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人
  • 成為閱讀人
    • 閱讀人好事計畫
  • 閱讀人讀書
    • 心理。勵志。史地
    • 職場。商業。理財
    • 人際。溝通。親子
    • 生活。科普。保健
    • 閱讀。學習。思考
  • 閱讀人生大學校
  • 閱讀人學院
    • 高效閱讀力_精準學習實踐班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見字如面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親子共學
    • 高效筆記力_工作學習有效率
  • 關於閱讀人
    • 閱讀人見證 >
      • 媒體報導
      • 學員見證
  • 訂閱電子報

媒體採訪報導

從一個人的興趣,到百萬人的共讀社群──專訪《閱讀人》創辦人鄭俊德:「我在書本中找到終身志業」

10/7/2021

評論

 
從一個人的興趣,到百萬人的共讀社群──專訪《閱讀人》創辦人鄭俊德:「我在書本中找到終身志業」|何則文/香蕉夢想家|換日線 (cw.com.tw)
圖片
談到「百萬粉絲」,你會想到誰呢?是政治人物、網紅網美,還是電影明星?今天要和大家介紹的,就是一位擁有百萬粉絲、每周直播總是數萬人觀看的大人物──但他的身份以上皆非,是一位熱愛閱讀、並以此為職志的創業者。
是的,他就是正體中文世界最大閱讀社群,臉書粉專擁有 125 萬以上追蹤的《閱讀人》創辦人鄭俊德。

《閱讀人》不單單是一個粉絲專頁,更發展出 4、50 個類型各異的網路社團,其中最大的「閱讀人同學會」有超過 15 萬成員。它同時也與許多公部門、企業合作推廣閱讀。如今在無數推廣閱讀的場合中,不管是圖書館、或政府機構的文官培訓,都能看到鄭俊德在台上教學分享的身影。
 
你或許會猜,這麼大規模的閱讀社群,該不會背後有出版集團在撐腰吧?然而,至今已有十年歷史的《閱讀人》臉書專頁,在成立當初不僅沒有任何金援,更不用提出版社、企業或名人網紅的「加持」了。
「一開始,真的就只是一個興趣而已。」鄭俊德說:「但看到越來越多人因閱讀而改變,它(閱讀人)也慢慢變成我堅定不移的志業。」
看到這裡,你一定和我一樣好奇,理工背景出身、當過業務工程師、創業過 7 次的他,是如何將自己的興趣──閱讀與分享,發展為事業與志業,甚至成為台灣「推廣閱讀」的第一把交椅呢?
「黑手之子」與圖書館的相遇
鄭俊德出生於板橋,家中經營機車行的他,笑稱自己是「黑手之子」。小時候的他,其實沒有什麼閱讀習慣,讀書只是為了考試而已。直到上了大安高工後,鄭俊德班上碰巧有一群好友都喜歡去圖書館看書,他也跟著前去,卻因此與書本結下不解之緣。
鄭俊德回憶,當時學校的「圖書館」其實應該稱為「圖書室」──因為總面積約只有兩個教室大小。但他在高中 3 年裡因為迷上閱讀,幾乎把所有能借到的書都看完了。



到了 18 歲時,鄭俊德罹患自發性氣胸──這是一種若不及時治療可能危及性命的病症。經過這場大病後,他發現人生在世其實相當脆弱,進而經常思索「人為什麼要活著」,也開始更積極的面對每一天。
那時,在教會擔任主日學老師的他,發現「閱讀」其實可以深深地影響每個家庭:如果父母有閱讀習慣,通常也能帶給孩子更宏觀、更有格局的視野。這段經驗在他心中默默種下一個種子,他相信台灣只要有更多人開始閱讀,就能給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
醫學工程與小說並行的青年時代
也因為 18 歲那次重病,在病床上準備推甄的鄭俊德,注意到了「醫學工程學系」這個當時不算熱門的科系。鄭俊德認為它可以透過科技、幫助和自己一樣為病痛所苦的人,加上電子資訊科畢業的他,卻不喜歡單純只是寫程式而已,就決定報名這個專業。
上了大學後,鄭俊德來到新竹,第一次離家「解放」。但他並不像很多大學生一樣開始夜遊夜唱,而是同樣每天泡在圖書館,一排一排地把圖書館內的書借光。當時的他最喜歡看小說,小說中的人生百態,讓他可以認識不同的文化民情,也看見生命的各種可能。尤其是許多書中的主角不論最後失敗或成功,常因勇於開創而有著精彩豐富的人生,也讓他開始立定志向要創業。
醫學工程系畢業後,鄭俊德投入醫療產業擔任業務工程師,代表公司銷售器材設備給醫師、教授跟研究人員。當時他就知道,這不會是自己一輩子的工作,但自知個性內向的他在博覽群書後,深明自己如果想要成功創業,一定得有業務的特質,所以把這第一份工作當成「練功」。
不擅長用口才說服客戶的他,選擇用服務感動客戶。每個客戶的問題,他都會盡全力在當天提供解答,並主動幫忙解決各種疑難雜症。過了 3 年,鄭俊德有了創業資本後便毅然離職,跟朋友合作創立一家醫藥相關的代理經銷公司。
後來,他陸續嘗試過各種創業領域,包括觀光、保全、網路行銷,再到食品團購、音樂教育等等。但繞了一大圈後,他發現自己最投入、到後來也最具潛力的創業項目,竟然是一開始純做興趣的「閱讀推廣」。之後在顧問朋友的建議下,他嘗試為這個創業題目尋找商業模式,遂逐步成就了《閱讀人》這個兼具社會創新性質的企業。



《閱讀人》的十年路
談起《閱讀人》這個創立至今已十餘年的粉絲專頁,鄭俊德說一開始真的只是單純興趣分享,他認為如果自己能從閱讀中獲益良多,相信只要誠懇地把閱讀後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和書中的精華推廣給更多人,就能幫助其他人在文字中翻轉人生。 
最初創辦粉絲頁時,直接取名為「閱讀」。後來鄭俊德思考到:「我們不只讀書,在與他人的相處中,也是一種閱讀,」因而將其改名為「閱讀人」。一開始經營得較為隨性,凡有趣的文章都轉貼,一天甚至可以發上 10 幾篇文;到後來慢慢聚焦在深度閱讀與分享,並陸續開始與出版社合作,分享書籍內的精華內容。
在這段過程中,《閱讀人》同時透過書摘、讀書心得、線上讀書會,把書中的精華用不同方式介紹、分享給大眾。許多網友口耳相傳下,越來越多人發現自己能在這些分享中,找到人生的力量:有跟父母關係不好的,因為被一篇文章給打動,開始嘗試和好;也有許多人遇到低潮,碰巧看到一篇安慰自己內心的文章,而來信感謝。



鄭俊德也因此更加相信:閱讀的力量,能為許多人生命帶來改變,這是一件「必須做也值得做」的事情。此時有一位從事顧問業的朋友鼓勵他:「這樣有意義的事情,你應該要試著全職投入,雖然或許不會賺大錢,卻能永續發展、帶來社會影響力。」就這樣,約莫 5 年前,鄭俊德開始專心以「推廣閱讀」為職志,打造自己的創業藍圖。
但閱讀人開始嘗試結合商業模式的前半年,走得並不順遂,鄭俊德甚至連一毛錢的營收都沒有。直到後來因緣際會下,得到某企業「協助舉辦讀書會」的案子,才因好口碑而打進企業界的圈子內,透過活動跟遊戲的方式推廣閱讀,有了收入來源。後來《閱讀人》也發展出政府推廣閱讀的專案服務,或至公司部門協助培訓演講。
隨著用心經營閱讀社群、向外跨界結合資源,《閱讀人》不再只是純粹燃燒生命與理想的「功德院」,而逐漸成為能夠永續經營的社會創新企業。
「閱讀傳教士」初衷不變,盼千萬人因閱讀改變
鄭俊德如今也和台灣各地的圖書館合作,積極推廣閱讀,成為「閱讀傳教士」。他期待透過「讀書、讀人、讀世界」,讓大家都能因閱讀而改變生命。鄭俊德說,他希望可以透過推廣閱讀影響 1000 萬個大人,這樣就會有 1000 萬個家庭因而變得更好。
關於閱讀,鄭俊德認為無需拚「量多」。他不認為每個人需要讀上幾百本書來展現所謂的「博學」,重點其實在於「實踐」──讀書讀到心坎裡,真的實踐書中的道理,並為自己的生命帶來正向改變,才有意義。
他建議年輕朋友,閱讀要能吸收內化,同時最好要有一定程度的目的性,也就是「知道自己為什麼而讀、想要解決什麼問題?」現代人生活緊湊忙碌、未必有時間從頭到尾讀完一本書,鄭俊德建議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不用從第一個字讀到最後一個字,而是從目錄頁先了解書的架構,然後直接挑選自己有興趣的部分來讀。



「在這個時代,其實每個人每天接收的資訊量都是過去的好幾倍,然而相較於網路上比較碎片化的訊息,書籍有體系、有架構的內容,仍有一定優勢與幫助。」鄭俊德說。
聽完了《閱讀人》的故事,你也準備好靜下心來看看幾本好書了嗎?對我來說,鄭俊德的故事帶給我最大的啟發是:在這個時代,不管是怎樣的領域,熱門也好冷門也罷,只要你有一個為世界帶來改變的願景,它都有機會成為值得你投入一生的志業。

媒體來源:
從一個人的興趣,到百萬人的共讀社群──專訪《閱讀人》創辦人鄭俊德:「我在書本中找到終身志業」|何則文/香蕉夢想家|換日線 (cw.com.tw)


評論
閱讀生活有限公司  聯絡信箱: reader@read-life.com

​閱讀人 © All Rights Reserved.
  • 成為閱讀人
    • 閱讀人好事計畫
  • 閱讀人讀書
    • 心理。勵志。史地
    • 職場。商業。理財
    • 人際。溝通。親子
    • 生活。科普。保健
    • 閱讀。學習。思考
  • 閱讀人生大學校
  • 閱讀人學院
    • 高效閱讀力_精準學習實踐班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見字如面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親子共學
    • 高效筆記力_工作學習有效率
  • 關於閱讀人
    • 閱讀人見證 >
      • 媒體報導
      • 學員見證
  • 訂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