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人
  • 成為閱讀人
    • 閱讀人好事計畫
  • 閱讀人讀書
    • 心理。勵志。史地
    • 職場。商業。理財
    • 人際。溝通。親子
    • 生活。科普。保健
    • 閱讀。學習。思考
  • 閱讀人生大學校
  • 閱讀人學院
    • 高效閱讀力_精準學習實踐班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見字如面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親子共學
    • 高效筆記力_工作學習有效率
  • 關於閱讀人
    • 閱讀人見證 >
      • 媒體報導
      • 學員見證
  • 訂閱電子報

讀書。讀人。讀世界
生命空缺用閱讀補足

今天的你是「累得好愉快」,還是「累得不滿足」?如果是後者,那麼其實你不夠了解自己|約翰.伊佐

3/18/2019

評論

 
圖片
我們要如何忠於自我?秘訣就在於要「活得有目標」,要常常不斷自問三個問題:

● 我有沒有跟隨自己的心,忠於自我?
● 我的人生有沒有專注在我覺得真正重要的事上面?
● 我現在的樣子符不符合我想當的那個人?

七十一歲的喬治,是一名退休物理學教授,他教書教了快四十年,學生橫跨好幾個世代,我很自然就問起他教成千上萬個學生有什麼心得,他告訴我:「聽從自己意願的學生,跟那些沒聽自己意願的學生,有很大的不同。」他說有些學生在追求別人的夢想,可能是他們父母的,也可能是他們自己不小心走進不合適的領域,這些學生總是在垂死掙扎。但那些聆聽自己意願的學生,他說:「有的雖然不怎麼聰明,卻總是能夠克服挑戰。很多年之後,當我遇到自己教過的學生,那些聽從自己意願的一直都表現得很好,沒聽自己意願的似乎一輩子都在垂死掙扎。」就像喬治博士在他學生身上看到的,我也在受訪者身上看到相同的差異。當你跟隨自己的心,整個世界都會不一樣,我看過好多因為忠於自我,整個人活得很幸福的例子,也看過好多因為不正視自己內心的想
法,而一輩子抑鬱不得志的例子。


最重要的是忠於自我

一個人如果沒有忠於自我,通常源於小時候不是問自己想做什麼,而是拿自己和別人做比較。在這些受訪者當中,有位演員安東尼,高齡八十五歲還持續在做導演和表演的工作。過去七十幾年他一直走在自己嚮往的路上──演戲和娛樂,即使到了現在,他的醫生告訴他:「無論你做的是什麼,持續下去,因為那對你很有用。」安東尼說:「我做的就是忠於自我。」

安東尼跟我說他在很小的時候,總是會觀察高年級的學生,每年選一個當榜樣,希望自己變得跟他一樣。直到有一天,他突然了解自己並不是這些人,讓自己快樂的方法並不是決定要變成哪一個人,而是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他給我的建議是:「別想著當別人,只要確定自己當的是自己就可以了。」

很多年以前,有本雜誌把我列為「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湯姆.畢德士(Tom Peters)的人」之一,湯姆.畢德士是當代管理大師,最有名的著作是《追求卓越》(In Search of Excellence)。那期雜誌出刊後過了幾年,我跟幾個幫我安排全國巡迴演講的人見面,他們問我有什麼因素讓我跟別人不同,我告訴他們那期封面故事的事,說自己是最有可能成為下一個湯姆.畢德士的人。語畢,全球最大公開講座公司的執行長馬上皺眉,嚴肅地說:「我不希望你成為下一個湯姆.畢德士,這個世界上已經有一個了,我希望你成為第一個約翰.伊佐。」我想他教我的方式,跟喬治博士教他學生的方式一樣,我們要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永遠是:「我現在的生活有沒有忠於自我?」這個問題對我的幫助非常大,讓我更深入了解自己跟別人不同的地方,而不是只想要模仿別人。


你離紅心有多遠?

年輕時我念的是基督教新教學院,我學過古希臘文和希伯來文。在聖經「罪」(sin)這個字,源自於古希臘文的射箭運動,意思是「沒有射中目標」。人生的最大罪過,應該是錯失自己的人生目標,而這就是英國桂冠詩人華茲華斯(Wordsworth)為什麼在哲學詩《序曲》(The Prelude)中寫說自己一定要當詩人,否則就「犯了大罪」的原因。用這種方式解讀的話,想要活得有目標,我們就得問自己:「我的人生離紅心有多遠?」

「忠於自我」有兩層涵義,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常常自問是否對自己的靈魂忠實。我常跟別人說,人生的問題在於它的日常性,一段快樂、有意義的人生,是由無數個快樂、有意義的日子累積而成的。當我聽別人說故事時,有一點非常明顯,那就是有智慧的人都知道什麼是「美好的一天」。我祖父就說過,每一天都「累得好愉快」,就是「美好的一天」。他還用「累得不滿足」來做比較,他告訴我,「累得好愉快」的生活方式是只重視自己覺得真正重要的事,而「累得不滿足」是你表面上很風光、看起來是個贏家,但其實你並沒有忠於自我,用自己最希望的方式生活。對我來說,認識自己的第一步,就是了解什麼是讓自己每天都「累得好愉快」的生活方式。


讓自己「累得好愉快」

要做到這點其實並不難,只要常常自省就有幫助,特別注意在「累得好愉快」那天,有什麼事是忠於自我──是你真的很想做的,有什麼東西讓你感到滿足。同樣地,在「累得不滿足」那天,你也可以好好思考一下什麼事讓你覺得不滿足。

我用這個方法發現好幾件事,在我「累得好愉快」的日子裡,我都會外出,即使只是在公園散步十五分鐘都有差別,而且我會留時間給別人,尤其是朋友和家人。在「累得好愉快」的日子裡,我覺得自己不像在工作,我努力讓工作變得不一樣,而且我會找時間運動。相反地,在「累得不滿足」的日子裡,我一整天都在工作,沒有時間陪家人和朋友,也沒有時間看書或學習。藉由注意並思考這些小小的差異,我變得更清楚怎麼安排自己的生活,也盡量讓自己每天都「累得好愉快」。我在這些受訪者身上都看到這個方法,快樂的人都知道什麼事讓自己快樂,而且總是把這些事排在第一順位。

我打了很多年的網球,每次在網球場上我都會忘記時間,這似乎相當符合喬瑟夫.坎伯說的「追隨你的幸福」。好幾年前的夏天,我參加一個網球營,營裡的教練給我一個建議,他們說大部分的人打網球都沒有在想,贏了一分就滿心歡喜,丟了一分就愁雲慘霧,沒有思考自己為什麼會輸或贏。網球營教我一個簡單的方法,在每一分之後問自己三個問題:
一、我剛才是得分還是失分?
二、我為什麼得分或失分?
三、我下一分如果想表現得不一樣,應該要怎麼做?

這個方法讓我把網球打得更好,也讓我的人生變得更好。假使我們都能在每一天就寢前問自己三個問題:
一、我今天是「累得好愉快」,還是「累得不滿足」?
二、如果是「累得好愉快」,是為什麼?如果是「累得不滿足」,又是為什麼?
三、如果我希望明天過得不一樣,我該做哪些事?假使我們每個週末、每個月的月底、每一年的年尾都問自己這三個問題,我們的人生就會離紅心越來越近。

當然,跟隨你的心、忠於自我還包括大範圍的問題,如:「我的職業和我工作的內容,能不能代表真正的我?」、「現在這條路是我想走的嗎?」、「我有沒有當自己想當的那個人?」等。

購書連結:
死前一定要知道的五件事 The Five Secrets You Must Discover Before You Die
作者:約翰.伊佐

評論
閱讀生活有限公司  聯絡信箱: reader@read-life.com

​閱讀人 © All Rights Reserved.
  • 成為閱讀人
    • 閱讀人好事計畫
  • 閱讀人讀書
    • 心理。勵志。史地
    • 職場。商業。理財
    • 人際。溝通。親子
    • 生活。科普。保健
    • 閱讀。學習。思考
  • 閱讀人生大學校
  • 閱讀人學院
    • 高效閱讀力_精準學習實踐班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見字如面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親子共學
    • 高效筆記力_工作學習有效率
  • 關於閱讀人
    • 閱讀人見證 >
      • 媒體報導
      • 學員見證
  • 訂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