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人
  • 成為閱讀人
    • 閱讀人好事計畫
  • 閱讀人讀書
    • 心理。勵志。史地
    • 職場。商業。理財
    • 人際。溝通。親子
    • 生活。科普。保健
    • 閱讀。學習。思考
  • 閱讀人生大學校
  • 閱讀人學院
    • 高效閱讀力_精準學習實踐班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見字如面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親子共學
    • 高效筆記力_工作學習有效率
  • 關於閱讀人
    • 閱讀人見證 >
      • 媒體報導
      • 學員見證
  • 訂閱電子報

讀書。讀人。讀世界
生命空缺用閱讀補足

脾氣再好,也要有底線|周維麗

9/7/2020

評論

 
圖片
脾氣再好,也要有底線
 
現代人接受的多半是強調平和的教育,大家從小被教育的觀念就是「要克制自己的情緒」,因為情緒爆發時會失去判斷力,招致許多不必要的麻煩,於是就演變出像是「如果有一隻狗咬你,難道你要把牠咬回來嗎?」這樣的說法,雖然看起來是句玩笑話,但的確能讓我們說服自己壓抑情緒。
 
不僅如此,幾乎所有的現代教育都在宣揚保持內心平和,教導大家如何與自己對話,啟發自我認知,而且這種對話內容很敏感,涉及的話題也很多,包括我是誰、我該如何看待自己、發生的事情如何影響到我的情緒、個人形象與自我認知等等。
 
當自我認知逐漸發生作用的時候,我們會提醒自己:我要做一個好人、好鄰居、好同事、好下屬……對我們而言,維護個人形象至關重要,一旦自己變得有攻擊性,成為麻煩製造者,或是表現出不配合的態度,就可能會覺得渾身不自在。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情緒也許是生活中最平常、但卻最讓人頭痛的東西,是人類面對自己的重大挑戰之一。想要讓情緒平穩不會傷人很難,因為人們總是希望自己的情緒不會引起任何事端,不要讓自己承擔任何責任和風險,但同時又要確保自己的權益不會受損。正因為有這樣的想法,很多時候大家會下意識的提醒自己,應該保持忍讓的姿態,或是壓抑那些不好的情緒,才能真正減少麻煩。
 
可是事實證明,我們越是想要克制情緒越容易出問題,還會因為太執著於「示弱」、「善忍」的理念,而失去應有的進取心。社會學家認為,一個真正健康正常的人應該主動釋放自己的影響力,更加主動的去爭取利益,去展示自我,去影響他人,而不是消極被動的承受所有外力。
 
保持好脾氣也應該是有限度、有原則的。我們偶爾還是需要改變一貫的「好人」形象,在必要的時候要更加強硬一些,甚至可以表現得更具攻擊性,或是適當的發脾氣。
 
而且真正聰明的人並不是一味迎合環境,而是善於根據實際情形和需求來調整自己的行為模式,他們並不會刻板的堅持某一種道德觀念,也不會將「好心」當成道德的唯一標準。

不僅如此,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適當發脾氣對於個人的生活、工作和社交有很大的益處,因為發脾氣可以加強語言組織能力,能夠提高記憶力,同時強化個人的說服力。負面情緒還能讓人更加直覺的意識到,自己正處於一個充滿挑戰和競爭的環境,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我們需要表現得更加專注,需要擁有更敏銳的思維,需要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評論
閱讀生活有限公司  聯絡信箱: reader@read-life.com

​閱讀人 © All Rights Reserved.
  • 成為閱讀人
    • 閱讀人好事計畫
  • 閱讀人讀書
    • 心理。勵志。史地
    • 職場。商業。理財
    • 人際。溝通。親子
    • 生活。科普。保健
    • 閱讀。學習。思考
  • 閱讀人生大學校
  • 閱讀人學院
    • 高效閱讀力_精準學習實踐班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見字如面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親子共學
    • 高效筆記力_工作學習有效率
  • 關於閱讀人
    • 閱讀人見證 >
      • 媒體報導
      • 學員見證
  • 訂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