇,任誰都希望在工作上順心如意,只是同事之間的角力杯葛,主管的專橫霸道,客戶的無理要求,常會使工作發展不能盡如人意,然而面對惡劣的環境和情況時,你只能徒呼負負,或是憤憤離職嗎?這裡要提供一個同樣有切身之痛的人給你參考,那就是三國時代的司馬懿。 史書記載,司馬懿是「狼顧之相」。所謂的狼顧之相,就是身子不動腦袋卻能完全轉到背後,這樣的人被視為心懷叵測,有謀反之心,司馬懿的權謀也因此不斷被人拿來放大檢視。但仔細綜觀他的一生,卻意外的發現,他的所作所為全都是被時勢所逼,然而,無奈之下的決策,卻展現了他高明的謀略。迫於形勢之下,司馬懿的應對和一般人到底差別在哪裡? 權變① 避無可避,反其道以示忠誠 當公司業務進行整併,人事調整時,最討厭的就是被派到不喜歡的主管手底下做事,這一點,也曾是司馬懿遇過的痛。 建安六年時,曹操擔任司空,聽到司馬懿名聲不錯,就想徵召他來麾下任職,但司馬懿完全不想在曹操手底下做事,他拒絕的手法是裝病。當時曹操放他一馬,七年後等曹操當上宰相,可就沒這麼好說話了,當時曹操對司馬懿下達最後通牒:「如果再推辭不從,就把你抓起來。」司馬懿害怕了,只好乖乖就職。 照理來說,被迫到不喜歡的主管手底下就職,此時司馬懿應該是百般不願,做消極的抵抗,可是他並沒有這麼作,反而是盡心盡力做事,不僅和太子曹丕維持很好的關係,後來還當上丞相主簿,也就是曹操的幕僚長。 後來,反而是曹操覺得不對勁,他發現司馬懿胸懷大志,還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因而特別提醒曹丕:「司馬懿不是甘為臣下之人,日後必定干預我們曹家的事。」然而這點提醒卻落了空,因為司馬懿先前努力和曹丕建立良好的關係,讓曹丕總是替司馬懿講話,而司馬懿在知道自己遭到忌憚之後,更加盡忠職守,曹操因而安心下來。 這意味著,不得已來到討厭的新主管身邊,並不代表不能取得信任,反其道表示忠誠,或者拉攏新主管身邊的人當護身符,反而能扭轉劣勢,找機會大展長才;另外,換個角度來看,這也是調整自己心態的方法,因為一個主管再怎麼討人厭,只要能重用你,就不需要任意棄守自己在此領域耕耘多年的成績。 權變② 認清自身優劣,退而求其次 「選哪邊站」,常常是公司派系鬥爭的所需面對的問題,尤其是情況到了非表明立場不可時,那更是棘手,同樣的疑難也曾落到司馬懿身上。 司馬懿這麼優秀,卻從來沒真正受到曹操重用,原因是打從一開始他進入曹營,曹營就人才濟濟,無論是功勞或苦勞,他都沾不上邊,雖然後來司馬懿也進獻過不少計策,但曹操並不真的言聽計從,時而採納,時棄而不用,這顯示曹操對這些進言只是「僅供參考」。這一點,司馬懿也很清楚,但此時的他還有一個更大的考驗,就是曹操接班人的派系鬥爭。 儘管司馬懿與曹丕交好,但並不意味著他非得站在曹丕那邊不可,要知道,當時的接班人之爭是攸關身家性命的,選錯邊不僅前程不保,還有性命之憂。彼時曹操的主簿楊修,選擇的是弟弟曹植,以司馬懿的睿智來看,如果他想投靠曹植,大可以「曹丕身邊的暗棋」身分向曹植投誠,但此時他所做的,不是急著選邊站,而是先認清自身優劣。他評估,儘管當時曹植形勢大好,然而憑著自己的性格與能力,卻不見得能真正獲得信任,所以他選擇繼續站在兄長曹丕這邊,後來果然成為曹丕重用的班底。 從司馬懿的經歷來看,在面對派系鬥爭時,貿然投入形勢較好的那方不見得是最好的選擇,必須評估自身能力優劣在派系中的地位,以及原有經營的優勢,選擇真正有利的陣營,才是明哲保身之道。 權變③ 不隨之起舞,跳脫別人預設的選項 反其道而行是逆向思考,退而求其次是明哲保身,但如果對手刻意挑釁,該挺身迎戰還是避而遠之呢?司馬懿選擇的是以拖待變,不隨之起舞。 曹丕死後,司馬懿以顧命大臣的身分,展現他在軍事上的天分。然而在領兵抗蜀時,卻碰上他生平最強勁的對手諸葛亮,幾次交鋒都輪番敗陣,他迫不得已選擇登山掘營,堅守不戰。部下譏笑他:「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他憤而出兵,卻被諸葛亮行險逆襲;他不顧張郃反對,強行追擊蜀軍,卻反而讓張郃白白送命。 此後他體會到,意氣之爭討不到好處,只是突然損耗自己的戰力。所以接下來司馬懿退而當縮頭烏龜,堅不出兵。他在等待諸葛亮糧盡自退,這一招果然讓諸葛亮急了,諸葛亮為了激戰,特別送了一套女人的衣服給他,譏笑司馬懿就像女人一般,這下子,司馬懿的屬下全火了,紛紛要求出戰。 坦白說,諸葛亮這招人身攻擊當真陰狠,他算定司馬懿身為堂堂魏軍統帥,受此侮辱肯定無法再隱忍下去,倘若司馬懿受激應戰,或任由屬下倉皇出戰,一定打不過做好萬全準備的蜀軍;司馬懿倘若繼續堅不出兵,也會因為內鬨不休而造成士氣瓦解、戒備鬆懈,那麼蜀軍便可伺機大舉進。 如此看來,司馬懿應該是沒有第三條路了,偏偏司馬懿哪個也沒選,他的方法是「拖」。他對屬下說:「魏軍將要一戰,但必須經過皇上同意,所以我已經連夜兼程派人請示,在此之前,請大家提高警覺,做好戒備,因為隨時會有一戰。」可以想見,當時屬下一定轟然叫好,如此一來,既維持了士氣,又能將士用命,還可以嚴加戒備,枕戈待旦,讓諸葛亮無機可趁。一段時日後,司馬懿又以「陛下不准出兵」為由,以拖待變。諸葛亮得知此消息後,明白要與魏軍決戰於曠野已無可能,加上他自己的身體健康每況愈下。果然數月後,司馬懿的宿敵——諸葛亮薨世於五丈原。 司馬懿的應對告訴我們,即使局勢惡劣到別無選擇時,也未必要跳入他人預設的選項,跳脫非黑即白的困局,往往能成為脫離劣勢,反敗為勝的關鍵。 司馬懿經歷三代託孤,終能掌握大權,他之所以能成功,歷來學者有不同的解讀。有人說他「有雄豪志,聞有狼顧相」,有人說他「聰亮明允,剛斷英特」,但我獨獨喜歡《晉書》所說「權變」二字,因為他總是在局勢惡劣的不得已中,通權達變,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作法,在最小損失中得到最大成果。 司馬懿的峰迴路轉告訴我們,反其道而行不是標新立異,是為了扭轉劣勢;退而求其次不是逆來順受,是為了明哲保身;跳脫出別人預設的選項不只是出人意表,還為了反敗為勝。迫於形勢無奈的你,是否也能從中得到一些應對之道? ────────────────────────── 【反敗為勝的權變謀略】 權變① 避無可避,反其道以示忠誠 權變② 認清自身優劣,退而求其次 權變③ 不隨之起舞,跳脫別人預設的選項 有時在工作上,並不是能力或人際關係出問題,而是種種因素影響,導致英雄氣短,主管不信任你,同事也懷疑你,在爹不疼、娘不愛、兄弟不挺的情況下,你只能選擇坐以待斃嗎?未必見得。 通權達變,指的是不墨守常規,能根據實際情況做適當的應變。司馬懿處於劣勢,卻能扭轉乾坤的獨到之處就在於,他懂得反向思考,懂得示弱,忍辱以避免跳入他人預設的選項中,因而反敗為勝讓懷疑的主子重用自己,還可以掌握大權,甚至勝過強勁的對手。 只有在學校考試,才會有「是」和「否」的單選題,出了學校進入職場,面對現實的解決之道是,即便萬般不得已,跳脫非黑即白的二選一困局,找出一個在最小損失中得到最大成果的方法,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