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人
  • 成為閱讀人
    • 閱讀人好事計畫
  • 閱讀人讀書
    • 心理。勵志。史地
    • 職場。商業。理財
    • 人際。溝通。親子
    • 生活。科普。保健
    • 閱讀。學習。思考
  • 閱讀人生大學校
  • 閱讀人學院
    • 高效閱讀力_精準學習實踐班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見字如面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親子共學
    • 高效筆記力_工作學習有效率
  • 關於閱讀人
    • 閱讀人見證 >
      • 媒體報導
      • 學員見證
  • 訂閱電子報

讀書。讀人。讀世界
生命空缺用閱讀補足

如何才能擺脫愧疚感呢?這篇故事幫助你慢慢放下|朴宰蓮

2/22/2019

評論

 
圖片
因責任心形成的愧疚感

愧疚感有二種類型,第一種是因責任心形成的愧疚感。

當走在路上不小心撞到人,害對方跌倒時,我們會怎麼做呢?一般來說,一定會立刻把人扶起來,接著說:「沒事吧?不好意思,不小心撞到你害你跌倒了,對不起!」如果這個時候,對方生氣地回說:「為什麼走路不看路?找死嗎?下次小心點!」此時,你不會再深陷自責,但心裡一定會覺得這個人也太不可理喻了吧?甚至會想跟對方理論。

當我們做錯事情,造成別人的傷害時,會認為自己該要負起責任。當孩子在學校打人時,雖然明明不是我們做的,但還是會代替孩子向被打的同學及家長道歉。因為我們會覺得不好意思,覺得我們身為家長也需要負起責任,同時也會擔心影響到孩子的交友關係。像這樣的愧疚感,是一種基本的道德良知,這是人類存活在世上必須要擁有的特質。

自虐型愧疚感

愧疚感的第二種類型是,讓自己痛苦且對關係沒有幫助的自虐型愧疚感。

我們經常會拿過去的事譴責自己,讓自己陷入無法自拔的愧疚感中。包含我自己在內,很多媽媽都有像這樣自責的傾向,在心中產生自虐型的愧疚感。

「對不起,我錯了!都是我不好,都是我的錯!」

就算對方明明說了沒關係,第二天還是一樣充滿愧疚,不停向對方道歉:「對不起!我好像真的錯了,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整個人陷入自責的泥沼中無法自拔,這麼做不僅對自己沒有幫助,和對方的關係也不會因此提升,只是在折磨自己罷了。

我也曾經有過這種經驗。兒子五歲大的時候,我在筆電上無意間發現了隨身型錄音筆錄下的音檔。那時,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時期,所以一直很猶豫到底要不要打開來聽。猶豫了好一會兒,打開檔案後,發現裡頭錄的是我和兒子的對話。

「我媽咪是朴在然,我的名字是金○○,我家媽咪最漂亮了!」

一聽到兒子稚嫩的聲音,我瞬間熱淚盈眶,立刻關上檔案,無法再繼續聽下去。為什麼兒子的聲音這麼可愛,我卻一點都不想聽呢?仔細思考後,我想是我不想再回憶那段痛苦的過去。那時,我因為身心俱疲,無法顧慮兒子的心情,動不動就對他發脾氣,心裡面覺得太對不起他了,所以一點都不想再回想起那段痛苦的回憶。其實我並沒有那麼糟糕,但我卻把所有的錯都攬在自己身上,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直到後來我才明白,我之所以會有那麼強烈的愧疚感,是因為我覺得自己當媽媽當得很失敗,我不夠資格成為孩子的母親。那強大的愧疚感將我吞噬,甚至遺忘了那些曾經幸福開心的回憶,就連錄音筆裡面記錄下來的那段珍貴回憶,也不願意再想起。

在進行對話練習的過程時,我經常聽到很多媽媽說「我不想再回想過去自己犯下的錯誤。」又或是「覺得太對不起孩子了,心裡很痛苦。」她們刻意壓抑那些想法,只願意看自己好的一面。

其實,會有這樣的反應,是因為害怕產生「自我厭惡感」,擔心如果連自己都討厭自己該怎麼辦?會覺得自己好像很糟糕,是一個很失敗的母親,所以才不願意回想。

用智慧面對愧疚感

人活在這世上,多少都會對某些人感到抱歉,尤其是身為母親的我們,是不是常常覺得對不起孩子?我想,天底下的媽媽都有過這樣的想法吧?

打從懷孕的那一刻開始,就想著要把世界上最好的一切,毫無保留地都給最親愛的孩子。然而,可能是經濟條件上的限制,或個性上也還有很多毛病缺點,總是覺得自己為孩子做得還不夠多,常讓孩子看到自己不成熟的一面,所以在心裡會對孩子充滿了愧疚感。會有這樣的愧疚感,是因為我們真的很愛孩子,打從心底想要把最好的都留給孩子。母親的愧疚感,可以說是最美麗、最富有的情感了。

要如何才能擺脫愧疚感呢?首先,必須先跳脫出自虐型愧疚感的框架,把這樣的愧疚感轉換成責任感。不是光覺得對不起而已,而是認真思考該怎麼做才是真正為孩子好?同時仔細思考自己是何種類型的愧疚感,否則只是盲目的自責,對彼此的關係和溝通完全沒有幫助。

這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父母。與其千方百計努力成為一個完美的好爸媽,倒不如盡力就好,不完美也很好,不是嗎?


自我對話練習

請對自己說出以下句子:

1.當生氣的時候,請對自己說:
「我想要的事情無法達成,所以心裡覺得很不舒服。」

2.當覺得愧疚的時候,請對自己說:
「會有這樣的感受,是因為我很愛孩子,想對孩子更好一點。」

透過像這樣自我對話的方式,給自己一段時間沉澱,讓自己去察覺憤怒、愧
疚等情緒背後所要傳達的訊息。

​

書名:疲憊媽媽的修復練習:從每個育兒挫折的片刻,看出內在的需要,用自我對話發覺真實感受,找回愛的力量 엄마의 말하기 연습
作者:朴宰蓮

評論
閱讀生活有限公司  聯絡信箱: reader@read-life.com

​閱讀人 © All Rights Reserved.
  • 成為閱讀人
    • 閱讀人好事計畫
  • 閱讀人讀書
    • 心理。勵志。史地
    • 職場。商業。理財
    • 人際。溝通。親子
    • 生活。科普。保健
    • 閱讀。學習。思考
  • 閱讀人生大學校
  • 閱讀人學院
    • 高效閱讀力_精準學習實踐班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見字如面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親子共學
    • 高效筆記力_工作學習有效率
  • 關於閱讀人
    • 閱讀人見證 >
      • 媒體報導
      • 學員見證
  • 訂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