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口接待員與餐廳服務生的差別在哪裡?
全球各地的商學院都曾教過一種兩難局面: 假設你管理一家公司,必須雇用一位業務員、基層經理或重要的員工。你有兩個選項: 第一,你可以雇用「高貴駿馬」──這種人處事圓融,非常擅長自己會做的事,卻無法或不願意做其他事,也不打算嘗試超乎他能力之外的事。 第二,你也可以雇用「野馬」──這種人很難管理與控制,但是熱情洋溢、動力十足,什麼事都肯做,就算這件事不屬於他的責任或職權。 你想雇用哪一種員工? 根據各項針對全世界大型企業的研究,大多數的管理者都會選擇高貴駿馬,因為他們較有紀律、容易管理、比較不渴望升遷。他們不太主動,也不會逾越自己的職權。 簡言之,這就是不想惹事的主管心中最理想的員工,尤其對公部門或大公司來說。 但我有非常不同的看法。 如果我是主管,必須挑選員工的話,我一定會選野馬。 我希望員工與團隊成員在適當時刻挑戰我、批評我;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他們有過人的熱情與精力,這樣我就不必每天花時間激勵與說服他們,為什麼要為我努力工作? 而業務員更是如此。 為了銷售成功,你必須要有「正向厚臉皮」(positive chutzpa,按:某些猶太人使用的意第緒語,原指有些惱人的態度)──拿起電話向別人推銷的能力、一再纏住對方的意志力,以及主動跟陌生人攀談的動力。 「高貴駿馬」絕對不肯做這些事,因為這不是他們的工作;他們做這種事會不舒服;他們不知道怎麼做;他們無法承受被拒絕。然而這些事「野馬」都肯做,因為他們有動力做任何能獲致成功的事! 你去一家豪華餐廳吃飯,接待員會在門口迎接你,但進去之後是服務生在服務你。 你知道接待員跟服務生差在哪裡嗎? 接待員是高貴駿馬,服務生是野馬。 接待員不會向你賣東西,他們的工作就是微笑(通常也要打扮得體),帶領客人進餐廳。他們不需要向你賣東西,因為你都已經來到餐廳門口了。 有時他們甚至會變成「業績殺手」(sales repellents),讓本來已經來到門口的人掉頭離去,前往下一間餐廳(因為接待員沒有迅速現身,或微笑得不夠)。 那麼服務生呢? 服務生是有本事的業務員,因為他們的小費就是看本事而定。他們會鼓勵你點比較貴的品項,一再問你是否需要多點什麼,而且你每點一道菜,他們都會推薦可以搭配的套餐或飲料。簡言之,他們費盡心思想讓你花更多錢,當然也要確保你滿意餐點與服務。 所以,下次你要雇用員工、經理、業務員或甚至外包人員的時候,我建議你選擇野馬。 低薪高失業率:這社會搞什麼鬼
我們無可避免地會使用幾項標準來衡量人生。然而,前幾個世代所定義的成功方程式(配偶、家庭、孩子及終身事業)已然崩壞。成功方程式的緩慢崩解已經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進而左右了他們的財務前景。由於無法提高收入、卡債問題惡化、助學貸款龐大,房價高得嚇人和退休儲蓄不足,使得社會個人和經濟體系間的衝突來到爆發的臨界點。可悲的是,這種趨勢已經成為新常態,尤其是對厭世代青年來說。 研究人員開始注意到這個現象。在一個迷人的研究中,喬治華盛頓大學商學院教授安娜瑪麗亞‧盧沙迪(Annamaria Lusardi)調查了年齡介於二十三歲到三十四歲美國年輕人的理財慣性。在研究了五千五百位年輕人之後,研究人員有了重要發現,其中包括年輕人對理財的態度與不擅理財的事實。 •七十六%的新世代對理財一竅不通 •六十四%的新世代沒有退休帳戶 •五十四%的新世代憂心無力償還學貸 •五十二%的新世代不滿意目前財務狀況 問題是,新世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財務困境,而研究人員擔心的正是這一點。 如果我們想要跳脫財務困境,擁有渴望的生活,一定要有實際的行動。你不必承擔低薪、高失業率的社會新常態,畢竟誰想要一輩子當個平凡魯蛇? 擺脫困境 改變你和金錢的關係不該是件難事。沒錯,當然得花得力氣,但學會打理金錢和財務生活耗費的不是智力,而是考驗你的決心。 只要你願意,金錢可以成為你最好的朋友。 金錢是個充滿彈性、努力、勤奮、忠誠的朋友。人們之所以「認為」理財很難,是因為他們對金錢所採取的「作為」。 富裕的生活和電視上呈現的不一樣。要過有錢的日子,你得重視金錢,並用不同的方式對待金錢。要有富裕的生活,你得學會存錢,不要亂花錢才能有錢;你還得讓錢發揮用處,不能像一灘死水一樣,放著動也不動。富裕人生關乎進步與採取行動。擺脫困境才能開展這樣的人生。 厭世代理財的成功法則 一、下定決心是致富的開始 二、眼光放遠讓你獲利更多 三、現金是王道 四、不能停止學習 五、債務非必要之惡 六、從經驗中學習太慢了 七、投資代表你贏了 八、理財永遠不嫌遲 九、善用科技 十、富裕生活不僅只和金錢有關 有錢人知道的事 有錢人的想法和我們不一樣。他們知道人生的祕密,這些祕密讓他們得到解決債務和善用金錢的能力。他們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可以解讀任何重大金融交易中的重要元素。他們懂得深入思考如何與何時進行高價消費,也懂得在做出重大財務決策之前質疑自身的情緒和假設。在做上述這些事情的時候,有錢人採用下面的法則帶領他們邁向成功: •專注大勝利:光是努力不見得行得通。在正確的事情上努力才是菁英們競爭的方式。專注在這些重要的事情上,全心且堅定地前進。 •行動勝過不作為:我是不是要從今天開始償還助學貸款?我是不是要從現在開始增加投資?有錢人不會拿這些問題困擾自己,他們知道這些問題只有一個答案:做就對了。採取行動,做出決策,行動的動能將會促使你向前邁進。 •無形資產價值最高:富裕的生活就是找到持久且有意義的事物。無形資產(像是擁有財務自由、轉換職涯跑道的能力、或花上一年的時間旅行)比快速折舊的資產更有價值。學會了理財大改造的人非常清楚無形資產的增值能力遠遠超過了有形資產。 •延遲享樂:每當遇到誘你落入短暫的即刻滿足的誘惑時,要奮力抵抗。廉價的勝利和快速的報酬必須犧牲長期利益。學會抵抗衝動購物,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的有力預測指標。 致富捷徑 如果你想發財,行為就得像個有錢人。而多數美國人的行為舉止恰恰相反。在氾濫的電視節目和社群媒體的刺激下,人們對所謂的「富裕生活」存有扭曲的印象。我替這種「認知」取了個名字:「濾鏡人生」(filtered life)。它扭曲了一切。 濾鏡人生指的是把極度奢侈的事物誇大為日常的生活體驗,例如豪華轎車、昂貴珠寶、不斷旅行和豪宅。這樣的消費型態讓其他人摸不著頭緒,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為什麼別人可以過這樣的生活。大多數人認為這種過度消費和財富有關,有這樣的想法很正常。但事實完全不是這樣。 典型美國富豪的行徑和卡戴珊家族(Kardashian)南轅北轍。這些富豪所過的生活方式極度不性感且節儉。他們通常不會在西裝、手錶和其他沒有產值的東西上花大錢。 事實上,作家湯瑪斯‧史坦利(Thomas Stanle)和威廉‧丹可(William Danko)在他們那本深具創意的著作《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中指出,超過半數的美國百萬富翁從未支付超過140美元買鞋子、235美元買手錶、或400美元買西裝。那麼,媒體為何持續推動這樣的財富和消費的形象呢?因為這種形象很性感,而性一向是個大賣點。 然而,不性感才是真正的快速致富之道。不過,光是我這麼說不算數。如果你想要致富,那們你應該注意億萬富翁風險投資家克里斯‧薩卡(Chris Sacca)的話,他告訴《企業家》(Entrepreneur)雜誌,「想要快速致富,我的建議是完全不要花錢。」他進一步表示,「人們之所以負債,是因為他們滿足自己所有的慾望。」 薩卡簡單卻深刻的點出一個重要的問題:人們所面臨的財務困境往往是自作自受。美國人很容易就會欠下債務,進而阻礙了致富之道。薩卡還點出了通往富裕人生最穩當的一條路:賺多花少。不要負債;降低生活開支;多賺一點錢,就能快速累積財富。這個做法經證實有效。一旦你開始用錢賺錢,不再是用勞力賺錢,你就會明白富有真正的涵義。 善用攻無不克的「理由」說服法
我剛下公車,就看到一個正妹提著籃子,免費發放面紙。 「太好了!」我心想。我是一個身上沒有面紙就會小焦慮的人,通常,我會隨身攜帶面紙 以備不時之需。此刻,我身上的面紙剛好用完了,正覺得有些苦惱呢!免費發放面紙是我覺得最好的宣傳方式了,比廣告傳單好上百倍。廣告傳單只能用來墊便當,面紙則可以隨身攜帶,每當路人拿出面紙使用、或將面紙分享給朋友使用,等於又多了一次宣傳的機會。如果我哪天需要印廣告,我絕對會選擇將宣傳印在面紙上免費發放。 但在我拿下面紙之前,還刻意停頓觀察了一下。我深知「互惠原則」的影響力,當我拿了 這包面紙之後,我無故得到一項禮物,心中會有所虧欠,此時銷售員如果對我提出一些小要求,例如要我幫忙填個問卷或試用產品,我會很難拒絕。 「恩,很好,他們雙手空空,除了面紙之外沒有其他東西,我拿了應該很安全,不會被叫 去做其他事情。」於是,我很大方地伸出雙手,露出友善的微笑,獲得一包面紙。 我正打算離開的時候,銷售員將我擋了下來說,「我們的店家就在前面,可以請您進來幫我們填個表單嗎?」正妹銷售員對我露出大大的微笑,無辜的眼睛眨呀眨。 心理學上的推銷法 「我抬頭一看,天啊!他們的門市真的就在旁邊,可惡。我觀察這麼久,竟然沒發現他們 的門市就在旁邊,要是知道我絕不會拿這包面紙。」我看看門市,從外面看不到裡面長什麼樣子。我感覺很恐怖,深知進去就成為待宰肥羊,他們一定會在我填表單的時候,要我試用產品,然後乘機推銷我購買。這是心理學中一種名為「腳在門內法」的技巧,就好像推銷員登門拜訪直接推銷,只會被人甩上門一口回絕。因此銷售員先把腳卡在門內,提出小要求讓你不好意思拒絕,接著再乘機說服你、提出大要求,使你接受大要求的機率增加。 「哼!我可是心理師,這種技法我早已看穿。我深知要避免落入此種技法的最安全作法,就是當對方提出小要求的時候,就得狠下心來拒絕,後面的大要求自然沒機會登場。」於是,我再次露出友善的微笑,告訴對方我趕時間沒辦法去填表單。 「拜託啦∼我們被規定一天內要請人填一定數量的表單,今天都還沒人填,我會被老闆罵。」正妹銷售員用可以把人心融化的聲音,可憐地說著。 「對啊對啊!妳幫幫她嘛!填個表單很快的,這樣她就不會被罵了。」正妹銷售員的同事 還在一旁幫腔,搞得好像只有鐵石心腸的人才會這麼不近人情地拒絕不幫忙。 我有點動搖了。但再看看他們店門,完全看不到裡面有什麼。我一個女生進去,不知道走不走得出來呢!看來我只好當鐵石心腸的人拒絕銷售員的「小要求」了。 「不好意思,我真的很趕時間,真的非常抱歉!天氣這麼熱,你們也辛苦了!」一說完我馬上快步逃離現場,同時心裡嘀咕著,她們老闆幹嘛不把問卷跟試用品拿出來外面,這樣成功機會說不定還比較大,要不然至少也把店面弄成透明的玻璃門嘛!不知道對路人來說,要進去一家看不出裡面是怎樣的店面,是有點恐怖的事嗎?畢竟現在社會案件這麼多,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哪是這麼容易可以得到的。 回到家後,我還餘悸猶存。心想還好我讀過的心理學理論派上用場,我在對方提出小要求的時候就狠心拒絕,沒讓自己落入更難脫身的窘境中。同時,我也思考著,如果我是那家店的老闆,又很需要潛在顧客進到店裡面來體驗,該如何改進,以增進潛在顧客登門的機率?我開始分析銷售員使用的技法。一開始她們做得很好: 一、交換需求達成目的: 根據社會心理學家佛亞博士的人際關係資源理論,他主張所有的互動其實都是交易。人合作的原因,是出於給予及獲取資源。而資源的定義,正是「能夠由一個人傳遞給另一個人的東要求—試用產品並購買產品。 三、「女性」、「弱勢者」與「情緒說服」: 銷售員放低姿態、用可憐地語氣請求幫忙,試圖引起同情。扮演「受害者」總能吸引人想 要「英雄救美」地拯救對方脫離苦海。同時別忘了,銷售員是女性,女性給人的社會刻板印象是「較無威脅、需要被幫忙、能引發同情的」。 當路人拒絕後,銷售員使出「弱勢者+情感說服」的技巧。他們讓路人同情銷售員是聽命 於老闆的辛苦員工,使人聯想到自己也是辛苦的員工,很多時候也希望有人可以幫忙自己,便將素昧平生的陌生人銷售員與「過去可憐的自己」連結起來。你不幫銷售員就等於不幫可憐時候的自己。 四、社會認同: 當你拒絕的時候,銷售員的同事會趕快加入,強調銷售員很可憐,一起拜託你幫忙她。尤 其當同事的數量達到三人以上,會形成一個小型的社會,讓你更難拒絕。這是因為人天性有從眾的心理需求,跟隨大眾的標準或要求。畢竟在遠古時代,跟隨大眾可以讓自己減少暴露於危險中,這是演化留下的天性。 五、「請求幫忙」是建立關係的終極技巧: 我們都以為送人東西、幫忙他人,是最好建立關係的方式。殊不知根據心理學研究發現,「請求幫忙」其實是建立關係最好的技巧,而且別忘了,你手上正拿著他們剛剛送給你的面紙,在「免費獲得」與「請求幫忙」的雙重夾擊之下,實在令人難以拒絕。即便經過這麼多縝密的心理技巧設計,還是被我拒絕了。店家的問題出在哪? A銷售員不夠正。 B店門設計讓人看不到裡面。 C缺乏理由。 一定有很多人選「B店門設計讓人看不到裡面。」可惜這是我故意誤導你們的。B是理 由之一,但最關鍵的問題,其實是出在「C缺乏理由。」。試想下面哪句話比較能吸引你們進西。」 因此,這家店選擇面紙作為宣傳是非常成功的策略。面紙是路人「需要」的物品,所以索取的人很多,他們成功吸引路人的注意力。 二、「互惠原理」與「腳在門內法」: 接著,銷售員使用「互惠原理」,當路人拿了免費的面紙後,基於報答的心態,會增進答 應銷售員提出「小要求」—幫忙填表單的機率。當你幫忙填寫表單,她們就會開始提出更大去一家看不到裡面賣什麼的店家? ˙說法一:「進來裡面填個表單吧!」 ˙說法二:「進來裡面填個表單吧!天氣這麼熱,我們備有冰涼的水跟飲料,還有冷氣, 可以坐著休息一下。」 相信「說法二」能大量增進路人進去店裡的機率。為什麼呢?記得上面提到「所有的互動 其實都是交易」嗎?能提供選項滿足路人所需,不用使出苦情計,也能成功吸引人。 尤其這家店面其實是一家保養品公司,相信許多帶著孩子的媽媽聽到可以進去坐著吹一下 冷氣喝個水,一定很難抗拒這樣的誘惑。加上媽媽是這家保養品公司的目標族群,許多媽媽沒 有時間好好逛街購買保養品,成功推銷購買的機會非常大!只要提供冷氣、水和座位,就能談成一場雙贏的談判。 這就是「理由」的影響力。在我們提出要求時,順帶告訴對方「為什麼要答應我們的請求?理由是什麼?」,就能大大提升對方答應的機率。 附加「理由」增加說服成功機率 然而為什麼只是多加個理由,就能大大提升對方答應請求的機率呢?有什麼證據可證實這 個說法? 哈佛大學心理學家艾倫.蘭格在一九七七年時,曾做過一個實驗,研究在提出要求的時 候,附加「理由」,能增加多少說服對方的機會?於是,他跑到圖書館的影印機前面,人們在那大排長龍地排隊等著影印文件。 蘭格想知道怎麼說,可以說服排隊的人龍們讓他插隊。他提出以下三種不同請求的方式: ˙請求一:「抱歉,我有五頁文件要印,可以讓我先使用影印機嗎?」(只有請求) ˙請求二:「抱歉,我有五頁文件要印,因為我趕時間,可以讓我先使用影印機嗎?」(請求+合乎邏輯的理由)˙請求三:「抱歉,我有五頁文件要印,因為我需要影印,可以讓我先使用影印機嗎?」(請求+不合乎邏輯的理由)用「請求一」的方式提出要求,說服對方讓他插隊的機率達百分之六十。用「請求二」的方式提出要求,成功插隊機率達百分之九十四。這滿合理的,畢竟從小我們被教導「助人為快樂之本」,他都說趕時間了,當然會增加排隊的人願意讓他插隊的意願。最讓研究人員困惑的是,用「請求三」的方式提出要求,成功插隊機率竟然跟「請求二」差不多,有百分之九十三的人願意讓他插隊,可是「請求三:抱歉,我有五頁文件要印,因為我需要影印,可以讓我先使用影印機嗎?」明明是廢話啊!「因為我需要影印」算是什麼理由?大家在這排隊不都是因為需要影印嗎? 「請求三」這個毫無道理可言的理由,竟然跟合乎邏輯的「請求二」理由,一樣讓人信服,願意讓他插隊?問題出在哪? 前面章節提到,人的思考決策方式分為兩種,一種是直覺、情感、不太動腦的決策模式,稱為「情緒腦」;一種是深思熟慮、謹慎思考的決策模式,稱為「認知腦」。當人走在路上的時候,會偏向使用「情緒腦」決策模式來思考,因此不會停下來認真思考太多事情,我們給個理由,對方自然而然就會覺得合理,隨之答應我們的請求。 三個方法讓你下定決心開始理財
我相信你已經意識到投資理財的重要了,但是大家也明白「知道」跟「做到」的距離,其實還是很遠。 我們到底該如何讓自己動起來,下定決心地去執行投資理財這件事情呢?我在第一節就要跟你分享三個方向,幫助你下定決心開始理財! 1.你是為誰而戰?為何而戰? 你想要財富自由,你想要開始投資理財,是為什麼呢? 有可能是為了想提供家人更好的生活,也可能是為了想完成自己的某些夢想。每一個人的原因都不一樣,你一定要靜下心來問問自己,到底你是為了什麼而理財?以我自己為例,我就是為了兩個字——「自由」。 我希望我可以得到全方位的自由,無論是思想上的、時間上的,還是人生的自由。最重要的,是我想自由地成為我想要的自己。而以上這些自由,都必須要有財富自由來支撐,這就是我的動力來源。 現在換你問問自己:你為什麼想要財富自由?你為什麼覺得投資理財很重要? 2.你的生活夠痛苦嗎? 你面臨的財務挑戰夠大嗎?你的痛苦值達到臨界點了嗎? 有研究指出,讓人下定決心開始改變的動力並不是追求美好,反而是逃離痛苦。 如果你今天沒有動力改變,變得想要開始投資理財,表示你的生活還不夠痛苦。這時候,你就必須找出一個讓自己很痛苦的點。 以我自己為例,我很不喜歡「沒辦法做選擇」。對於那些因為自己沒有經濟能力而被勉強做的選擇。比如搭飛機因為有經濟壓力,所以必須搭經濟艙;或有些人喜歡的工作薪資不高,所以要勉強自己去做一些給薪更好、但自己不那麼喜歡的工作。這樣的狀態讓我非常痛苦,所以我有非常大的動力去投資理財、建構自己的被動收入。 仔細去看很多成功的故事,很多都會描述他們以前有多痛苦,導致現在有多成功,這是經過心理實證的。當你今天很痛苦時,為了不再過那樣的生活,你會逼自己一定要做出改變。 很多人現在為什麼沒辦法下定決心呢?就是因為你還不夠痛苦。雖然你每天抱怨你的生活沒有特別好,但是你的生活其實也不差,沒有痛苦到讓你想要改變。有時候只是我們習慣了這樣的痛苦,只要你把它挖出來面對,你就可以讓自己下定決心去改變。 3.讓自己天天被打擊 問問自己是否有重大的衝擊,或是被刺激的頻率高嗎? 你應該聽過一些故事,某些人在人生中遇到一個重大的衝擊,讓他突然間完全變了一個人。 當你沒有重大衝擊時,你該怎麼去刺激自己呢?這就要提到我剛剛問你的第二個問題,你在生活中被刺激的頻率高不高呢? 大家都知道一個道理,就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當你看到身邊的人財富自由,每天過得很開心,可以自由安排自己時間的時候,你多多少少都會被影響。 「我也很想要那樣的生活」「我也想要開那樣的車」「我也想要住那樣的房子」。 當你一直被刺激時,就會更有動力地去完成自己的夢想,或是去完成他們都能辦到的事情(也可以說是一種,「別人可以辦到的,我也可以」的競爭心態)。 很多人所處的生活圈太過安逸,沒辦法刺激到自己。這時我只能建議你上上網,去看一些你羨慕的人或是偶像,看他們現在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或是像當時的我,去報名很多財商課程,逼迫自己換一個交友圈。我因此認識了很多投資理財的前輩,常常也會告訴我,他們又投資了一間房子!或是有人美股賺了多少%等,都是刺激自己很好的方式。 善用待辦清單的八個好處
如下列所示,可靠的待辦清單策略能為你做到這些事: 第一,擁有可靠的待辦清單能讓你掌控自己的工作時間。你會知道自己需要先做什麼事,也會知道哪些事可以放在次要位置。一個良好的任務管理系統,能夠讓你的工作不至於陷入混亂。 第二,你有辦法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任務。一個可靠的待辦清單根據任務的重要性與急迫性,列出每天的首要任務。它會隨時讓你知道,你應該把你的時間與注意力放在哪些事情上面。 第三,你的待辦清單能確保,你在正確的時間進行正確的任務。因此,你能完成緊急事項,並在時間允許時專注於比較不緊急的事項。你會覺得自己處於領先狀態,而不是感到手忙腳亂。 第四,你可以避免浪費寶貴的時間來處理爛攤子。請記住,你的工作清單會根據每個事項的急迫性,讓你知道你需要進行哪些事。你可以學習依靠它來管理你的時間。一個合適的清單能防止你去回應那些看似是危機的事件,並且,讓你根據目前的工作量來評估每種情況,並且做出合理的決定,知道應該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在哪些事情上。 值得注意的是,很少有「危機事件」是真正的緊急事件。只有當我們對這些事件做出情緒反應時,它們才會顯得像是緊急事件。你或許能從經驗中了解這點。把情緒從你的工作清單中移除,你才能做出適當的決策,使自己的生產力最大化。 第五,從生產力方面來說,一個合適的待辦清單,能幫助你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事項。重要的是,你能完成對的事情。記住,有效率並不代表要完成一長串任務。有效率不是要保持忙碌。有效率是指專注於高價值的活動,也就是專注於能夠幫助你實現你的目標的活動。 第六,你的待辦清單能大幅減輕你的壓力。你能夠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任務,就不會因為太晚完成任務,而經歷長期不愉快且扼殺創造力的壓力。假若你能避免因誤認的危機事件而分散注意力,就更能掌控自己的工作時間。當你專注於高價值的任務,便能確保你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分配自己的時間。 第七,一個設計得當的待辦清單能夠改善你的注意力。如果想把事情做好,注意力就是關鍵因素。如同前述,你的清單會告訴你,你應該把時間花在哪裡。你會知道哪些任務比其他任務更應該優先處理,因此值得你投入當前的時間與注意力。注意力能讓你完成重要的工作,而不會把時間浪費在次要或瑣碎的活動上。 最後,一個好的待辦清單,能夠消除你因為專案落後而產生的沮喪感與內疚感。它能協助你更聰明、更有目的性的進行工作。你會專注於那些能讓你更接近目標的事項,讓你在每一天結束時有充實的成就感。 九個基本的保險觀念
【觀念1】為什麼要買保障險? 答案很簡單:有大錢來救急! 試想,如果突然身故,留下另一半、幼子、高堂、高額房貸;或重病住院、手術,需靠舉債方能支付高額醫藥費;或殘障不良於行,為了生活仍勉力工作;又或者,不幸失能或失智,無法自理生活,需要被終身照顧;甚或是,活到八、九十歲仍生龍活虎,唯一的問題是沒錢過日子。上述這些逝、病,或殘、老的狀況,一旦發生、又沒事前的保障規劃,都會是人生難以承受之重。 人身四大風險:逝病殘老 (1)死太早(逝、死掉):自己一了百了,親人卻可能面臨財務重擔! (2)病太重(病、沒死掉):縱使能康復,但龐大的醫藥費、看護費卻可能令人喘不過氣! (3)殘太慘(殘、死不掉):重殘、失能、失智是最大錢坑!要死不死、需人長期照顧,不但親人受折磨,花費更是無底洞! (4)活太久(老、不死掉):老後退出職場,收入少了、沒了,隨著歲月推移,最擔心錢花光了,人卻還活著! 【觀念2】兩種人不需要買保障險 首先是身無分文、連溫飽都有問題的人,只能去加入被救濟的行列。其次是錢多多的人。生病全部自費請最好的醫生、用最好的藥、住最好的病房、請很多的看護,哪還需要買醫療或長照類保險?至於身故類,若有買,多半是想用壽險節稅傳承資產。 換句話說,除了上述這兩種極端的人外,每個人都該買保障險!只要還可溫飽,愈沒錢、愈該買,因為荷包愈緊,愈無力應付早逝、重病、重殘的大筆花費。 買保險考量的是保大不保小。臨時小錢,手頭擠一下或借錢周轉,總可應付一陣子;然而,負擔不起的大錢,只能靠保險。 【觀念3】保險三要角 出錢的人、出事的人、拿錢的人。 出錢的人:要保人。因為保費是他出的,所以只有要保人才可變更投保條件或解約。 出事的人:被保險人。就是遭到死、病、殘、老等事故的人。 拿錢的人:受益人。即領取保險給付的人,乃由出錢的要保人指定一或多人,及他們領錢的順位和比例。對於有死亡給付的保單,最好在填完指定的受益人名單後,再在最後一個順位填上「法定繼承人」五個字。(這牽涉到遺產稅、你想照顧誰和繼承順位的問題,本書不討論稅務細節,相關的訊息可諮詢保險顧問) 以上保險三要角可能是同一人、兩人、三人甚至更多人。譬如若全都不同,就像是:羊毛(受益人拿錢)出在狗身上(被保險人出事),豬買單(要保人出錢)。不同的安排對這三者的權益和稅務影響各異,務必跟你的保險顧問討論清楚。 【觀念4】主約vs.附約 同樣保障內容,主約單獨購買,比附約貴;附約則一定要附屬在主約下,且附約保額常會受主約限制(不然,要是有人主約保額買1萬,附約買1億,保險公司不就虧大了)。譬如終身壽險主約保額100萬,則定期壽險附約保額常不得超過500萬(5倍);或旅行平安險主約(意外險)保額1,000萬,則海外突發疾病附約最多只能買到100萬(10%)。 【觀念5】保額有三種 保額是保險金額的簡稱,是理賠金的依據。平準型保額最常見,譬如買20年定期壽險500萬,不管哪一年身故都賠500萬。第二種是增額型,保額會逐年按某種規律增加,譬如每年增加2%、每三年增5%等等。第三是遞減型,保額會逐年減少,房貸壽險最常見(參第九章)。 【觀念6】保費有兩種,都跟利率成反比 除了意外險、意外醫療險、和一些失能險、骨折險會依職業別訂價外,其他絕大多數險種都是依性別、年齡、體況訂定保費,可分兩種,自然保費都是1年期,平準保費則常見於多年期。不管哪一種,保費都跟利率成反比。亦即其他條件相同時,利率愈低,保費愈貴,愈高則愈便宜。 自然保費:年紀愈大、逝病殘風險愈高,所以保費也愈老愈貴,這本來就很自然。優點是,收入少的年輕人保費負擔也輕;缺點則是,收入減少的退休族負擔卻愈來愈重;且每期繳的保費金額不一樣,不好管理。 平準保費:把繳費期內每一期的自然保費總和,換算成每期都繳一樣金額,克服上述缺點。相對於自然保費,平準型年輕時多繳,年老時少繳。 【觀念7】保單價值準備金、解約金 保單價值準備金(保價金):保險公司把你繳的保費扣除附加費用後,剩下的錢用某個利率滾存,準備隨時要理賠給你的錢,就是保價金。說穿了,保價金早晚都是你的。出險就理賠給你,沒出事就以還本金、滿期金或祝壽金的名義退給你。既然是你的,你便可借出來(保單借款)、用它辦理加減保額、更換險種、減額繳清或展期定期(見第二章),甚至解約領出來。 解約金(現金價值,CashValue):若是保單解約,通常你領到的會比保價金少一些,因為還要扣除解約費用。亦即「解約金=保價金-解約費用」;若你有積欠的保單借款本息、墊繳保費本息等,也須先扣還給保險公司,最後的餘額才是解約金。通常保單愈久,上述解約費用愈低、甚至歸零,解約金就會愈接近、甚至等於保價金。實務上,保單都會詳列每一年度的解約金,你一看便知。 哪些保單有保價金?哪些沒有? 1年期、不還本、投資型,沒有保價金:1年期壽險或意外險;不還本的健康險(醫療類和長照類)/多年期意外險;投資型年金、連結1年期壽險的投資型壽險。 多年期、還本、非投資型,有保價金:終身壽險、多年期定期壽險、終身型健康險、還本型的健康險/多年期意外險、傳統年金險;連結多年期定期壽險的投資型壽險。 【觀念8】預定利率、宣告利率 觀念7談到的滾存利率,傳統壽險和年金險都是用固定不變的預定利率;但利率變動型年金(簡稱利變年金)則用可變動的宣告利率。保險公司考量利率、客戶期待、公司營運狀況及同業競爭,每年宣告一次,變高、變低或不變都有可能。 除了利變年金,還有利率變動型壽險(簡稱利變壽險)更特別,同時採用預定和宣告兩個利率。當可變的宣告利率高於固定的預定利率時,就把高出的部分,用現金給付、儲存生息、增額繳清三種回饋金的形式付給你。利變壽險的宣告利率,一般是每月宣告一次,但每一保單年度均以該年度首月之宣告利率為準,適用一整年;無論該年度內其他月份是否變動,均不受影響。 【觀念9】不保本、不還本的消耗型,保障效率最高 不保本、不還本純保障險的最大特色是低保費、高保障。出事拿的大錢,是保費的幾十、幾百、甚至上千倍,保障倍數很高。但沒事的話,保費一毛錢也拿不回來,故稱消耗型。 至於保/還本型,出事當然也拿大錢,沒出事則於滿期或身故時,退回總繳保費,也許加個幾%。還本型沒事更可不時拿些小錢(譬如每3年給3萬)。表面上保費沒浪費,然羊毛出在羊身上,保/還本型為了把你繳的錢還給你自己,保費不但較貴,且貴很多倍! 然而,還本型並非一無是處,事實上,低利率時代,還本型壽險改造的儲蓄險具有強大的保全資產功能(見第二章第二節);且未來若回到高利率環境,還本型可在投保當下,就一次鎖定高利率,然後定期領錢、領很久。還有,你若不想浪費保費、喜歡確定的保本、厭惡不確定的投資風險,那麼就算保障效率不佳,只要心安,你仍可考慮還本型。 不要隨便開啟「潘朵拉的盒子」
「不要再算我便宜了!」我很生氣地告訴我的朋友。他是一個餐廳的大老闆,每次我去他的餐廳,他就會算我便宜,我真的很不開心。為什麼?很簡單,我來你這裡又不是因為你便宜,而是就是要來給你「交關」,就是要來你這裡消費,而且你的食材是真的好啊!你的東西好吃啊!你的服務很棒啊!然後你每次都會多給我A、B、C⋯⋯,讓我很有面子啊!但我就是不懂,你幹嘛要算我便宜?所以呢?每次你做我的生意,你就賠錢,這樣子你不是讓我對不起你這個朋友嗎?而且,就是因為你每次都算我便宜,我反而都不好意思來了,這樣子不是雙輸嗎? 最好,你算我合理價格,沒有特別貴,但是服務又特別好,讓我覺得特別尊貴;然後呢,又多給我我A、B、C、D、E⋯⋯,這樣我覺得非常有面子,客人也吃得開心,下次他要請他的客戶還會特別指定這裡,你也賺了該賺的錢,大家才都 Happy,不是嗎?但是你硬要算我便宜,結果呢?一,不見得賺錢,還可能虧錢;二,反正老闆都這樣,你同仁會不會也有樣學樣,只要是朋友來統統都算很便宜?三,團隊會怎麼想?付正常價格的都是笨蛋?身為你朋友的我也會覺得對不起你。我來的本意是要讓你賺錢,我開心、有面子,客人也吃得開心,多發現一個好餐廳,彼此多交一個朋友,很開心地回家。大家都開心,大家都賺到。 所以,不要認為給朋友最大的面子就是算他便宜,那是錯的。 真正的朋友關係一定是建立在「價值」,而不是「價格」。我今天來找你是因為你的東西有價值,而不是因為你這裡便宜。我們兩個的關係很單純,你有很好的東西,我可以用合理的價格買到,只要你不要賣我比賣別人貴就好了。又如我去菜市場,我會找一家看起來很好的店,然後我不會討價還價,我只會問這個東西好不好?好,我用你的價格跟你買下來,但不好意思,如果回去我發現上面是好的、下面是不好的,或者你的服務不好,我下次就會換另外一家,不再買你的東西。你賺你該賺到的錢,我賺我想要的東西,我們雙方都得到一個很好的結果。而且既然是要花錢,當然要給朋友賺(前提是朋友的東西也符合需要)。 「可是有些人說,我如果不算便宜就是不給他面子,有可能因為這樣下次他就不來了。」餐廳老闆委屈地說。 「所以呢?他有因為這樣常來?」 「也還好啦⋯⋯」 我最討厭的一種人,就是常說:「我們是朋友,可不可以這次就算『薩密蘇』(service,免費之意)?」或「我們認識這麼久了,可以打個折吧?」好像我們提供的服務不值錢,我們家的人都是吃空氣長大的一樣。我真不懂,那他為什麼不去找便宜的就好了?幹嘛讓他朋友因為他而受委屈,甚至在公司裡被人瞧不起? 更且,做那種愛凹人降價或免費的人的朋友最倒楣了,他有錢、有資源時還要占朋友便宜,要求免費;若哪一天他沒有錢、沒資源了,搞不好還要你養他呢!而且這種人就算你算他便宜,他的要求也一定不會因此就打了折扣,甚至還會因為得不到額外的服務而在外面說你壞話。像這樣雙方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不是反而為難了彼此嗎? 降價是個毒藥,當開了先例,就是開啟了你自己的「潘朵拉的盒子」,再也關不起來了,只是最後看你先死,還是員工、供應商先死罷了。一定要記得,我們都要想辦法讓別人因為你而value up,而不是因為你而減損了價值,更不要因為是你個人的朋友而低估了你和團隊的價值。 管理的本質是激發善意,讓員工主動出工、出力、出活。
也就是說,我們要和一群「極度不標準化、複雜程度堪比宇宙」的人,一起去完成一件任何單獨個體都無法完成的使命。 這聽上去很嚇人。那麼,有沒有被驗證的管理方法呢?這些管理方法有沒有本質規律呢?當然有,「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杜拉克(Peter Ferdinand Drucker)說:管理的本質是激發善意。 可能很多領導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有的員工,你盯著的時候,他似乎都在努力工作,可是稍微一轉身,他就上網看小說、逛淘寶、聊微信。也有員工,不上網看小說、不購物,也不聊天,一直在幹活,看上去兢兢業業,但就是不出業績。 第一種情況叫「出工不出力」;第二種情況叫「出力不出活」。 怎麼解決這個問題?讓資訊部門在工作時間阻擋淘寶和微信嗎?這麼多應用程式(App),想關閉是關閉不完的。那麼,流程化管理嗎,規定每個員工每天必須給客戶打三十通電話?考核數量容易,但是怎麼考核語氣、語調、語速呢? 杜拉克說:方法論雖然重要,但是用方法論讓員工「能幹」之前,關鍵是讓他們「想幹」。讓他們想幹,就要激發善意。 號稱「人類已經無法阻止」的著名餐飲公司海底撈,業內流傳著很多關於它的傳說。比如,有客人想把沒吃完的半盤西瓜打包,結果海底撈員工給他包了一整個西瓜,正如那句詩「我原想收穫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 這樣的服務,是任何標準流程都無法具體規定的。員工之所以想盡辦法打動顧客,是因為公司想盡方法打動了員工。 海底撈如何打動員工,激發他們的善意?海底撈的員工,大部分來自農村,公司會培訓他們如何使用自動提款機(ATM)、如何乘坐大眾運輸工具。發薪資時,公司會把一部分錢直接匯給他們的父母,讓父母也感受到這份榮耀。店長離職,就算去了競爭對手那裡,公司也會給他八萬元「嫁妝」。如果是小區經理,給二十萬元;大區經理,送一家火鍋店…… 公司這樣對待員工,稍微有點感恩之心的人,能沒有善意嗎?大家絞盡腦汁,出工、出力、出活。有近萬名員工的海底撈,人員流動率保持在百分之十左右,而中國餐飲業的平均流動率為百分之二八・六。 同樣工作八小時,能做多少事,和一個人的主觀能動性關係巨大。杜拉克認真研究了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二十年後說:我們不能只僱用員工的雙手,而必須連雙手的主人一起僱用。 激發善意,就是為了「僱用整個人」。如何才能激發善意呢?你從來不可能真正激發一個人,你只能給他一個理由,讓他激發自己。 很多公司都深諳此道。比如京東的老闆劉強東,身價四百億,每年都要選個日子,與倉管、配送人員一起吃果凍,再用果凍杯喝白酒。他甚至還要找一天親自送貨。據說有一次,劉強東視察員工宿舍,看到狹窄的居住環境,他怒了:我們的員工怎麼能住這種地方! 再比如順豐的老闆王衛,快遞員不小心把一輛車刮了,司機下車又打又罵,在網上引起眾怒。王衛公開表態:我王衛向所有朋友聲明,如果這件事不追究到底,我不配再做順豐總裁! 美國九一一事件後,航空業面臨前所未有的災難。一些管理者一邊喊著「員工是企業的最大資產」,一邊迅速裁員,近十萬員工面臨失業。可是,美國西南航空公司決定,即使每天虧損三、四百萬美元,也要堅持避免裁員。西南航空的決定感動了員工,激發了善意。員工們更努力地工作,提出了很多降低成本的建議。有的員工甚至將自己的部分紅利和薪資捐給公司,還有員工在退稅支票上簽字,直接將錢轉到公司名下。 盡力來自本分,盡心來自善意。 我們從一個基本的問題開始:管理的本質到底是什麼?是更科學的流程,還是更團結的人心?彼得・杜拉克認為,管理的本質是激發善意,「我們僱用的不是人的雙手,而是整個人,包括他的腦和他的心」。關於如何激發善意,管理學者們有很多研究,比如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赫斯柏格(Frederick Herzberg)的激勵保健理論等,我們會在後文詳細講述。 【劃重點】 激發善意 管理的本質是激發善意。公司僱用的不是人的雙手,而是整個人,包括他的腦和他的心。 羽毛球雙打、足球隊、交響樂隊,還是軍隊—— 組織模式 每個人生階段,都有那個階段的活法;每個企業階段,都有這個階段的管法。 我是某企業的高級商業顧問,剛認識它的創始人時,公司才幾十人,現在已近千人。創始人和高階管理們都感覺,如今的公司遠不如創業時那麼有活力了,公司正在變成他們曾經痛恨的樣子:組織愈來愈大,流程愈來愈多,考核愈來愈複雜,於是很想「回歸創業」。 但回得去嗎?這就像很多人成年後,總懷念孩提時代的純真,希望永遠不要長大。想回去是不可能的。每個人生階段,都有那個階段的活法;每個企業階段,都有這個階段的管法。只有適合當下的,才是最好的。 基於聯邦分權制和職能分權制這兩塊基礎積木,搭建出來的幾種典型的組織模型有:羽毛球雙打模式、足球隊模式、交響樂隊模式和軍隊模式。 什麼是羽毛球雙打模式? 如果你看過羽毛球雙打比賽,就會發現,兩位羽毛球選手之間沒有非常明確的分工,規定誰一定是前場,誰一定是後場。這是典型的聯邦分權制,考核兩名選手的是最終結果——是否贏得比賽,而不是自身行為——你接到多少球,我接到多少球。 那麼,用什麼來黏合這兩塊獨立的積木,使之成為組織呢?用信任。 兩位球員每天一起生活,一起訓練,非常默契;贏了球一起慶祝,輸了球也不會相互指責。彼此間的信任牢牢的把兩塊聯邦的積木,黏合為一個配合默契的組織。 對應到企業中,這種基於信任的黏合適合小企業,員工之間很難有非常明確的分工,所以不考核每個人的自身行為,只考核整個組織的最終結果。這個階段,管理者的風格通常是「你們好好幹,我不會虧待大家」。員工對「好好幹」和「不會被虧待」之間的因果關係充滿信任。 什麼是足球隊模式? 足球比賽就要複雜得多了。你不能把十一個訓練有素、彼此信任的球員往球場上一扔,說:「你們好好踢,贏了不會虧待大家。」這樣的話,估計十一個人都搶球去了。在足球隊這樣規模的組織中,就要動用職能分權制這塊積木了。球場上必須有前鋒、中場、後衛、守門員。每個人有明確的分工,但也有很強的自主性。 那麼,用什麼來黏合分工明確,同時也很依賴自主性的十一塊職能積木呢?用策略。 因為這些職能,組織開始有策略了,比如三四三陣型,或者三五二陣型。基於基本陣型,或者說策略,各個職能部分分工協作,同時充滿自主性。但自主性是在職能分權內的,即使前鋒給了後衛巨大的幫助,他也未必是個合格的前鋒,因為他忘了自己的首要職能是什麼。 什麼是交響樂隊模式? 相對於足球隊,交響樂隊有更加明確的分工。它有五大部門:絃樂組、木管組、銅管組、打擊樂組和色彩樂器組。五大部門之下,分設很多小部門,比如木管組下設短笛、長笛、雙簧管、英國管、單簧管、低音單簧管、巴松管、低音巴松管。短笛組也由若干樂手組成。加在一起,估計有幾十人甚至上百人。 這樣的組織是典型的職能分權制,無法像足球隊一樣,給予職能基於策略的自主性。 那麼,用什麼來黏合交響樂隊中層層分工的職能積木呢?用流程。 每個樂手面前都有一份樂譜,即演奏流程,確保整個樂隊嚴格一致;同時,他們也要接受指揮,指揮就是管理,節奏突變、情感變換、強弱改變等。只有這樣,上百人一起演奏時,聽眾閉上眼睛,才會只聽到一個聲音。 那軍隊模式呢? 軍隊中,軍師旅團營連排班,是更嚴格的職能分權制。士兵心中對戰爭的意義也許充滿神聖感,但對戰略全局可能並不了解。大家只需要關心職能內的自身行為指標,不用關心最終結果。 比如,秦國士兵的行為指標就是敵軍人頭。砍下一個人頭,晉爵一級,得土地一頃,宅地九畝,農奴一人,類似於計件論酬。相反,如果在戰場上叛逃,叛逃者將被五馬分屍,五人小組中另外四人連坐。 那麼,用什麼來黏合軍隊中無數細小的職能積木呢?用獎懲。 回到最開始的案例。那家企業已經有幾百員工,無法形成幾十人時才有的那種無間的信任。到了必須用交響樂隊模式,或者軍隊模式來管理企業的階段,管理者卻懷念羽毛球雙打模式,只會把公司管得愈來愈亂。 【劃重點】 組織模式 就是把聯邦分權制和職能分權制的積木,黏合在一起的方式。因黏合劑的不同,有四種典型模式:用信任黏合的羽毛球雙打模式、用策略黏合的足球隊模式、用流程黏合的交響樂隊模式和用獎懲黏合的軍隊模式。沒有最好,只有最適合。 優質、快速或廉價,只能選兩樣——專案管理金三角 同時做到「優質、快速、廉價」,是對專案管理的理想化要求,你只能選兩樣。 作為專案經理,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業務,為了贏得專案,客戶提什麼要求,他都答應?你很不滿,他卻說:「都是為了績效啊,而且我算過,沒增加多少工作量。」你咬了咬牙,認了。他接著說:「我還答應了客戶,提前兩個月完成專案。」你把咬碎的牙往肚裡吞,找老闆投訴。老闆說:「都是為了績效啊,我們拚了吧。」可是業務還有要求:「這個專案的合約金打了很大的折扣,為了節省成本,要再減少百分之二十的人員投入,拜託了!」 這樣熟悉的場景是很多專案經理的日常。專案延期、預算超標,最終客戶還不滿意。為什麼會這樣?因為你對這個專案失控了。為什麼會失控?因為你的專案有個很危險的目標——多快好省。為什麼說多快好省是個很危險的目標呢?因為稍有不慎,它就會讓「專案管理金三角」無法閉合。 什麼是專案管理金三角? 舉個例子,比如種蘋果,我們當然希望蘋果既多又好。多和好,是專案的交付要求,術語叫範疇(scope),範疇的要求是優質。除此之外,我們還希望蘋果長得快,最好還省肥料。快,是對專案完成日期的要求,一般叫時間(time),時間的要求是快速;省,是對專案投入資源、經費的要求,統稱為成本(cost),成本的要求是廉價。 多快好省,就是同時做到優質、快速、廉價。但是,種蘋果要又大又多,通常很難又快又省。要大,就很難多。果農之所以定期要給果樹剪枝,就是要以減少果實數量換取質量。同樣,要快,就很難省。快的代價之一,可能是更高成本的肥料。 同時做到優質、快速、廉價,是對專案管理的理想化要求,以此為目標,容易讓團隊不切實際,把原本可以事先防範的風險後置。像開篇的案例那樣,「既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專案,大多以無限延期、預算失控、客戶失望甚至絕望告終。 怎麼辦? 二〇〇一年,我通過了美國國際專案管理協會(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的考試,成為其認證的中國最早一批國際專案管理師(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PMP)。後來,我組織團隊,編寫了一門為期三天的高級專案管理課程,也獲得了PMI的課程認證。隨後幾年,我用這門課程,培訓出了不少專案管理專家。關於專案管理,請允許我分享一點看似空洞的經驗,那就是千萬不能貪婪,優質、快速或廉價不可兼得,你最多只能選兩樣。 我們把範疇、時間和成本作為三條邊,畫一個三角形,然後把範疇的邊加長。有一些基礎幾何知識的人就知道,這時必須相應加長時間或者成本,才能使三角形保持閉合。如果想降低成本呢?同樣,我們需要調整另外兩邊。這就是著名的「專案管理金三角」。 專案經理不是魔術師,他的工作不是承諾奇蹟,而是防止整個三角形失衡,最大可能的保證專案成功。 具體應該怎麼做,才能保證專案管理金三角不坍塌,進而走向成功呢?教大家一個方法:固定第一邊、調節第二邊、投資第三邊。 第一,固定第一邊。這個專案的底線是什麼?需求是否神聖不可刪減?是死也要在國慶節前上線,還是花費超標就提頭來見?把優質、快速、廉價中的一項,且只有一項,確定為不可妥協的第一邊,作為衡量專案成功的底線。 第二,調節第二邊。假如確定了準時上線,也就是把快速作為堅守的底線,然後就要在優質和廉價中選擇更重視哪一個。試著減少一些預算,在工期不變的情況下,看看對品質有什麼影響,是否在客戶預期範圍內。反過來,調節一下品質呢? 第三,投資第三邊。在優質、快速或廉價中,選擇了兩樣後,就要全力以赴的在第三邊投入。該投入時間就投入時間,該花費金錢就花費金錢,該砍掉枝節功能就砍掉枝節功能,不能手軟。想要蘋果又大又甜,就必須剪掉一些小的果實和枝葉。 【劃重點】 專案管理金三角 就是由範圍、時間、成本構成的閉合三角形。專案管理最重要的心法,就是保持這個三角形的平衡。範疇的優質、時間的快速或者成本的廉價,只能選兩樣。具體的做法是固定第一邊、調節第二邊、投資第三邊。 有一種說法我們認為真實不虛:「任何金錢可以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我們也聽說過:「你的錢包狀態和你的心思狀態一致。」也就是說,當你有金錢上的問題,你也可能承受更大的壓力。這並不是說富人沒有生活上的問題,他們確實有自己的問題,但柯利的研究發現,有錢可以消除生活中67%的主要問題。這是相當高的比率。
那麼,我們來看看所有人都遇過的相同問題,以及富人如何消除其中的許多問題。我們也要探討財富金字塔(Wealth Pyramid),讓你更了解自己所處的位置,以及想要去的地方。 一、財務問題 窮人為錢(嗯……實際上是沒錢)操心且睡不安枕,以及他們的許多人際關係問題都源於缺錢,富人的財務問題類型卻和資金與投資管理有關。 在柯利的研究中,百分之百的富人擁有房產,84%沒有抵押貸款。 二、健康問題 根據柯利的研究資料,76%的富人每天做三十分鐘左右的有氧運動;有氧運動對健康有益的科學證據十分明確,它會改善健康並延長壽命。 好吧,你可能會想,那癌症怎麼樣?有錢肯定不能阻止罹癌吧! 你說得沒錯,癌症一視同仁,不分貧富都會上身。然而研究指出,飲食不良會增加癌症的發病率。根據柯利的研究,富人和窮人的飲食差別很大。和窮人比起來,富人吃的垃圾食物少得多,喝的酒少得多,不上速食餐廳,吃的糖少得多。除此之外,一旦遇到健康問題,富人有財力取得最佳的醫療照護。 三、家庭問題 現在有些壞消息……不論貧富,我們都無法控制家庭問題。有了家庭,意謂著你需要處理一大堆家庭問題。 四、鄰居問題 富人有選擇要住在哪個社區、挑選和什麼人為鄰的財力。一般而言,他們住在更寬敞的獨棟房屋,而不是和左鄰右舍毗鄰而居。 五、房子問題 富人不只能夠選擇住在哪裡和如何生活,如果房子出了問題,富人也有錢立刻修復。需要大修時,富人的唯一問題是水電工或木工能以多快速度完成工作。對富人來說,房子出問題時,財務上不會捉襟見肘。 六、車子問題 同樣的,富人能夠擁有想要的任何車子,而且如果愛車出了問題,他們負擔得起拖吊到維修廠的費用或只要買輛新車就行。 七、成癮問題 毒品危害社會,富人也避免不了。富人有財務資源可以在處理成癮問題時取得最佳照護,並且將自己、配偶或子女送到最好、最有效的戒毒中心。這是有錢和沒錢的一大差別。 八、工作問題 根據柯利的資料,八六%的富人喜歡或熱愛自己賴以為生的事,因此把工作做得更好。他們不怕被解雇,因為擁有自己的事業(他的研究中有51%的富人擁有自己的事業),或是工作上的決策者(研究中有91%是決策者),這表示他們是發號施令的人。 九、人際關係問題 根據柯利的資料,人際關係是富人的籌碼。富人與擁有相同目標、夢想、思維、道德與美德的其他志同道合者交往。他們投入大量時間管理成功的人際關係,並且養成習慣避開有毒的人際關係。 十、死亡和殘疾問題 死亡或殘疾當然可能隨時發生在任何人身上,無論貧富。 十一、時間管理問題 65%的富人至少要管理三個收入來源。這樣一來,他們在管理這些活動時,不斷遭受時間上的壓力。此外,由於超過90%的富人是他們工作上的決策者,不論身在哪裡,責任都如影隨形,即使度假也不例外。這表示除非他們學會運用正確的策略去集中精力,否則時間管理是富人的問題。 十二、天氣問題 我們有需要處理這個問題嗎?天氣影響每個人,無論貧富。 想變富有的另一個理由:你會活得更久 是的,根據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e)於二○一六年發布的報告,富人確實活得更久,證實了之前的其他研究,並指出你有的錢愈多就愈健康,而且活得愈久。 這項研究發現,一九二○年在美國出生的富人,平均而言,預期壽命比同年出生的窮人多約六歲。對一九四○年出生的人來說,這個差距增加了一倍多。一九四○年出生的富人和窮人之預期壽命差距是十二歲。 女性的預期壽命也出現同樣的趨勢。貧富女性之間的差距從一九二○年出生女性的三.七歲,擴大到一九四○年出生的十.一歲。研究人員試著找出富人活更久的原因,探討了諸如吸菸、肥胖、教育、營養和運動等變數,卻未能找到差距日益擴大的明確原因。雖然取得更好的健康照護是明顯的因素,所得較高的人也受益於更好的生活條件,以及傾向於更關注未來,這可能有助於他們做出更健康的選擇。 窮人遠比富人有可能承受壓力、擔心、悲傷和憤怒,所以雖然金錢無法為你買到快樂,卻能買到壽命長更多的機會。我想,可以說是……貧窮害死你。 如何達到 FIRE:想達到財務自由到底需要多少錢?
How to achieve FIRE: How much money do you really need? "I'm on Fire" - Bruce Springsteen 你的自由數字是多少?要存多少錢才夠? 如果我們決定提早退休,到底應該要存多少錢才夠?很多人會擔心如果退休不賺錢之後,萬一錢花完了該怎麼辦?在媒體上常看到一些奇怪的數字,多數人只是憑感覺就隨便給個數字,但是我認為要細算才安全,畢竟我是分析師出身。我在2016年巴克萊銀行結束亞洲業務後就想退休,但當時也怕萬一不上班了,手上的錢是否夠花一輩子?所以用了分析師的精神,在退休的3年中仔細研究了一番,在本章中跟大家分享。基本上,財務自由的定義是,如果你的「被動非工資收入」,就是不用靠上班賺的錢,如投資回報、股票股利、債券利息、房租收入等等,每天坐在家裡就自動產生的收入,可以跟你的花費一樣時,你就達到財務自由,不用再上班了,可以退休了。 在這裡有幾個算法介紹給大家,第一個就是看你的存款率。假設大部分的人平均25歲開始上班、65歲退休。在這賺錢的40年裡,一個簡單的粗算法,就是如果前20年可以存50%(表示你的全部花費預算,包括一般的投資、所得稅和退休存款,只需要50%),那後20年就不用上班了,因為有前20年沒用到的50%,可以在後20年來用。而且前20年存的錢,如果有適當的投資,一定比後20年多(甚至如果你的工作有加薪),因為安全的年平均回報可以達到7%。一個簡單的例子,假設你的平均年薪是台幣100萬元,如果前20年每年只花50萬元,那存下來的錢,也可以讓你後20年不上班每年花50萬。 美國的財務自由大師錢鬍子先生(Mr. Money Mustache),就細算了一個表,他假設,你每年存的錢拿去投資,可以每年獲得通貨膨脹後5%的投資報酬率(這其實是個很保守而容易達到的長期平均),然後如果全部投資總額的4%可以滿足你每年的預算花費(以下會解釋4%法則),那你就可以退休了。這是個很容易在Excel就算出的數學問題,你會發現,如果薪水存10%要51年才能退休,存20%要37年,存30%要28年,存40%要22年,存50%要17年,而如果能存60%,大約12.5年就可以退休了(請參考表1)。因為早年存下來的錢可以投資,然後錢滾錢,愈早存錢愈好,時間是站在你那一邊的。 一個更精準的算法就是美國的Trinity Study,也就是所謂的4%法則。簡單說,如果你全部投資存款的4%可以維持你一年的開銷,那你就有資格退休了。因為如果把全部投資的50%到70%放股市,其他放債市,這樣長期平均年回報率可以達到通貨膨脹前的7%左右(鬍子先生的假設是通貨膨脹後5%,所以很相似),然後拿出4%做為全年開支,另外3%應對通貨膨脹繼續增加資產,這樣你一年花4%應該可以花一輩子,而且每年的花費還可以按通貨膨脹的比率往上調,以維持不變的生活品質。後來美國一位財務專家韋斯.莫斯(Wes Moss),拿1929年到2010年實際股市及債市的數字來驗證,結果發現在這82個退休年份裡(假設每一年的一月一日都有一個人退休),有58個人(全部人的70%)的錢可以花超過50年,而其他的24個人(全部人的30%),雖然錢會花完,但是最倒楣的那個人,錢還是可以撐個29年。如果真的怕錢可能會花完,就可以多存一點,每年只花3.0%到3.5%,就保證一定沒問題,一路花到掛。以下有個從1946年到2009年美國市場的投資回報表(表2),可以給大家參考。 其實很多人達到FIRE後,雖然提早退休,但是還是會找些事情做,只是不同的是,不像過去上班時得做老闆要的事,現在只是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例如,我自己喜歡寫書、寫專欄、當顧問,或是偶爾上媒體拿個通告費。而有些人的興趣是烹飪、寫部落格,或是種菜,這樣還是會有一些小收入,多少可以貼補退休後的花費。畢竟在還年輕時退休不太可能什麼事情都不做,某些興趣還是可以帶來收入,不無小補。有些人退休後的興趣,像寫部落格的收入甚至比以前上班還多,也是時有所聞。 如果把1除以4%,就知道全部要存多少了,也就是每年花費的25倍。所以假設你每月開銷5萬元,每年就要花60萬元,60乘以25,也就是存一千五百萬元就夠了。假設通貨膨脹是3%,第二年每月的花費還可以增加到51,500元了(50,000x1.03),第三年後以此類推。假設你現在每月稅後薪水10萬元,每月開銷5萬元能搞定,每月能存5萬元,把存款放在股市的ETF、指數基金,如果用長期每年可以有平均6.5%的回報,這樣只要15年就可以存到你需要的一千五百萬元退休金了(鬍子先生把通貨膨脹的因素考慮進去,所以要17年才可以退休)。也就是說,如果你30歲開始這樣理財,45到47歲就可以退休了。 在這裡我要建議大家養成做預算和記帳的習慣。只要看看政府及公司每年都要做預算,就知道預算的重要性。我個人從大學到現在就一直有記帳的習慣,花的每一筆錢都會記錄下來,雖然可能會花一點時間,但是這是控制花錢一個很好的方法,錢不會莫名其妙的不見,而且每月可以對帳,因為我發現信用卡常出問題,每年都會抓到好幾筆我沒花的費用。如果知道每月花多少、存多少,更可以發現改進的方法,像如果我常買一些同樣的東西,就可以考慮參加會員,例如Costco,或是辦一些有特殊點數的信用卡,像專門獎勵旅行和加油的信用卡。前面有提到,4%法則反過來就是要存到每年花費的25倍,所以假設你每年花40萬元,25倍就是存到一千萬元,你就達到財務自由了。但是如果你不知道每年花多少,也就不知道要存多少了。 為什麼要知道自己的「自由數字」呢?因為有些人是月光族,這可以給大家一個目標,如果薪水太低,無法存錢,就要趁早想辦法了,不管是再進修、換工作、出國,甚至打第二份工,總比什麼都不做,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以後變成窮苦老人好。 但是往正面想,現在美國流行的FIRE運動,就是要鼓勵大家早點存夠錢,早點退休。退休並不是什麼事都不做,而是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像前面講的,不用被迫天天看討厭的老闆、同事或顧客的臉,為五斗米折腰。因為人生最精華的階段就是25到65歲,如果全部奉獻給工作,不是很可惜嗎?65歲真的退休後,可能體力不好,也玩不動了,無法長途旅行看世界,或者會被醫生限制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無法享受美食好酒。如果運氣不好,70歲左右就掛了,那不就更衰?錢不是愈多愈好,因為花到的叫資產,花不到的叫遺產。 我這一代和上一代多數人的想法都是,學校畢業後,一直努力上班到65歲,光榮退休後再來享清福,然而現在退休金可能被砍,到時也可能已經吃不下、玩不動了。而現在的年輕人在台灣低薪的環境中,可能不容易存到錢,老了又該怎麼辦?這兩種的下場都不好,所以大家必須有計劃,算算自己的「自由數字」是多少,到底多少錢才可以達到財務自由,做自己想做及有意義的事(如果一直可以做自己喜歡的工作也是很好的一件事,像郭台銘就應該永遠不會退休),而不是年輕時被工作綁架,想說年紀大了再說,老了才發現錢沒存夠,年輕時想做的事情也來不及做,沒完成自己的夢想清單,那就真的太可惜了。 去年我在中廣趙少康大哥的節目中聊到這些,他就提到現在有很多年輕人每月薪水都不夠花,想存錢實在很難。回家後我就一直思考這個問題,得到一個結論:如果真是這樣,那就應該要做一些改變。當然我也知道改變不是那麼簡單,有些人可能因某些個人因素無法變動。但是我覺得多數人都是溫水煮青蛙,期待船到橋頭自然直,想說年紀大了,退休以後再說,看看政府年金、公司退休金或是親戚朋友有沒有人可以幫忙。但是我想到的是少年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美國有一句話也說:「精神錯亂的定義就是一直做一樣的事情,但是期待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如果現在不幫自己好好規劃一下,多存點錢,或是轉到可以讓你存到錢的工作或地點,那結果也不能怪別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