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要把錢用在自己的興趣上,首先你就必須先知道什麼才是真正值得自己投資、「打從心底喜歡」的事物。我們究竟該怎麼做,才能找到「打從心底喜歡」的事物呢? 接下來就以我自身經驗為例,分享我是如何發現它的。 從孩提時,我就喜歡閱讀。 由於祖父母都是愛書成癡的人,我家堆滿了各種文學、哲學類的書籍,說我是在「四壁圖書」中長大也不為過。或許在這樣環境薰陶中成長的我,會喜歡上閱讀只是一種人生的必然也說不定。 然而我其實直到幾年前,才真正意識到自己喜歡書本和閱讀,而且想要「盡可能利用有限的金錢和時間,透過閱讀來獲取知識」。 於是我曾公開發表過「讀心師引退宣言」。 我過去以讀心師身分,在電視台節目表演時,總被密集的行程追著跑,經常連好好睡一覺的時間也沒有。因為需要不斷演出,每天壓力都非常大。 這樣的生活過了一陣子後,我開始不明白自己究竟是為了什麼而上節目,也搞不清什麼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雖然我是能解讀別人內心、進行誘導的讀心師,但卻無法掌控自己的心靈。 當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出現,心裡千瘡百孔的我毅然選擇退出江湖,過著隱居的生活。 做了這個選擇之後,我開始過起和之前截然不同的日子。在電視台工作時,身邊總是簇擁著一群人,如今他們的身影一個也見不著。我的工作量隨之驟減,曾經有一個月裡完全沒有任何邀約。 突然多出了這麼多時間,使我不由地開始去認真思考:「什麼才是自己最想做的事?」、「做什麼能讓自己打從心底感到高興? 」在我左思右想後,得到的答案只有一個--「讀書」,因為那是我覺得最幸福的時刻。 如何用「興趣」創造收益? 找到「最幸福的事」之後,我進一步修正了自己的生活方式,開始把「讀書↓獲取知識」當成生活核心。選擇工作時,我也把重心移到那些能夠活用我最喜歡之「書籍和知識」的事情上。 那個時期的我,謝絕了大部分電視節目的表演;開始在公司企業裡擔任顧問或講座講師;偶爾也會寫些文章;或在niconico 動畫網站上,製作「公開解說心理學」的短片。 分享從閱讀中得到的知識,成為我工作的重心。 目前我偶爾還是會答應上一些電視節目演出,但前提是,這些演出的內容都要是「我真正喜歡」、能夠為我加分,而且不會引起爭議的才行。 「書本」和「知識」是我的摯愛。 當我從心理學、腦科學和行動經濟學中,學習到關於人類心理、生理及行動的知識時,總能感受到強烈的喜悅。 時間充裕的時候,我會利用速讀法在一天之內讀完二十本書,然後天天都上亞馬遜(Amazon)買書。頻率之高,甚至讓我和貨運的小哥都成了好朋友。 每天除了讀書,剩下的時間我會用來和家裡的貓一起玩耍,然後上健身房鍛鍊身體。對我來說,能過上這樣的生活,我已是夫復何求了。 就這樣,在人生的某一個時間點,我把身上所能使用的資金盡可能投入到「知識」上。不久之後,這些「知識」便開始為我創造出金錢的實質收益。 例如我目前在niconico 動畫網站(http://ch. nicovideo.jp/mentalist)中,有一個付費會員可以收看的節目。在這個節目裡,我把自己從書中吸收到的知識加以整理後分享給觀眾。 把學習到的知識做整理,讓它內化為自己的東西,這件事其實我平常就在做了,並不是為了niconico 動畫網站而刻意為之。只是剛好有一個機會,讓我開始嘗試在這個網路平台上公開影片而已。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我在節目中分享:「有位心理學家,在書中提出了這樣的理論,應用這個理論可以得到以下效果......。」得到許多網站用戶的好評,而我在節目中提到的書籍,更是本本銷售量激增。 因此,我的訂閱會員人數以每個月二○%左右的速度增加,在短短十一個月內,我成為「niconico 頻道」的風雲人物,名列收費會員人物的前三十名。 從這個網站裡得到的收入十分豐厚,它讓我在為了獲取新知,買了一大堆昂貴的書籍之後,手頭還是相當寬裕。其實我除了購買書本之外,也沒有想過要過多麼奢華的生活,所以錢也自然地不斷累積下去。 從我的例子可以看到--把金錢投資在「知識」這件我「真心的興趣」之後,「知識」為我帶來了遠遠超過當初我所投入金額之財富。 鎖定「金錢」和「時間」的使用方式 最近,一些不同業界的經營者紛紛來找我談合作。 例如Genesis Healthcare 這間從事基因檢查的股份有限公司,便請我以顧問身分,協助他們開發產品與擬定策略。這間公司開發的自我分析基因儀器GeneLife Myself,藉由從唾液中採集到的基因,可以分析檢測者的性格和心理狀態。 IGNIS 股份有限公司則是開發出一種稱做「with」的演算法,用來幫助使用者找到個性和自己相符的另一半。 還有一些公司會找我擔任顧問,希望我利用心理學技巧,讓他們的顧客成為自家產品的「忠實粉絲」。「過去曾經鑽研過心理學」這項經歷,甚至還讓我當上新潟リハビリテーション大学的特任教授。上課之餘,我也會針對學校的科系成立和宣傳戰略提出建言。 為什麼這些公司行號、教育機構會找上我呢? 因為我身上有他們想要的「知識」。說得更精確一點,他們看上的是我能將這些獨立知識加以整合,並使其效用最大化,然後進行實際應用的能力。而這就是我在他們眼中有價值之處。 我從很早以前就喜歡書籍和閱讀,知道「自己能夠掌握的,只有書本和知識而 已」。因此,當我決定「盡可能將有限的時間和金錢投入其中」之後,眼前的道路反而越走越寬。 若你想要徹底改變人生的機會,重點就在於毫不保留地將金錢和時間都投入到你所做的「選擇和集中」裡。如果我的知識只是半瓶水,我想就不會有任何人來找我談合作了。 確認「喜歡」等級,找到「賺錢王牌」 找到自己「興趣」(選擇),將錢投入在其中(集中),才算真正開始轉動金錢螺旋。 對我而言,當然是書本和知識啦。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連踏出這個第一步都有困難,因為他們並不清楚自己的興趣是什麼,有更多的人則是仍困在尋尋覓覓的過程中。 本書到目前為止,我的預設是以「每一位讀者都知道自己興趣是什麼」為前提,所以才會不斷強調「把錢用在自身興趣上」。但實際上,不清楚自己到底喜歡什麼,依舊安然度日的人占了絕大多數。 其實要找出自己的「興趣」,並非一件簡單的任務。 這裡首先要來導正視聽一下,本書中所謂的「喜歡」,並非「我喜歡吃拉麵」、「我喜歡宅在家裡」、「我喜歡長得可愛的孩子」這種層次的「喜歡」。 而是「就算花一輩子的時間在這件事情上也不會感到厭倦」、「就算天底下的人都反對我或笑我傻,我還是不會改變初衷」、「就算必須失去所有的現金和財產,我還是想要得到它」這種等級的喜歡。 正因為這是你最感興趣的事物,所以你自然會願意不惜一切代價、全心全力地投入它。 各位親愛的讀者,到目前為止,你是否擁有像上述那般明確的「興趣」呢?如果答案是斬釘截鐵的「有」,別客氣,你可以立刻跳過第二章的內容,直接從第三章讀起。 但如果你是那種「雖然有興趣,但還不到真心喜歡的程度」或「其實從來沒有認真思考過,自己的興趣是什麼」的人,接下來的內容對你來說很重要,請務必認真讀下去。 下面我設計了幾個問題,藉由分析這些問題,在接下來的閱讀過程中,你的「興趣」之輪廓會逐漸地清晰起來。 轉動金錢螺旋的四大步驟 首先來複習一下前面的內容,所謂的金錢螺旋就是「選擇自己的興趣,把錢投資在這件事上;然後再將利用它賺到的錢,進一步選擇與集中,提高自己的收入」這樣的模式。 簡單來說,想要轉動金錢螺旋,一共有以下四個步驟-- ‧ 步驟零:找到自己「真正興趣」 ‧ 步驟一:徹底投入於自己的「興趣」之中 ‧ 步驟二:想方設法將「興趣」和「收入」做連結 ‧ 步驟三:從「興趣」中得到收入,再投資 第二章的內容將針對「步驟零」和「步驟一」做解說。我希望各位讀者注意的地方是,在步驟一之前,還有個步驟零存在。雖然是老調重彈,但我在這裡還是要在再強調一次,步驟零才是最不容易克服的難關。 當你被其他人問到:「你真心喜歡的是什麼?或者對你來說,什麼是﹃假使能夠做到,我便此生無憾了﹄呢?」如果你回答不出來,就得先從找出問題的答案開始下手。 去思考如何將「金錢」投入到自己的「興趣」,或是該如何才能把「興趣」和「工作」做連結等,都是下一個步驟才要來討論的事情。 閒話休談,就讓我們趕快進入轉動金錢螺旋的步驟零,從幫助自己「找出興趣」的關鍵問題開始吧。 POINT ■ 用金錢增加知識,獲得的回報無限量 ■ 轉動金錢螺旋四步驟,從找到「興趣」開始 書名:花掉的錢都會自己流回來:啟動「金錢螺旋」,用錢越多反而更有錢
無知與知識共同體 三名士兵坐在壕溝裡聊著家裡的事,周圍是三英呎厚的混凝土牆。聊天的聲音逐漸停了下來,牆壁劇烈震動,地面像果凍般猛然搖晃。他們頭上三千英呎的高空有架B–36轟炸機,機艙瀰漫灼熱濃煙、無數紅燈不停閃爍、警報聲不絕於耳,機組人員被煙嗆得不停咳嗽、連一句話都說不清楚。於此同時,正東方八十英里處,日本籍拖網漁船「第五福龍丸」的船員站在甲板上,驚恐地盯著遠方的海平面。 那天是一九五四年三月一日,他們全在太平洋遙遠的一隅,見證著人類史上最大的爆炸。美國當時引爆了暱稱「蝦子」的熱核聚變彈,代號「布拉沃城堡」。但是,這次的試爆非常不對勁。比基尼環礁那條壕溝內的士兵最接近引爆點。他們並非第一次目睹核彈試爆了,原以為引爆後四十五秒左右會有震波傳來,沒想到卻迎來劇烈地震,這實在非比尋常。B–36轟炸機的任務是採集核爆雲樣本並測定輻射量,飛行的高度理應安全無虞,豈料竟遭到熱浪衝擊。 不過,相較於第五福龍丸的船員,這些人都算幸運的了。爆炸過後兩小時,部分蕈狀雲飄到漁船上空,數小時內降下大量輻射落塵。船員立即出現急性輻射症狀,包括牙齦出血、嘔吐和灼傷,其中一人數天後在東京醫院病逝。試爆前,美國海軍曾護送數艘漁船駛離危險區域。問題是,第五福龍丸當時位置並不屬於海軍畫定的危險區域。更令人痛心的是,數小時後,輻射雲經過朗格拉普和烏蒂里克環礁,當地居民因此曝露在輻射之下,人生從此轉了個大彎。三天後,他們也出現急性輻射症狀而被迫撤離,暫時安置在另一座島上,三年後才返回環礁。但後來罹癌人數爆增,只好二度撤離。他們的子孫更是深受其害,至今仍在等著回家。 上述的種種不幸,都是因為爆炸威力遠遠超乎預期。核武威力一般是以黃色炸藥 (TNT)當量計算。一九四五年美國在日本廣島投下了原子彈「小男孩」 ,TNT當量約為一萬六千噸,就足以夷平廣島全市、造成約十萬人死亡。科學家原先估計,「蝦子」的爆炸威力約為「小男孩」三百倍,大概六百萬噸TNT當量,最後卻達到一千五百萬噸,將近是「小男孩」威力的一千倍。科學家當初只知道爆炸會很驚人,豈料結果竟是預估值的三倍。 之所以出現這種誤差,是因為搞錯了核彈主要成分「鋰–7」的特性。「布拉沃城堡」試爆前,一般認為鋰–7屬於惰性元素;其實,鋰–7與大量中子撞擊後會產生劇烈反應,進而衰變成不穩定的同位素氫,再跟其他氫原子融合,產生更多中子、釋放巨大能量。尤有甚者,負責評估風向的研究團隊,沒能預料到高海拔當時吹東風,輻射雲才會被帶到有人居住的環礁。 這段歷史反映了我們人類在本質上的弔詭:人類的腦袋既天才又可悲,既傑出又愚昧。人類可以實現驚為天人的成就,例如在一九一一年發現了原子核,短短四十多年後,就開發出百萬噸核武;人類還精通用火、創立民主體制、登陸月球、研發出基改作物。然而,人類卻也能展現傲慢與愚行。每個人都會犯錯、偶爾會不理性,又常常顯得無知。同樣不可思議的是,人類打造出熱核彈(而且未透徹理解原理就進行試爆)、發展出不同政體和經濟體,提供舒適的當代生活,但多數人卻不清楚箇中道理。儘管如此,社會依然運作得十分順暢(讓居民曝露於輻射之中時除外)。 到底為何人類既能聰穎到令人折服,又能無知到令人失望呢?我們的所知如此有限,何以又造就了許多斐然的成績?這些都是本書設法回答的問題。 ◎思考是一種集體行動 一九五○年代,出現了認知科學這個新興領域,企圖理解宇宙中最神奇的現象:人類心智的運作原理。思考是怎麼發生的?腦袋裡究竟上演著哪齣劇碼,才能讓有情眾生懂得數學運算、理解自己終將一死、(偶爾)無私地行善,或學習用刀叉吃飯這類簡單的事呢?目前還沒有機器或其他動物擁有相同的能力。 身為本書的兩位作者,我們的生涯都在研究人類心智。史蒂芬是認知科學教授,研究這個主題至今已二十五年了;菲利普是認知科學博士,目前是行銷學教授,主要研究一般人的決策模式。根據我們的第一手觀察,認知科學發展多年下來,並非愈來愈理解人類心智何以能實現驚人的成就,反而多半在教個人認清自我的極限。 認知科學也有不少較為悲觀的新發現,譬如人的能力並非全然像表面所見,以及多數人的行為模式和可能成就都高度受限。個人能消化的資訊同樣極為受限(這就是為何我們明明才剛認識某人,過沒幾秒就忘了對方的名字)。一般人通常缺乏看似基本的能力,譬如評估某項行動的風險,而這些能力可否習得仍是未知數(作者之一就提到了,這也足以說明為何許多人想到搭飛機就怕得要死,儘管這是數一數二安全的交通方式)。最重要的是,個人知識其實非常淺薄,無法深入理解世界究竟有多複雜,我們卻往往沒意識到自身的無知,最後很容易導致自傲,明明所知甚淺,還堅信自己的想法正確。 我們倆分享的故事,將帶領各位讀者一窺心理學、電腦科學、機械人學、演化論、政治學和教育等領域,希望釐清心智的運作原理和任務,以及為何問題的答案都指向人類思維可以既淺薄又強大。 人類心智不像桌上型電腦那樣儲存了大量資訊,而是在長年累月地演化下,懂得汲取最實用的資訊,方便在不同情境中做出決策,目的是靈活地解決問題。因此,每個人只在腦袋中儲存了極少量周遭環境的細節。若要打個比方,人就像是蜜蜂,社會如同蜂巢;我們的智慧並非儲存於自己腦袋裡,而是在人類的集體意識中。想要生存,個人不僅得仰賴腦袋裡既有的知識,更要取用儲存在別處的智慧,包括內在與外在環境之中,尤其還要從他人身上獲得。全部加總起來,人類的思維其實廣無邊際,但這是整個群體的產物,不是單一成員的功勞。 「布拉沃城堡」核彈試爆計畫正是這種蜂巢的極端案例。這項計畫是浩大的工程,需要大約一萬人直接參與,也需要無數人提供間接但必要的協助,包括對外募款的政治人物、建造兵營和實驗室的承包商;數百位科學家要掌握天氣狀況;醫療團隊要研究處理輻射物質的不良影響;反情報小組得確保訊息往來加密,以及不讓俄國潛艦靠近比基尼環礁,以免軍事機密外洩;廚師團隊要餵飽所有人,清潔人員負責打掃,水管工人要維持馬桶暢通。每個人所具備的那點知識,甚至不及徹底了解計畫所需的千分之一。我們透過相互合作、集思廣益,共同執行這項龐大的工程,才能化不可能為可能。 這是事件本身的積極意義。不過「布拉沃城堡」的計畫背後,籠罩著核武競賽和冷戰的陰影。我們會探討此事反映的傲慢,亦即就算理解上有所侷限,人類何以甘願引爆一千五百萬噸的核彈。 ◎無知與假象 許多事物的本質都很複雜,即使外表簡單也不例外。若告訴你現代車款、電腦或飛航管制系統十分複雜,你想必不會感到意外。那馬桶呢? 有些東西是奢侈品,有些東西著重實用性,有些東西則實屬必要,也是日常生活不可或缺,沖水馬桶就屬於此類。你需要上廁所時,通常都已十萬火急。已開發國家中,家家戶戶至少都有一個馬桶,餐廳依法也得有馬桶,就連加油站和星巴克(幸好)通常也有馬桶。馬桶堪稱結合了功能與簡約的偉大發明。每個人都懂馬桶如何運作,而大部分人也自認了解,沒錯吧? 那不妨說說看,你沖馬桶時會發生什麼事?先不說別的,你曉得馬桶沖水的基本原理嗎?其實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曉得。 馬桶其實是構造簡單的裝置,基本設計已有數百年的歷史。(許多人都以為英國人湯瑪斯.克拉普發明了沖水馬桶,但事實並非如此。他只是改良馬桶的設計,藉此大賺了一筆。)北美最普遍的沖水馬桶是虹吸式馬桶,它最重要的構造就是水箱、馬桶本體和排汙通道。排汙通道通常呈S型或U型,彎道高於馬桶排水口後,就往下降到排水管,最後則進到下水道。 水箱起初裝滿了水。沖水時,水箱內的清水會流入馬桶中,促使水位漲到超過排汙彎道最高點,進而擠出排汙通道的空氣。而通道一旦注滿了水,神奇的事隨之發生:通道內產生虹吸作用,吸走馬桶內的汙水,再經排汙通道進入下水道。許多小賊正是運用虹吸現象偷汽油,只要把管子一端放入車子油箱,然後在另一端用力吸氣即可。當馬桶內水位低於排汙通道轉彎處,讓空氣重回通道內,虹吸作用就會停止。馬桶內的汙水一旦被吸走,水箱就會再度注滿清水,以備下回使用。整個運作過程十分順暢,只需要按下沖水把手即可。這樣簡單嗎?是還算簡單,畢竟只要花一個段落說明,但又沒簡單到人人都懂。實際上,你現在就是少數清楚馬桶原理的人。 想要對馬桶有徹底的了解,可不能只簡短描述運作機制。你需要陶瓷、金屬和塑膠方面的知識,才能理解馬桶的材質;你也需要化學知識,好明白水封的功用,避免水漏到廁所地板上;你還要具備人體知識,才曉得馬桶尺寸和形狀的差別。我們可以進一步主張,想完全搞懂馬桶的來龍去脈,更有賴經濟學的知識,了解它的定價方式和零件選擇,零件品質又取決於消費者的需求和意願。至於消費者為何偏好特定的馬桶顏色?此則涉及了心理學的範疇。 無論是任何事物,都沒人能充分掌握其所有面向。再簡單的東西,生產和使用的背後都有繁複的知識網絡。自然界中真正難解的事物就更不用說了,比方說細菌、樹木、颶風、愛和生物繁衍,又藏著何種機制?大部份的人連咖啡機的原理、膠水黏住紙的原理、相機焦距的原理都不懂,怎麼會懂愛這種複雜的情感呢? 我們的重點不在凸顯人的無知,只是要表示人沒自己想得那麼聰明。我們或多或少都被「理解的假象」矇蔽,誤以為清楚事物的本質,真正所知卻十分貧瘠。 你們可能會想說:「喔,就算我不懂東西的原理好了,但是我沒有被假象矇蔽啊。我不是科學家,也不是工程師,不必了解那些東西。我只要懂了該懂的,就可以活得很好、做出正確的決定了。」你對哪個領域的理解最深呢?歷史?政治?經濟政策?你對自身專業領域真的瞭若指掌嗎?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七日,日軍襲擊珍珠港。當時正值二戰期間,日本與德國是盟友,美國雖然尚未參戰,但站在哪一邊顯而易見,絕對支持英勇的同盟國,而非邪惡的軸心國。這些關於珍珠港事件的史實,我們應該還算熟悉,因此自認了解這起事件。不過,你真的明白日本為何發動攻擊嗎?為何偏要挑美國海軍在夏威夷島的基地呢?你能否交代背後的來龍去脈? 原來在珍珠港事件發生前,美日兩國戰事就已一觸即發。當時,日軍勢力步步進逼,先在一九三一年佔領滿州、一九三七年南京大屠殺,又在一九四○年入侵法屬印度支那。美國當初選在夏威夷設立海軍基地,就是要防堵日本的侵略。一九四一年,美國前總統羅斯福下令太平洋艦隊從聖地牙哥的基地前往夏威夷,日本會發動攻擊自然不大令人意外。珍珠港事件發生前一週,蓋洛普一項民調就已顯示,五成二的美國人預料美日很可能會打起來。 因此,與其說珍珠港事件被歐洲的戰事引爆,不如說是東南亞勢力長期對峙的結果。即使希特勒沒在一九三九年採取閃電戰侵略波蘭,日本還是很可能會偷襲珍珠港。這起歷史事件確實影響二戰期間的歐洲局勢,但是歐洲局勢並非該事件的導火線。 這類歷史事件所在多有,看起來並不陌生,讓人自認多少有些理解,但真正的脈絡卻迥異於原先所想像。繁雜的細節在時間的迷霧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迷思,將事件簡化得容易消化,部分是為了服務特定的利益團體。 當然,假使你仔細研究過珍珠港事件,真的能說得頭頭是道,容我們向你賠個不是,但這種情況純屬例外,因為沒人有時間研究一堆史料。我們敢打賭,除了部分你的專業領域之外,你對於許多史實的成因、發展和交互作用,其實所知甚少。但除非你認真思考自己真正了解什麼,否則就無法認清知識淺薄的事實。 我們絕對不可能什麼都懂,腦袋清醒的人壓根不會妄想。我們仰賴的是模糊又未經分析的抽象知識。但凡事總有例外,我們都見過喜歡細節如數家珍的人,有時說得讓人大開眼界。我們在自己的領域都是專家,通曉芝麻綠豆般的細節,不過對於大多數的主題,我們都只會把抽象資訊連在一起,這充其量只是感覺有很多知識,卻又說不出所以然。實際上,大部分的知識不過是連連看的大集合,找出東西或人物之間的最大關連,不去細分背後一則則的故事。 那為何我們不曉得自己有多無知呢?為何會自以為對事物已有透徹認識、具備理解世界的知識網絡,實情卻是天差地遠呢?為何我們活在理解的假象之中呢? ◎思考的目的 想釐清這種假象為何是思考的關鍵,就要先了解我們為何會思考。在演化過程中,思考大概有幾項功能,像是重現世界的樣貌—即在腦袋裡建構出一個反映真實世界的樣貌;也可能是要形塑語言,方便彼此溝通;或用來解決問題、做出決策;或專門用來製作工具、向心儀對象炫耀自己。這些說法也許各有道理,但思考理應是演化來實踐更宏觀的目的,可以一舉囊括上述功能,說穿了,思考是為了行動。思考是從有效行動力演化而來,讓我們更有效率地達成目標。思考讓我們能評估每個行動方案的效用,想像若過去採取不同行動、現在可能有何結果,進而找到最適當的選項。 之所以這般主張思考的目的,有一項主因就是:行動比思考來得早出現。就連地球上最早的生物都有能力行動:演化初期出現的單細胞生物就已會進食、移動和生殖,還會對環境產生影響,進而改變環境。這些生物經過天擇,代表其行為最能維持生存,而最有效益的行為,也最能適應複雜世界的變化。假使你靠著吸取路過動物血液維生,那身旁一有風吹草動,當然要快快緊貼上去,但若能分辨出擦身而過的是美味的老鼠或鳥兒,而非無血可吸的風中落葉,當然就更有利生存。 想知道不同情境中應採取何種行動,最佳工具當屬能處理資訊的心智能力,例如視覺官能就必須具備複雜的處理能力,才能區分老鼠和葉子。其他心智能力也同樣關鍵—記憶力可依據過去經驗來決定最有效的行動,思考力則能大幅提升行動的效用。有鑑於此,思考就是行動的延伸。 理解思考的運作過程並不容易。一般人如何以行動為目的來思考呢?又需要哪些心智能力才可以用記憶力和理性來達到目標?後文也會說明,人類特別懂得推論世界如何運作,設法找出因果定律。想預測某項行為的影響,就需要去推理其中的因果;想釐清事情發生的緣由,則需要推理何項起因可能產生影響。這正是大腦主要的功能。無論我們思考的是物體、社會制度、其他人或家中狗兒,我們擅長於判斷各種行為如何帶來影響。我們知道踢球後球會飛,但踢狗後狗會痛。我們的思考過程、語言和情緒都是用來進行因果推理,以幫助我們採取合理的行動。 因此,人類展現的無知才更加不可思議。倘若因果定律是挑選最佳行動的關鍵,為何一般人對於萬物的原理缺乏細部理解呢?因為大腦在思考時,善於汲取需要的資訊,其餘全部會被過濾掉。我們聽到別人說了一句話,大腦的語言辨識系統就會努力提取要點和深層意涵,忘掉確切的用字遣詞。我們遇到複雜的因果關係,同樣會設法摘要、忘卻細節。假如你喜歡搞懂事物的原理,可能會三不五時拆開咖啡機等舊電器,過程中你不會去記每個零件的形狀、顏色和位置,而是會找那些主要零件,設法了解它們如何相互連接,藉此回答水的加熱方式等大哉問。假如你像多數人一樣,沒興趣搞懂咖啡機的內部構造,那知道的細節自然更少,理解就僅限於你日常需要而已,像是如何操作咖啡機—這點你應該超熟了吧(?)。 腦袋不會記憶每項物體或情境的細節,因為我們會從經驗中學習,進而套用到陌生的物體或情境上。我們在全新情境中的行動力,只取決於事物運作的深層規律,而非瑣碎的細節。 ◎知識共同體 若我們只依靠腦中的有限知識和推理能力,絕對不會具備如此出色的思考能力。我們成功的秘訣,就是活在知識俯拾皆是的世界,知識存在於我們製作的東西中、我們自己的身體裡、工作環境,以及其他人身上。我們活在一個知識共同體中。 我們可以從別人腦袋獲取大量知識,親朋好友都有各自的專業領域。我們生活中若遇到問題,像是洗碗機動不動就故障,也可以向專業人士求救。電視上有學者和名嘴,分享著最新時事和知識。我們還有各式各樣的書籍,甚至只要動動手指,就能存取史上最浩瀚的資料庫—網路。 除此之外,東西本身也蘊藏著知識。有時,我們藉由研究家電或腳踏車的構造,就可以排除故障。幸運的話,故障的部分一目了然(要是常常這樣就好了!)。你也許不懂吉他發聲原理,但稍微玩個幾分鐘,觀察一下弦的共振,以及音調如何隨著弦長改變,也許就足以讓你對其有基本認識。探索一座城市的最佳方法,當然是實地在大街小巷中穿梭。城市本身就是知識的寶庫,包括街區的規畫、趣味橫生的景點,以及不同制高點的風光。 現今,我們可以獲得的知識量多到前所未見。看電視學會許多東西的製程或宇宙生成的奧秘已不稀奇,我們只要在鍵盤上打幾個字、藉助強大的搜尋引擎,幾乎任何跟事實相關的問題都能解答。我們往往會在維基百科或網路一隅找到所需資訊。不過,獲取自身之外知識的能力,並非當代社會才有的事。 無論古今,人與人之間一直都有認知科學家所稱的「認知勞力分工」。自從文明出現以來,人類就在群體、部落或社會中發展各自的專長,成為農業、醫療、生產、導航、音樂、說故事、烹飪、狩獵、打鬥等各種領域的佼佼者。有些人也許精通不只一項能力,但絕對不可能十項全能,或熟悉單一事物的全部面向。再厲害的廚師都有做不出來的料理,再優秀的音樂家都有不會演奏的樂器或音樂。沒人真的無所不能。 正因如此,我們才需要合作。群居的一大好處就是容易分享技能和知識。不意外的是,我們無法明確分辨知識是在自己腦袋或別人腦袋裡,因為我們通常兩邊的知識都會用到,說不定毫無例外。例如,我們兩位作者在洗碗盤時,得感謝有人製造了洗碗皂、有人知道如何讓水龍頭流出溫水。這些事我們都毫無頭緒。 技能和知識的分享其實比字面上來得複雜。 我們人類並非像生產線的機器那樣,單純奉獻一己之力,還能夠通力合作、意識到合作對象的任務。我們一起專心致志,往共同的目標邁進。套句認知科學的術語,我們擁有相同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y)。這是其他動物所缺乏的合作方式。實際上,我們也愛跟別人分享腦袋裡的知識,方式之一就是玩樂。 雖然我們的頭顱限制了腦袋的大小,卻無法畫定知識的疆界。所謂心智,其實延伸至大腦之外、包括身體、環境和他人,因此研究心智不能只研究腦袋。認知科學並不等於神經科學。 清楚表達個人所知並不容易,若要同時認清自身的無知更難上加難。想要加入知識共同體—在這個共同體中,你具備的知識僅有部分在你腦袋裡—就需要明白有哪些資訊可供使用,就算不在自己記憶中也一樣。知道哪些資訊能用可不是簡單的事,你腦袋內外的東西必須無縫銜接,我們的心智得連接外在環境和腦袋裡頭的資訊。人類有時會高估自己所知,但整體而言仍過得出奇地好,這正是演化了不起的成就。 書名:知識的假象:為什麼我們從未獨立思考?
2018年度閱讀人。票選好書出爐
經過上千位讀者投票,上萬本書單排序統計,以下為大家投票的前一百本書結果,前20本為最多讀友推薦的好讀書單,後面80本則為隨機排序,本書單以2018年出版與再版的新書為主,如您是參與投票的朋友發現自己提供的書單沒有在上面,則可能為2018以前出版或是被列在在100名以外 1 真確 2 蔡康永的情商課 3 我輩中人 4 情緒寄生 5 天長地久 6 原則 7 起源 8 21世紀的21堂課 9 刻意練習 10 蜜蜂與遠雷 11 我決定,生活裡只留下對的人 12 子彈思考整理術 13 人類大歷史 14 成為這樣的我-蜜雪兒歐巴馬 15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16 情緒陰影 17 解憂雜貨店 18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19 鏡之孤城 20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 21 在謊言拆穿之前 22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23 高手思維 24 雲淡風輕 25 飄移的起跑線 26 魔力的胎動 27 如此人生 28 百年孤寂 29 你,很好 30 見字如晤 31 情緒致勝 32 斜槓時代的高效閱讀法 33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 34 閉上眼睛一下下 35 最低的水果摘完之後 36 媳婦的辭職信 37 躍遷 38 脫貧,比脫單更重要 39 人生自古誰不廢 40 大腦衝浪 41 不愛讀書不是你的錯 42 中年重生 43 世界標準教養法 44 可惡的他人和可憐的自己 45 外科醫生 46 生活投資學 47 安靜是種超能力 48 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 49 怪奇事務所 50 知識變現 51 金錢心理學 52 高績效心智 53 深井效應 54 零工經濟來了 55 關係界限 56 關係黑洞 57 覺醒的你 58 5秒法則 59 不必把太多人請進生命裡 60 不消費的一年 61 什麼都有書店 62 用心於不交易 63 因為尋找,所以看見 64 在天堂遇見的下一個人 65 但願你因工作而閃亮:「獵頭的日常」給你的求職真心提醒,盤點自身技能,放大個人優勢,擁抱那些令你不安的變化! 66 低端人口 67 你,很好 接受過去的你,喜歡現在的自己 68 你好,我是接體員 69 拖延有理 70 長銷 71 哇賽!心理學 72 美國的反智傳統 73 從大腦看人生 74 精準學習 75 劈你的雷正在路上 76 橡皮擦計畫 77 感謝自己的不完美 78 源氏物語與日本人 79 可以善良,但你要有底線不當好人:人際關係斷.捨.離,勉強自己和別人好,不如找人真心對你好 80 奴工島:一名蘇州女生在台的東南亞移工觀察筆記 81 我媽的異國婚姻 82 若你委屈誰都可以刻薄你 83 英語自學王:史上最強英語自學指南 84 超成功對話術 85 鈍感力 86 媽媽的公主病 87 說書人和他的閱讀處方箋 88 寫作吧!破解創作天才的心智圖 89 歐普拉人生指南 90 擁抱脆弱 91 親愛的女生 92 隨經濟 93 靜下來才知道人生要什麼 94 風格是一種商機 95 人生每件事,都是取捨的練習 96 人生效率手冊 97 人生勝利聖經 98 拚經濟:一本國民指南 99 人生幾分熟 100 可喜可賀的臨終 #歡迎收藏分享 #閱讀人 #閱讀人同學會 即使少年可以行萬里路,但畢竟還是有其局限。世界不只萬里。更何況,實際的「行萬里路」,最多只能讓我們擴大認識世界此刻的面貌,認識此刻存在的人物,對於過去已經消失的世界、已經逝去的人物,可是沒有辦法。 這樣看,人類為什麼需要閱讀書籍的理由就很清楚了。 閱讀,可以彌補「行萬里路」不足的遺憾。我們可以即使足不出戶,仍然透過文字、圖像的閱讀,來閱覽比萬里之外更遠的當代世界和人物;更可以透過閱讀,進入千百年前,見識過去的世界和人物。所以,閱讀不只是幫助我們在書本上「行萬里路」,也是幫我們打開時光隧道。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強調「讀萬卷書」的重要。 閱讀,就是我們透過文字、圖像,來擴大眼界,知道世界上曾經以及現有各種知識可以組合的元件、組合的方式有哪些,從中體會樂趣,也從中掌握自己創造的可能。如果說「行萬里路」的旅行是個大跨界,「讀萬卷書」的跨界肯定更大。閱讀,讓人類得以進行範圍更大、更自由的移動。 閱讀既然是這麼神奇的事,當然也應該是一件令我們快樂的事。因為打開一本書,就是要進入一個不同的世界,甚至異次元的世界。 閱讀也應該是一件讓我們專注的事。因為打開一本書,可以觀賞、學習到別人在不同時空、不同領域裡如何探索他們的世界,如何創造他們的組合。 那麼網路又是怎麼回事?我們為什麼需要網路? 簡單地說,網路是讓我們在指端實現「行萬里路」,也讓「讀萬卷書」得以把聲音和影像結合文字來進行。不論就人類渴望探索世界,還是想學習、觀摩事物的組合而言,網路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很多人懷疑:網路上的閱讀如此便利的話,是否紙本書籍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我相信不會。因為網路上的閱讀有一種動態、外放、跳躍、社交的特質,而紙本書籍的閱讀有一種靜態、內歛、線性、孤獨的特質。這兩種不同的特質,我曾經在書裡提出一個比喻,說像是白晝和黑夜的對照。網路是在白晝和擴散狀態之下對世界進行的探索,而紙本書籍是在黑夜和收斂狀態下對世界進行探索,這兩者相互搭配,缺一不可。 而就像少年時期需要對世界進行移動的壯遊,少年時期也是經由大量、多樣的閱讀對世界進行探索的最好階段。因為我們正是在這個時間對世界充滿了好奇,也擁有探索的精力。 為什麼要讀小說?說完了移動和閱讀,特別來談談小說吧。 其實,有一樣事情比音樂更貫穿我整個初中、高中階段,也可以說是我真正花最多時間的好奇和快樂所在。那就是看小說。 這件事不是發生在我15歲的時候,而是要回溯到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我很晚,到小學四年級才有同齡的玩伴。不過我幸運的是,早在我進小學之前,就有一個經常來我家講故事給我聽的人。他比我大6歲,和我家有些親戚關係,所以常在放學之後來陪我玩,說故事。這位哥哥陪我度過童年難忘的一段時間。 因為他家開南北雜貨店,樓上又有間賭場,所以他跟在大人堆裡轉,就聽了一肚子故事,看了種種光景。他講的故事,在我記憶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在我的童年,如果說母親給我的生活架了一張無微不至的保護網,那這個年齡不大的說書人就給我在保護網上開了扇最奇妙的窗戶,讓我看到繽紛的世界。 可惜的是,從我進小學,他進中學起,因為他打籃球、進了校隊,來我家的機會越來越少了。當時我不知道為什麼聽不到那些故事會如此難過,後來明白,那就像是我坐在一間黑暗的屋子裡,原來可以透過窗子看外面的光景、呼吸外面的空氣,但是窗子卻關起來了。 這樣,我只好自己想辦法找故事。聽多了他的故事,一般兒童看的書已經不能滿足我的需求,所以在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我就拗著媽媽去租了生平第一套武俠小說。書名是《詩情畫意》,那也是我最早學到的成語。我這樣開始踏上自己尋找故事的路途,也在屋子裡為自己鑿出一扇扇窗戶。 在韓國,我都是去華僑的租書店。店裡最多的是武俠小說,再來是愛情小說、古典小說。所以我讀了大量小說。每當課業拿到比較好的成績,媽媽要給獎勵的時候,也都是租小說給我看。這樣,到我中學時候,最苦惱的事情,就是書店裡的小說,幾乎看遍了,可以閱讀的書太少。因而,最期待的就是暑假。有些同學的哥哥姐姐在台灣讀書,暑假會帶些書回來,我打聽到了就要趕快去借來讀。借的人又很多,要輪流,經常要漫長地等待。終於輪到的時候,那種快樂是很難說明的。 雖然每一本書都在帶我們移動,但小說格外不同。武俠、愛情、推理、歷史等各種不同門類的小說,讓我們產生各種體驗完全不同的移動。有的像是雲霄飛車,有的像是春日旅行,有的像是瞬間移動。有些家長認為小說是無益的,浪費時間的。但他們不知道,小說除了可以讓孩子像是在遊戲中見識各式各樣的世界之外,還可以經由小說裡的人物走一遍他們的人生。 人生只有一次,但小說卻讓我們有多次人生的機會。而看小說和看影視作品不同的是:小說可以更直接也深入地進入主角人物的內心世界,更完整地體會他們的掙扎和悲喜,聽到他們內心的獨白。 所以,讀小說需要時間,需要回味。而這些都正好是少年階段最應該享受的。 不要當圖像語言的文盲說到閱讀,很多人都太過重視文字,而忽略圖像。 人有五官,所以各人的五官有不同的敏感之處。有人是視覺,有人是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文字和圖像即使同是視覺,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敏感。有的人適合透過文字來理解人生和這個世界,有人則是透過圖像語言看到的東西更豐富、聯想更豐富。所以,文字是語言,圖像也是語言。適合不同的人使用的語言。 如果承認圖像是一種語言,那就應該小心一件事情:如同文字語言有文盲,圖像語言也有文盲。圖像是一種語言的話,也該有學習的階段和層次。觀察國際上的情況,這可以像我們學制一樣,大致分為幼兒、兒童與進了國中以上的少年階段。 以台灣來說,幼兒階段和兒童階段的圖像閱讀,大家都很重視,但是大致從小學高年級以上,尤其進了國中之後的少年階段,我們社會卻不重視了。讀者少,出版的書種也少。和歐洲以義大利為代表的國家來比較,可以看出他們13歲到18歲少年擁有豐富的圖像語言讀物,台灣在這個階段卻十分貧瘠。 出現這種現象可能有三種原因。首先,我們的社會重視讀書,「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裡的「讀書」又主要指的是文字書籍。學校和家庭都重視孩子的識字能力、文字的閱讀能力,大多把「看圖畫書」只當作孩子識字量還不夠大,沒法自己閱讀文字書籍之前的輔助工具。 換句話說,許多家長過於重視文字語言的教育,而只把圖像語言當作孩子識字能力還不足的時候的輔助工具。在這些家長的心目中,孩子還小,只會看圖的時候,像是在河的此岸。而他們期待的是孩子成長到可以抵達自行閱讀純文字書的彼岸。有圖有文的書,則像是過渡中間的橋樑。因此,只要孩子抵達到彼岸,許多家長就不再把孩子的圖像閱讀放在心上了。簡單地說,他們習慣於「過橋拆圖」。 第二個原因,和國中階段開始的考試壓力有關。我們的考試都是以文字語言來決勝負。首先,學校就不希望學生看圖像的東西。連看小說都經常被認為是看閒書,不鼓勵,何況是圖像類的書。所以中學生看漫畫,大多也只能私下偷偷看。 第三個原因,是中學生自己先入為主的觀念。在圖像語言的書籍裡,中學生雖然看漫畫,但是對繪本則排斥。孩子一旦從小受了父母的影響,意識到圖畫書、繪本只是識字能力不足階段的輔助工具,那他們也容易認為那是比較幼稚的時候才讀的書。過了那個階段之後的少年人,血氣方剛,最不希望的就是被人說「孩子氣」、「幼稚」,所以也就對繪本退避三舍。 我聽中學生說過他們愛讀漫畫,從中得到人生啟發,熱血沸騰的故事,但很少聽他們說愛讀繪本,從繪本裡看出世界和人生的窗戶。 但,如果我們真心相信閱讀是一種移動,那就該相信文字語言和圖像語言的閱讀,相當於我們移動的雙腿。沒有人在成長到一個階段就刻意廢棄自己的一條腿。我們學習英文,不會只學了ABCD和Book、Desk這些簡單的詞彙之後就中斷。我們學習圖像語言,當然也不該在小學三、四年級就中斷,從此認為那是很幼稚的讀物。 所以,在離開了小學之後,千萬不要中斷繪本和漫畫等等的圖像閱讀。家長和考試教育的體制都在漠視國、高中階段的圖像語言,但是當事人不該如此。 圖像語言才是今天全世界最多人使用的共同語言,也是商業價值最高的語言。年輕人不應該反而當這種語言的文盲,或者半文盲。 書名:如果我十五歲:成長是組合的遊戲 作者:郝明義 出版:大塊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