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人
  • 成為閱讀人
    • 閱讀人好事計畫
  • 閱讀人讀書
    • 心理。勵志。史地
    • 職場。商業。理財
    • 人際。溝通。親子
    • 生活。科普。保健
    • 閱讀。學習。思考
  • 閱讀人生大學校
  • 閱讀人學院
    • 高效閱讀力_精準學習實踐班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見字如面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親子共學
    • 高效筆記力_工作學習有效率
  • 關於閱讀人
    • 閱讀人見證 >
      • 媒體報導
      • 學員見證
  • 訂閱電子報

讀書。讀人。讀世界
生命空缺用閱讀補足

其實你想要的不是公平,而是特權。|黃大米

9/8/2020

評論

 
圖片
▌其實你想要的不是公平,而是特權。
 
朋友任職於大公司。
 
有天,她看到我正專注查書籍暢銷榜的名次,走過來悻悻然地說:「別看了,你不管多拚,書都賣不過大企業家與大老闆們。」
 
「什麼意思?跟企業家有什麼關係?」我頭上都是問號,摸不清、猜不透話裡的玄機。
 
「我們董事長不是出書了嗎?」
 
對耶!她公司董事長的書,最近在排行榜上穩坐前幾名。
 
「所以呢?」我聞到一點玄機,雲霧中有點光,卻還看不出具體輪廓。
 
「董事長出書後,有一天,祕書和公關主管從十二樓開始往下走,手上拿著董事長的新書跟購買登記本,甜美地歡迎大家認購。所有主管都很識相,當作交保護費,內心怎樣想的不知道,倒是個個神情喜孜孜地爭相購買書籍,買個十本、二十本保平安是基本。有主管還私底下說,這是在點『職場光明燈』,有買有保佑。董事長很貼心,要主管們統統不用先付錢,寫下員工編號即可,帳款從薪水扣。」
 
我聽了,內心非常讚嘆。
 
更令我開眼界的在後頭。
 
祕書在確定大家認購的數量後,上網買書,讓老闆的書穩坐暢銷榜第一名。有時候買太多,網站甚至會出現「售完」的訊息,古人的「洛陽紙貴」在現代有了新的詮釋。
 
我對此感到憤憤不平,對著資深的媒體前輩抱怨,「怎麼可以這樣!超不公平的。」
 
前輩悠悠地說:「這也是一種實力,不是嗎?」
 
這句話讓我情緒降溫,仔細想想,還頗有道理。
 
我吞下滿腔的憤慨,回說:「也是。」
 
事實上,每個人擁有的社會資源和資本從來不同。所謂「公平」的遊戲規則,出社會之後,往往是個人的主觀界定,而不見得是大家的共識。
 
「如果別人不按你的規矩玩,就是不公平」,這樣的想法也是一種武斷。
 
假如問你:你覺得這世界公平嗎?
 
我想你的答案應是:「不!很多事情都不公平。」
 
下一個問題,請問:你常常因為「不公平」而生氣嗎?
 
如果你明明已經知道世界上大部分事情都不公平,那為什麼你還會因為不公平而生氣呢?
 
而且,你真的那麼期待被公平對待嗎?
 
在職場上,最常見到很多人哀怨地說:「這樣很不公平!主管怎麼可以這樣?」
 
事實上,職場是一個你用勞務、精神換取金錢的地方,沒有哪家公司會在你面試時跟你強調,「我們會公平地對待所有員工。」
 
也因為不公平、視情況、視資歷而定,薪水才會成為不能說的祕密。薪水像是一個潘朵拉的盒子,揭曉後,人人心中都會覺得不公平。大部分的人總會覺得自己付出多了,卻拿少了。

職場的本質,本來就不是在求公平。坦白說,我也不覺得你那麼想要被「公平對待」。

 
試想:當你被主管偏愛,拿到更多的資源與福利時,你會對主管這麼說嗎?「不!這些資源和位子萬萬別給我,因為我覺得不公平!」
 
正常來說,你會喜孜孜地收下這些恩寵,回家跟親人或者好友說:「這些都是公司特別給我的!不是人人都有,公司很重視我。」
 
甚至你會因為得到這些偏愛,上班上得更起勁;也會因為失去這些偏愛,憤而離職。
 
所以,你在職場上真正想追求的從來不是公平。
 
你想要的是被重視、被偏愛的「特權」。
 
如果在職場上不被偏愛,你也就無法升遷、加薪,就算當主管也不威風。
 
在職場上,你要的從來不是公平,那是你在得不到資源時,用來哇哇叫的口號和旗幟,用以鞭打得到特權的人,更慘的是,也鞭打不到。
 
弱者才求公平。強者求特權。
 
越高階的上班族,享有的特權越多。例如:公司裡面總有人不用打卡,或者每天只要刷一次卡,這就是特權。而越是低階的員工,越要照規矩來。
 
高階職務者往往在面談時,處處積極爭取自己的特權。
 
以前有一個王牌主播,在面試時要求年薪三百萬、一年只上班十一個月和每年享有一個月的長假,電視台主管看在她是高收視的保證,二話不說,爽快答應。這種高大上的福利不是人人有,但人人都想要有。
 
如果職場上沒有「特權」這種東西,升遷也就變得乏味。誰想要升官後,過著跟以前一樣的日子,領著大鍋飯的薪水。
 
得到特權的人往往低調,默默享受著特權,但是等到有天他拿少了,就跳出來大喊要公平。由此看出,會高喊要公平的人,都是拿不到糖果的孩子。
 
四處抗議不公平,你的人生不會因此更好過。花點心力,去思考如何成為嘴巴、手裡滿是糖果、得到寵愛的人,這才是積極。
 
靠自己的努力過更好日子的人不是愛慕虛榮,而是有上進心。
 
我在高中時,第一次了解到把自己變強、當上紅牌、擁有特權有多重要。
 
當時,我和班花沒事在閒聊,我問她:「如果你被賣到火坑,不得已需要下海,你要怎麼辦呢?」
 
班花很冷靜、堅定地說:「我一定要當紅牌!」
 
大米:「什麼?!你不逃跑嗎?」
 
班花:「傻了嗎?逃跑的成功機率很低,被抓回去還會被打。我只要當上紅牌,就可以有很多自由和特殊待遇。我一定要當紅牌。」
 
我被她霸氣外露的氣魄震撼到睜大眼睛。

後來我才發現,努力當紅牌的骨氣在職場上也受用。無論在各種領域與職場,「要當上紅牌」是種志氣。
 
當你踏入社會工作後,如果只想要當個普通的上班族,你的日子就會比較辛苦。但如果堅定要當公司的紅牌,你就會積極努力,因為紅牌可以享有很多很多特權,這是黑牌上班族無法體會的爽。黑牌上班族過的日子往往很黑白。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這世界太勢利眼,讓人不舒服,但勢利眼就是人性的一部分。
 
誰都想和有資源的人靠攏或者當朋友。當你能心平靜氣地承認「勢利眼是人性」,就表示你願意積極提升,讓自己強大,而當你強大時,公司就會願意幫你開特例。
 
你只要有實力,規矩可以為了你量身訂做。給你配車、配房,都是攏絡你的基本規格。
 
我過去在電視產業工作,這一行是個特別殘酷、特別勢利眼的地方。收視率高的主持人,要什麼有什麼;收視率低的主持人,從外表到聲音都會被嫌棄:「她老了」、「過氣了」、「誰想看她那一套啊」,工作人員私下的議論比針還扎心。雪中送冰塊,讓你從裡到外都寒心。
 
記得我大學畢業後沒幾年,在政論節目當工作人員。當時,全台政論節目正風風火火,連台語的政論節目都有。
 
我們的節目收視率不差,但隔壁團隊的節目收視率全國第一,是電視台的台柱與廣告主的最愛。「收視率不差」的與「全國第一」的節目,所有的待遇規格都有差別:他們的來賓費一集一萬,我們是三千元,他們招待來賓吃頂級餐點,我們只給得起白開水。
 
別說公司的差別待遇了,連來賓都大小眼得很。有次,某立委答應來我們這邊上節目,卻臨時說:「有事,不能來。」推掉了我們的節目。錄影當天,竟看到他神色自若地走過我們的工作區域,去參加隔壁節目的錄影。我們能說什麼嗎?大家也只敢背後說好過分。
 
可是,換個角度,站在立委的立場想想:他花同樣的時間,去收視率第一的節目錄影,拿的來賓費多、曝光率高。如果他守信用來參加我們的錄影,對他來說太不划算了。
 
人世間的交情,往往抵不過現實。
 
無論是節目團隊、公司或者個人,只要夠強,都會覺得這世界特別美好,人人都對你和和氣氣,人人爭相跟你合作,所有的規矩都替你量身訂做。
 
當你變強了,你會發現討好你的人變多了,讓你煩心的事情變少了。
 
當你發現別人還會說你酸話,不把你的意見當意見,不要怪別人啊,是你太弱了,弱到別人覺得踩你幾腳都不會有事的。

無論你是做什麼工作,記得努力讓自己變成「職場紅牌」。紅牌過的日子是彩色的,且會讓你讚嘆:「活著真好!」

 
◆◆◆
 
▌阿米托福
 
當別人打壓你時,不要怪別人。你要恨自己不夠強大到讓人來巴結。
 
唯有前進,才能看到光。
 
◆◆◆
 
▌Q:主管因為生病,變得很情緒化,我非常受不了就離職了。新公司如果問起,我該怎麼說呢?
 
我們都不喜歡和成天抱怨、很負能量的人在一起。跟愛抱怨的人講話,會看到烏雲緩緩飄過來了,聊久一點更覺得印堂發黑,元氣被耗損。
 
所以,面試時不要講前公司的壞話,人在說壞話時的神情,都不太好看。
 
另外,每家公司都有每家公司的問題,沒進去一家公司待個三個月、半年,很難斷定自己是否從小火坑跳到了大火坑。
 
你去面試為的就是錄取,讓面試現場的氣氛洋溢著真善美,一片和樂,才是正確的。
 
至於你在問題中提到的:要怎樣呈現主管的情緒化,又不會失禮呢?
 
建議你鋪個哏,講個故事,一臉祥和、溫婉地說:
 
「我在公司三年,當時我的主管人很好,我跟著他學到很多。後來他家出了點事……」
 
(有沒有出事,你不用管,「出事」這個詞很好用,可大可小,而且很模糊──「出山」就比較具體,建議不要用。記得講到「出事」兩個字時,表情要哀傷,但不要掉淚,掉淚戲分太重,會嚇到面試官。)
 
括號的字太多,你應該已經忘了我剛剛說什麼,你看人就是這樣容易分心、容易被轉移焦點的動物。總之,你要表達的意思是:
 
主管昔日很讚,後來家裡出事,常常需要看身心科,個性變得易怒、陰晴不定,你上班常常提心吊膽。讓你有壓力的不是績效,而是主管。你想了很久才決定離職,但你真的很感謝這位主管過去曾經教你很多。如果他沒出事,真的是很好的人呢!
 
好了,戲演到這裡就可以了。你沒有說謊,但也充滿了人性的溫情與關懷,就算沒得分,也不會失分。
 
喔!我似乎聽見你打從心裡吶喊:很希望這位主管去看醫生!
 
這是你主觀的認知。也許你的主管在地球的某個角落會跟朋友說:「可以盡情發脾氣的上班生活真是太舒暢了,我要保持直來直往的個性,才不會內傷。」
 
即使對於同樣一件事情,每個人的詮釋也都不同,萬萬不要以為在這世上,大家的想法都跟你一樣。
 
你的標準是你的標準,不是大家的標準。因此,再爛的人也會有朋友,就是這個道理。
評論
閱讀生活有限公司  聯絡信箱: reader@read-life.com

​閱讀人 © All Rights Reserved.
  • 成為閱讀人
    • 閱讀人好事計畫
  • 閱讀人讀書
    • 心理。勵志。史地
    • 職場。商業。理財
    • 人際。溝通。親子
    • 生活。科普。保健
    • 閱讀。學習。思考
  • 閱讀人生大學校
  • 閱讀人學院
    • 高效閱讀力_精準學習實踐班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見字如面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親子共學
    • 高效筆記力_工作學習有效率
  • 關於閱讀人
    • 閱讀人見證 >
      • 媒體報導
      • 學員見證
  • 訂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