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人
  • 成為閱讀人
    • 閱讀人好事計畫
  • 閱讀人讀書
    • 心理。勵志。史地
    • 職場。商業。理財
    • 人際。溝通。親子
    • 生活。科普。保健
    • 閱讀。學習。思考
  • 閱讀人生大學校
  • 閱讀人學院
    • 高效閱讀力_精準學習實踐班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見字如面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親子共學
    • 高效筆記力_工作學習有效率
  • 關於閱讀人
    • 閱讀人見證 >
      • 媒體報導
      • 學員見證
  • 訂閱電子報

讀書。讀人。讀世界
生命空缺用閱讀補足

卸下不必要的盔甲,勇氣是會傳染的|布芮尼.布朗

1/11/2020

評論

 
圖片
大環境充滿棘手的挑戰,領導方式需要做哪些改變?
 
幾乎所有的受訪者都給了我們相同的答案:我們需要更勇敢的領導者,以及更多有勇氣的文化。
 
那麼,勇敢的領導力涵蓋了哪些特定的能力?
 
結果超過八〇%的領導者定義不出勇氣涵蓋哪些特定能力,不過,他們可以立刻滔滔不絕地提出對組織有害的十個現象:
 
1.逃避對話,包括開誠布公地給予建設性反饋。研究顯示,這種情況將導致情況更加曖昧不明、信任與投入程度愈來愈低落,以及問題行為增加,包括消極抵制、謠言四起、改以非正式管道(或是「會議後的會議」)溝通、八卦滿天飛,以及陽奉陰違。
 
2.寧可花費不合理的大量時間去管理問題行為,也不願意花一點時間,主動承認與處理恐懼和不安情緒。
 
3.缺乏連結與同理心,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逐漸消失。
 
4.太少人願意為了創新甘冒勝算高的風險,或是發想大膽的點子以因應不斷改變的要求與未獲滿足的需求。
 
5.挫折、失望與失敗會使我們原地踏步,失去信心,於是我們花很多時間與精力,安撫那些質疑自己貢獻與價值的團隊成員,而不把資源投注在善後,確保消費者與利害關係人重拾信心,或是補強內部流程。
 
6.自卑與責怪太多,當責與學習不足。
 
7.人們選擇逃避談論多元性與包容性等重要的對話,是因為他們擔心別人會認為他們做錯事、說錯話,或是判斷錯誤。選擇舒適安全,逃避棘手話題,是特權階級的特徵,而這會破壞信任,使我們更難進行有意義與持久的改變。
 
8.出現問題時,個人與團隊會急著搬出無效或治標不治本的解決方案,而不是沉住氣,好好釐清並解決問題。
 
9.組織價值觀薄弱,並且以虛無縹緲的目標來評量,而不是以可教導、可衡量與可評估的實際行為來評量。
 
10.完美主義與恐懼阻礙了人們學習成長。
 
我想,多數人看了這個清單,不僅很快就明瞭組織面臨的挑戰,也看見了自己想要勇敢站出去,以及突破不安、發揮領導力的內心掙扎。上述清單或許是職場行為與組織文化的議題,但歸根究柢,其實是人的議題。
 
卸下不必要的盔甲,勇氣是會傳染的
 
真正妨礙我們獲得勇氣的,其實是我們的盔甲──當我們不願或不能與脆弱共處時,用來保護自己的各種想法、情緒與行為。

當我們感到恐懼時,盔甲一定會現身,抗拒新的做事方式。在這個過程中,練習自我包容、對自己多一點耐心,是非常重要的事。

 
勇氣是會傳染的。要在團隊與組織裡,擴散並培養勇氣,就必須耕耘這樣的文化:所有的人都勇敢地做該做的事,不逃避尖銳的對話,以及全心投入工作。盔甲是不必要的,用了也不會得到獎勵。
 
假如我們希望人們真正站出去,不設防備且全心投入(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創新、解決問題,以及服務他人),那麼我們就必須謹慎地打造一個讓大家覺得安全、表現被看見、意見被聽見,以及受到尊重的文化。
 
我經常告訴老師們(我們國家最重要的領導者之一),不能一味要求學生在家裡、或甚至在上學途中卸下盔甲,因為他們可能需要保護自己的身心安全。我們能夠做的,以及我們該做的是,在學校和教室裡創造一個空間,讓學生在這裡可以卸下沉重的盔甲,敞開真心,讓別人看見真正的自己。
 
我們必須成為這個空間的守護者,讓學生在這裡可以不受任何壓抑,自在做自己。我從研究得知,讓孩子擁有一個可獲得歸屬感的角落,讓他們在這裡可以脫下盔甲,是極其重要的事。我們絕對不該低估這件事的益處,這個空間可能會改變他們的人生走向,這樣的例子經常發生。
 
假若學校、組織、宗教場所或甚至家庭的文化,使得人們由於種族歧視、階級歧視、性別歧視,或任何一種建立在恐懼之上的領導方式,而必須穿戴盔甲以求自保,那麼我們就不能期待他們全心投入。
 
同樣的道理,當我們的組織獎勵自我防衛行為,像是責怪、羞辱、憤世嫉俗、完美主義,以及情緒抽離,我們就不能期待人們以創新的精神工作。
 
穿上盔甲之後,我們就無法充分成長與做出貢獻。光是整天穿著盔甲這件事,就會耗費我們大量的精力,有時甚至會耗盡我們所有的元氣。
 
我們在研究過程中最重大的發現是,這些行為並不是「天生」的。上述提到的所有能力都是可教導、可觀察與可衡量的,不論你是十四歲、還是四十歲。即使是那些原本認為勇氣是先天生理因素決定的人,光是經歷訪談過程,就為他們帶來了改變的契機。

勇氣是:我知道會失敗,但仍然全力以赴
 
脆弱無關輸贏,它指的是,當你無法掌控結果時,仍然勇敢站出去。一個勇敢的人卻不曾嘗過失望、失敗、甚至是心碎的滋味,這樣的人我從沒遇過。
 
過去多年來,我們曾請數千人描述脆弱是什麼,下列這些回答犀利地直搗脆弱的核心:離婚後第一次約會;與團隊談論種族議題;第二次流產後仍努力想懷孕;自己創業;看著小孩離家上大學;在會議中對某個同事態度不佳而向他道歉;送兒子去管弦樂團練習,雖然我知道他多麼想成為首席,也知道他成為正式團員的機會可能很渺茫;等著醫生回電,告知我檢查的結果;給別人反饋、得到別人給的反饋;被炒魷魚或炒別人魷魚。
 
在所有的資料中,我們看不到任何證據指向脆弱代表軟弱。
 
脆弱是一種輕鬆的感覺嗎?不是。
 
脆弱會讓我們感到焦慮與不安嗎?會。
 
脆弱會使我們想要自我保護嗎?保證會。
 
敞開心胸且不做防備地面對這些感覺,需要勇氣嗎?絕對需要。
 
一旦我們總是按照別人的想法定義自己,就很難成為勇敢的人。當我們絲毫不在意別人的想法,過於厚重的盔甲會使我們無法真心地與他人連結。那我們要怎麼弄清楚,誰給我們的意見值得聽?
 
在《脆弱的力量》中,我曾分享了這個方法:找一張便條紙,寫下你覺得誰給的意見值得聽。這張紙不能大,讓你只能寫幾個名字。把這張紙折起來,放進皮夾裡,然後花十分鐘與這些人(你的「直言幫」)聯絡,向他們致謝。只要說:我正在弄清楚,誰的意見對我來說是重要的,謝謝你成為其中的一員。我很感激你出於真心的關懷,對我實話實說。
 
如果你需要一個定義,幫你選出直言幫成員,我能想出的最佳定義是:這個名單上的人不是因為他們願意包容你的脆弱與不完美而愛你,他們愛你,正是因為你的脆弱與不完美。
評論
閱讀生活有限公司  聯絡信箱: reader@read-life.com

​閱讀人 © All Rights Reserved.
  • 成為閱讀人
    • 閱讀人好事計畫
  • 閱讀人讀書
    • 心理。勵志。史地
    • 職場。商業。理財
    • 人際。溝通。親子
    • 生活。科普。保健
    • 閱讀。學習。思考
  • 閱讀人生大學校
  • 閱讀人學院
    • 高效閱讀力_精準學習實踐班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見字如面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親子共學
    • 高效筆記力_工作學習有效率
  • 關於閱讀人
    • 閱讀人見證 >
      • 媒體報導
      • 學員見證
  • 訂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