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人
  • 成為閱讀人
    • 閱讀人好事計畫
  • 閱讀人讀書
    • 心理。勵志。史地
    • 職場。商業。理財
    • 人際。溝通。親子
    • 生活。科普。保健
    • 閱讀。學習。思考
  • 閱讀人生大學校
  • 閱讀人學院
    • 高效閱讀力_精準學習實踐班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見字如面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親子共學
    • 高效筆記力_工作學習有效率
  • 關於閱讀人
    • 閱讀人見證 >
      • 媒體報導
      • 學員見證
  • 訂閱電子報

讀書。讀人。讀世界
生命空缺用閱讀補足

事情常常「做不到」「做不好」,原因其實很簡單|石塚孝一

3/12/2019

評論

 
圖片
◆「做不到」,是因為用錯方法
我經常對下屬說:「最會唸書的人、最會做事的人,一定是職業摔角選手。」聽到我這麼說的下屬總是一臉狐疑,甚至反問:「怎麼說?」

會做事、不會做事,這不是個人的能力問題,最終關鍵是「體力問題」。
會做事和不會做事,這兩者的區分方式,自古已經標準化。不會做事的人就像被貼上「無能」的標籤、打上烙印,但我覺得,這種人純粹只是努力不夠、或努力方法錯誤罷了。

◎反覆練習,沒有學不會的事
就如同學習曲線(learningcurve)所表示的學習過程,當產量或作業量增加時,製造方法或想法的經驗值會跟著累積,這將有助於提高作業或思考效率。

在剛開始接觸新工作時,任何人都會花上一點時間適應,而且常常是不順利的。但在完成第2次、第3次時,作業速度慢慢提高了,精準度也增加不少。聰明的人可能學幾次後就會了,怎麼也學不會的人,只要讓他反覆練習數十次、數百次,絕對學得會。

之所以學不會,說穿了,不過是反覆練習的次數不足;如果怎麼學還是學不會,多半就是用錯了方法。檢討原本的舊方法,重新再學,肯定能找出正確的新方法,並且學會。

既然如此,擁有足夠的體力,能夠重複學習幾十次、幾百次的人,肯定是會做事的人──依照上述論點,職業摔角選手擁有最強的實力。

◎1萬小時法則,誰都能當專家

美國史學作家麥爾坎‧葛拉威爾(MalcolmGladwell)曾經寫過一本書,他認為運動選手、音樂家、小說家等,這些需要具備特殊才能的職業,需花上1萬個小時的訓練時間,他們的才能最終得以開花結果,這就是所謂的「1萬小時法則」。

我覺得各行各業都符合這個法則,無論學習哪一門技術,只要肯花1萬個小時訓練,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專家。換算1萬個小時,如果平日每天以4小時訓練,大約要花9年7個月,也就是將近10年的光陰;如果連星期六、日也同樣花4小時訓練,可縮短為6年10個月;如果每天花8小時,只要3年5個月就能學成。

那麼平日裡,每天工作8小時的你,到底學會了多少本領?
或許有人會說,在公司裡的時間有限,要忙的事情那麼多,根本無法專注在一件工作上。關於這個現象,每個行業也都一樣。以音樂家為例,得在演奏會上表演好幾條曲目,如果其中一首彈得不好,會降低整場演奏會的水準,因此得讓所有曲目都達到最完美的狀態。相較於這樣的辛苦和緊迫,上班族顯然輕鬆多了,因為職場裡可以獨力完成的任務不多,大多數需要團隊合作。

◎你願意投資自己1萬個小時嗎?
會抱怨「工作太多、連日熬夜趕工」的人,都是時間管理方法不當。30分鐘可以結束的工作,拖拖拉拉花了3個小時才完成,如此一來,主管無法再交辦其他任務,只好把工作交付給動作快又確實把工作完成的下屬,這時在主管眼中,誰是「能幹的員工」呢?答案很清楚了。

如果想成為優秀的職場高手,只要花1萬個小時訓練,工作速度就會比別人快速。至於能不能擠出這樣的訓練時間,端看個人是否真有決心,而這也將決定你的將來。
​

書名:哈佛商學院教我的30歲就定位の成功術:公司留你、同業挖角,60個幫自己「增值」的工作提示大公開!
作者:石塚孝一

評論
閱讀生活有限公司  聯絡信箱: reader@read-life.com

​閱讀人 © All Rights Reserved.
  • 成為閱讀人
    • 閱讀人好事計畫
  • 閱讀人讀書
    • 心理。勵志。史地
    • 職場。商業。理財
    • 人際。溝通。親子
    • 生活。科普。保健
    • 閱讀。學習。思考
  • 閱讀人生大學校
  • 閱讀人學院
    • 高效閱讀力_精準學習實踐班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見字如面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親子共學
    • 高效筆記力_工作學習有效率
  • 關於閱讀人
    • 閱讀人見證 >
      • 媒體報導
      • 學員見證
  • 訂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