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人
  • 成為閱讀人
    • 閱讀人好事計畫
  • 閱讀人讀書
    • 心理。勵志。史地
    • 職場。商業。理財
    • 人際。溝通。親子
    • 生活。科普。保健
    • 閱讀。學習。思考
  • 閱讀人生大學校
  • 閱讀人學院
    • 高效閱讀力_精準學習實踐班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見字如面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親子共學
    • 高效筆記力_工作學習有效率
  • 關於閱讀人
    • 閱讀人見證 >
      • 媒體報導
      • 學員見證
  • 訂閱電子報

讀書。讀人。讀世界
生命空缺用閱讀補足

難以勸誡的勇氣|熊仁謙

9/7/2020

評論

 
圖片
我在台灣的學歷只有國中肄業。我記得那時候要離開台灣、前往印度讀書時,我的家人、媽媽,特別是我很多朋友都跟我說:「你要三思。」為什麼呢?「因為你選擇的是一條不歸路。」
 
想像一下,我那時候才國一,放棄了台灣的正規教育,跑到印度讀書,然而,在印度讀書所取得的學歷將不被台灣的教育部,甚至也不被世界上絕大部分的教育部承認,因為那是傳統的藏傳佛教訓練。假如我讀一讀,最後發現不適合我,只能選擇放棄並回台灣,就等於是一場空,什麼都沒了。
 
這件事最可怕的是什麼?它最可怕的是你愈讀就愈不能放棄。這就像沉沒成本,因為我付出多了,我就會捨不得放棄,然後愈沉愈深。
 
每次講到這一段的時候,大部分的人都會問:「你為什麼有勇氣放棄這些東西,追求自己的夢想?」要現在的我回頭為當初的決定找到一個什麼理由,其實是有些困難的。

大家很容易被打破現狀、勇敢追求夢想的故事打動,比如說比爾蓋茲,比如說巴菲特。但是很少人知道,比爾蓋茲的媽媽是IBM的董事,巴菲特的爸爸是美國的參議員。所以很多人覺得追求夢想、放棄現有的一切,是很勇敢的一件事,是為自己的夢想拚搏,只要是人,就應該要這樣做。
 
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
 
追求夢想或選擇現實,兩者間的取捨雖然很難,但並無矛盾。我們往往以為追求夢想就是不理會現實,活在現實就是不追求夢想。但實際上,我覺得這一切的開端都來自於一個重點,就是「我到底要什麼」?
 
「我到底要什麼」是一個大哉問。人生的目標是什麼?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這些問題是我們都必須面對的,大多數人都會花時間思考,卻鮮少有答案。在此同時,還有另一個重點是多數人沒有好好思考過的,也就是「我不要什麼」。
 
像我剛剛說的,我如果得終身出家,那我就不要像某些名僧一樣,很會講課、人緣很好,可是整天都在處理人際關係,而不是做學問。我不要讓我這輩子都花費在處理人與人之間的問題、都在一些比較基礎的佛學上打轉,我想要做更高的學問、做深入的研究。所以,我知道我不要什麼。
 
當然,我的性格比較強烈,我能很明確地知道自己不可能屈於一般人的生活,我不要這些。而當你知道你不要什麼的時候,你才能知道你要什麼。
 
試著想想,你不要什麼?你希望你三十年之後是什麼樣子?你希望十年之後你是什麼樣子?你不希望你的生活變成什麼樣子?當我們知道自己不要什麼的時候,我們自然會避凶,也會趨吉。而當你知道你不要什麼的時候,面對放棄的過程,你就不會那麼痛。
 
完成夢想,你需要的是放棄。而且完成夢想不是不切實際,完成夢想恰恰才是最現實的。因為當你內心清楚知道自己不要什麼之後,最後留下來的那個東西才會是你想要的。很多時候,人們必須學會聽清自己內心的聲音。當然,我不敢說我那時候聽清了,但是當時我很強烈地知道那是我要的。
 
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無法聽清自己內心的聲音,在於我們被各式各樣的「想要」所困住:一方面想擁有穩定的生活,同時又想完成夢想。如果我想要有好的學歷,可是又想要得到好的佛教教育,這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但我們就是被一個又一個的「想要」所綁架,才一直活在猶豫和悔恨裡。

在這種時候我會給的建議是:想像一下,你想要的那個目標如果被滿足了,你會變成什麼樣子?那樣的生活是你要的嗎?
 
達成目標不僅會帶來好處,壞處也隨之而來。比如說,成為一個名僧不好嗎?很好啊,會有各種供養、很高的社會地位、很多的人際關係;但成為一個名僧之後,就會有更多的道德包袱、社會責任,如果必須承擔這些,這是我要的嗎?
 
同樣的,接受完整的教育很好,而且可以在台灣經歷一般人的童年。但經歷完這些童年之後的生活,就是我要的嗎?至少我當時不這麼覺得。
 
很多人告訴我:「你如果放棄接受一般的教育,往那裡走,很可能會失去所有。」很多人都說那是一條不歸路,但我從來不這麼認為,我認為我反而是選擇走上我生命中唯一的道路。
 
因為我只想專心往佛學發展,對其他事情沒有興趣,所以我不「知道」它是不是唯一的一條路,但我「認為」那是我唯一的一條路。
 
如果一件事情燃不起我的興趣,我卻往那個方向走,就算未來會有再多收入、更多成長空間,對我有什麼意義呢?我沒有興趣啊!
 
如果我讀了一個自己沒有興趣的學科,就算我未來因此賺了很多錢,那就有如坐在荒島上,躺在一堆鈔票中間。縱有再好的發展,如果沒有興趣就沒有靈魂,生命也就沒有熱情。
 
很多人以為,追求夢想的人好像做出了什麼偉大的選擇,其實才不是這樣──我們只不過是選擇生命中唯一一條看起來合理的道路而已,因為其他方向都不是我要的。當那些東西不是你要的,你自然就不會想要。
 
到印度讀書之後,我回台灣還是會定期跟當年同窗的師兄弟見面,即便到了現在,依舊保持聯絡。透過觀察他們的生活與所學,我知道自己如果在台灣受教育,了不起可能會得到怎樣的學術發展,但那又如何?他們或許獲取了某些學歷,但我不認為他們所受的教育是我喜歡的。這不是批判,只關乎自己喜不喜歡。所以我從來不覺得遺憾。
 
追尋夢想之所以對很多人來說相當困難,是因為太多人對夢想抱有過度期待,而不知道過程中要犧牲什麼,甚至不知道,有時候完成夢想的結果是會很辛苦、很倒楣的。
 
所以,當你開始用「我不要什麼?」來過濾的時候,排除掉所有不要的,剩下的唯一答案就會是你的夢想,也會是你的現實。這個時候,你就算看似放棄一些別人覺得珍貴的東西,但你內心會很篤定地知道,這才是你要走的道路。
評論
閱讀生活有限公司  聯絡信箱: reader@read-life.com

​閱讀人 © All Rights Reserved.
  • 成為閱讀人
    • 閱讀人好事計畫
  • 閱讀人讀書
    • 心理。勵志。史地
    • 職場。商業。理財
    • 人際。溝通。親子
    • 生活。科普。保健
    • 閱讀。學習。思考
  • 閱讀人生大學校
  • 閱讀人學院
    • 高效閱讀力_精準學習實踐班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見字如面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親子共學
    • 高效筆記力_工作學習有效率
  • 關於閱讀人
    • 閱讀人見證 >
      • 媒體報導
      • 學員見證
  • 訂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