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人
  • 成為閱讀人
    • 閱讀人好事計畫
  • 閱讀人讀書
    • 心理。勵志。史地
    • 職場。商業。理財
    • 人際。溝通。親子
    • 生活。科普。保健
    • 閱讀。學習。思考
  • 閱讀人生大學校
  • 閱讀人學院
    • 高效閱讀力_精準學習實踐班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見字如面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親子共學
    • 高效筆記力_工作學習有效率
  • 關於閱讀人
    • 閱讀人見證 >
      • 媒體報導
      • 學員見證
  • 訂閱電子報

讀書。讀人。讀世界
生命空缺用閱讀補足

覺察自身的缺陷,成為更美麗的祝福|史考特

11/16/2019

評論

 
圖片
菲爾.韓森(Phil Hansen)在青少年時期便才華洋溢,他全心投入藝術,無法停止作畫。這個少年十分熱愛點畫創作,也就是透過無數小點的繪製,在鏡頭拉遠時構成一幅更大的圖畫。他整個青少年時期都在描繪千萬個小點,結果在高中時,他的右手開始抖個不停。他愈想畫下去,就愈難做到。為了對抗手抖的毛病,他努力將筆握得更緊,卻使顫抖症狀更加惡化。最後,他甚至無法畫出一條直線,因而不得不放棄成為藝術家的畢生夢想。

但菲爾.韓森對於藝術仍無法忘懷,因此他求助神經科醫師,卻得到令他痛心的診斷結果──神經已永久受損。雖然這個消息難以接受,這位醫師給他的建議卻改變了他的生命,促使韓森開始採取延展型思考。醫師建議韓森,試著與顫抖共處。

菲爾.韓森不再努力對抗他的局限,他開始將心力投入到他能夠做到的事,而非執著於他不能的部分。他找到了新方式,能用他顫抖的手繼續創作藝術。既然點畫是以無數小點聚集成一幅圖案,那麼他抖動的手所畫出的扭曲線條,不也能從片段匯集成完整圖畫嗎?

韓森從學校畢業後,找到了一份能支持他實現藝術家夢想的工作。就像許多人一樣,第一次領到薪水後,他第一個念頭就是出門購物去。菲爾.韓森認為,如果把他原本簡陋的畫具換成更精細的水彩筆刷和筆筒,他的作品便會大幅進步。但是,工具備齊後過了許久,這位年輕的藝術天才卻毫無創作靈感。這些新配備原本應能激發他的藝術才情,結果卻比手抖的問題更束縛他。

為了克服創作低潮,韓森決定不再想著如何提升畫具配備,而是反思內心深處真正想要創作的是什麼。他想知道:「追尋自我的極限,能否使人變得更具創造力?」他不再仰賴新畫具,決心以最少的工具來創作藝術。他的第一個計畫就是以價值一美元的配備和五十個星巴克咖啡紙杯,創造出一幅備受好評的男孩素描像,畫作名稱就是男孩的名字「道第」(Daudi)。他也將自己的胸腹變成畫布,在身上層層疊疊畫了數幅圖畫,並拍攝成影片。


這位嶄露頭角的藝術家也持續尋找新方法,來克服自己身體上的限制。他用雙腳沾顏料來創作藝術,也把雙手浸滿顏料然後直接劈向一面牆,來創作一幅李小龍的肖像,而這些都不需要精準的身體動作。菲爾.韓森學會擁抱令作品無法更進步的限制,迫使他學習新的方式來創作藝術。正因為這些局限,他得以將自己的藝術延展到新的高度,並以藝術家嘉賓的身分登上第五十一屆葛萊美頒獎典禮。

菲爾.韓森覺察到,自身的局限──無論是手抖的症狀還是簡陋的素材──反而激發了他運用資源的創造力。如他所言,領悟到「局限其實是創造力的來源」,讓他的藝術視野完全改觀。
 
評論
閱讀生活有限公司  聯絡信箱: reader@read-life.com

​閱讀人 © All Rights Reserved.
  • 成為閱讀人
    • 閱讀人好事計畫
  • 閱讀人讀書
    • 心理。勵志。史地
    • 職場。商業。理財
    • 人際。溝通。親子
    • 生活。科普。保健
    • 閱讀。學習。思考
  • 閱讀人生大學校
  • 閱讀人學院
    • 高效閱讀力_精準學習實踐班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見字如面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親子共學
    • 高效筆記力_工作學習有效率
  • 關於閱讀人
    • 閱讀人見證 >
      • 媒體報導
      • 學員見證
  • 訂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