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的練習,只會越練越錯 我們可以把某項技能練得爐火純青或練得一竅不通,但是可以到熟能生巧的不僅限於正確的方法,也可能在錯路上越走越遠,因為肌肉有記憶能力、心智會產生迴路而成為習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練習動作錯誤,團隊上場時自然會表現錯誤。練習時缺乏自覺,登場時的自然也會自覺不足。因此練習的關鍵目標應該在於引導當事者邁向成功,無論練習的事物為何,都得正確無誤。 以上雖然聽起來理所當然,不過造成失敗的練習依然處處可見,其中多項因素中最常見的兩項在於:未能仔細並有方法地從練習觀察出當事者是否正確進行,也可能由於為了增加學習挑戰而調整練習條件,因而使得當事者容易犯錯或讓學習過於吃力。在針對這兩項常見錯誤多加解釋前,先談談人如何常將失敗過度浪漫化。 故事的主人翁可能是任何人,假設是你的舅舅好了。舅舅可能回憶著自己多年前學習(1)撰寫法律信函(2)騎腳踏車(3)土風舞(4)鋪屋瓦等歷程時表示:「我可以對天發誓,那時候試了一百次,前九十九次都摃龜,但是我再接再厲、毫不氣餒,最後終於成功了。」舅舅也許真的把這些技能都學上手了,中間跌跌撞撞的歷程也成了寶貴經驗,其價值甚至勝過技能本身。但是,舅舅因為運用某套方式學會了許多事,並不代表這就是放諸四海皆可行的超強方法(而且舅舅可能不小心誇大了失敗的次數),舅舅為了學習所付出的時間和心力,可能為事實上所需付出的十倍。 同件事也能從反方向解讀,若是他當初能夠有效率地學習,可能很快就上手了。故事背後的真相也極可能是很多像舅舅這樣的人最後根本都沒成功,屋瓦沒能鋪成又偏逢連夜雨。 要記住,多則軼事不等於科學數據,對於把失敗浪漫化的故事必定得心存懷疑。若是希望有方法可循地將努力或想法成功實現,或是想要訓練出類拔萃的卓越人才,像重視資金流向、珍視小學兒童、注意球場表現等,都得格外當心。「失敗」對於人格形塑的正面影響大過技能學習,用舅舅的方式教導技能等於在談論效率不彰和奇蹟發生。 易導致失敗的練習 現在,我們進一步分析上述兩項常使人容易失敗的原因。 第一項在於進行有效的練習等於必須定時留意「練習的動作是否正確」,其重要性超乎許多人的想像。教學上這個歷程稱為「確定理解程度」,頂尖教師往往每幾秒鐘就會確認一次,你沒看錯,的確是每幾秒鐘的頻率。教師發現,若是缺乏理解等於少了能繼續往上加深的基礎,時間越久修補起來越費工夫,所以才會像開車瞄後視鏡一樣每隔幾秒進行一次。教師得不斷地自我質問:「學生聽懂了嗎?確定聽懂嗎?」就練習而言,在此採用「確認熟習程度」來表示有系統地觀察當事者,以確定他能夠進行應該學會的部分,不過其實這兩種說法都不盡完整,因為除了「確認」還得就結果加以因應。設計練習時應該要讓(或要求)某個動作錯誤的當事者重複進行,可以是在原本的環境進行(例如回到原本的起跑線)或是當場以一對一方式進行(「查爾斯,你站到那邊多試幾回!」),確認熟習程度時,必須盡可能迅速地以正面態度糾正錯誤,因為犯錯和改正是練習的常態。不過同時也要轉換思維,將當事者的表現轉換為數據資料。 指導練習時如果在三位做錯後有一位做對,你很可能會想:「太好了,他們懂了。」不過其實也可以解釋為「糟糕,四個人中只有一個人了解。」這麼想就不是值得開心的好事,反而值得擔憂注意了。同樣的道理,在檢驗團隊是否已經熟習某項技能,必得觀察各個程度的成員,不能只看前五名厲害的球員大耍反手拍就以為每個人都這般熟習技巧了。 前文提到的足球練習中,球員因為傳球的方式錯誤而越來越熟習如何錯誤傳球。其中一項原因出於細部練習的設計使得教練和球員難以察覺正確與否—未能確認熟習程度。五種不同的活動同時進行,教練恐怕眼花撩亂到很難有系統地以數據分析等必要方式確認熟習程度,每回一轉頭就可能發現有動作要糾正,教踢球入門時腳踝要鎖緊,一邊留意右方二十碼外球員是否有彎著雙膝練習,同時要注意左方練習的球員得踮著腳動作。這樣注意力分散的結果便是無法聚精會神地確認球員熟習的程度,球員也因此繼續一錯再錯。 另一項常引起失敗的原因在於,教練往往為了讓學習更有挑戰而同時提高廣度和難度。如果讓女兒在後院揮棒擊球一百次就能提升打擊技巧,那麼在打擊練習場上打擊時速六十英哩的球一百次必定能讓技巧更快更好,這個邏輯沒錯吧?但事實未必如此。 女兒站在打擊位置上時必須兼顧兩件事:第一,是以更高的效率運作之前所學的技巧,雖然手握球棒向後和保持頭靜止不動這兩項都掌握得不錯,現在還得加上更早更快地揮棒。第二,她正學著微調揮棒方式,必須稍微調整是因為這個新環境讓之前不明顯的弱項易於暴露,所以得將重心從腳跟移開,之前的練習從來不需要。如果球的難度只稍微比她目前的水準難一些,可能還有餘裕調整,能試試看這些小改變會帶來何種成效。不過若是球太快而使她總是失誤,她為了能擊到球可能反而打亂原本熟習的技巧,放棄調整策略而胡亂揮棒。面對不斷射出的球亂槍打鳥,反而可能使得女兒養成新的壞習慣。 在此說明,挑戰確實是正面的,接受挑戰就算失敗也能讓人有所成長。不過設計練習的意義在於提供有收穫的學習過程,要讓當事者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接受挑戰,都得逐漸提升廣度和難度且定量,練習的當事者準備好時,能有信心成功闖關。認知心理學家丹尼爾.威林漢就在《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一書中提出,人在面對問題時如果能夠以小步穩健的方式向前迎戰,學習的成效最高,換句話說,挑戰不應該讓人感覺像掉入水中得掙扎求生,過度加深難度只會讓學習欲速則不達。威林漢也就觀察寫道,人其實喜歡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挑戰逐漸複雜的問題,因為可以從中獲得學習成就的快樂。不過相對的也有失敗的代價,當事者可能因此感到絕望而甚至放棄,唯有堅強無比的意志才能讓一再挫敗的人願意持續向前。舅舅之所以會對於九十九次的慘痛失敗如此記憶猶新,很可能就是因為他這輩子鮮少如此多次奮力掙扎過。 失誤時,練習就必須減速 特別重要的一點是,雖然希望當事者在練習時多能成功,最理想的成功率卻不應該是百分之百,否則就代表內容過於簡單。理想的成功率應該要穩定:讓多數人在練習時能挑戰成功,如此他們依然透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學習,也許第一回不成但是第二次就辦到了,而且技能還會因此從普通精進到出眾—第一次表現雖然不錯,但是後來「屈膝」練習時卻大為提升,就是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目標在於穩健成功,更具體而言即練習到最後總能準確預估成功率,如此看來練習似乎可比喻為服用抗生素,一旦開始便必須執行至完整的週期結束,否則只會弊多於利。開始運作一套稍需費力的練習,就必須讓當事者有頭有尾地進行到踏上成功之路。執行期間若是屢屢犯錯失敗,便需思考是否挑戰過於艱難,原本可能複雜又充滿變因的練習是否需要重新設計、適度簡化,又或將一連串的技能分部練習以對症下藥,也可能要讓步調慢下來,等當事者消化了其中的複雜難題之後再加速向前。 邁向成功還必須考量一點:速度。假設你晚上在家監督孩子練鋼琴時,發現孩子以為速度反映技能,經常彈得飛快卻又往往一快就彈錯,這時候問題來了:若是練習的是演奏時必須快速彈奏的曲子,速度與準確之間的平衡該如何拿捏?應該冒著稍微彈錯的風險堅持速度,或是慢慢將每個音符正確彈出呢? 認知心理學家和鋼琴教師是這麼回答的,大衛.伊葛門在《躲在我腦中的陌生人》一書中談過大腦在學習時運作:「大腦發現有問題要解決時,會不停地改寫神經迴路,直到能以最高效率完成任務為止……這樣的自動化使人能迅速下決策。」我們對於這點的重要性深信不疑,因為這意味著能加速就代表當事者的學習過程趨於成功穩定,唯有熟習才能加速,神經迴路先求正確再加強,所以每個潛力無窮的小小鋼琴家都應該先求準確無誤地慢慢練習。速度和準確之間的理想平衡應當是「以準確無誤為條件盡可能地快」,同時謹記一旦失誤就應該放慢速度修正,之後才再加速到能夠彈奏出演奏時該有的速度為止。能穩而無誤的彈奏速度便是理想的練習速度。 ★解鎖重點: •練習的設計應該以能穩健成功為前提。練習活動若是過於艱難,則應該讓當事者練習到穩定持續無誤為止。 •時時確認熟習程度。練習成效若未能穩定就暫時簡化,待當事者成功後再提高難度。 •練習的最終目標若是必須達到某個速度,每個動作的練習原則應該是「以準確無誤為條件,再盡可能地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