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許毓仁提出《所得稅法第17條條文修正草案》,明定納稅義務人、配偶及受扶養親屬購買書籍支出,每人每年扣除額以5000元為限,以帶動國人閱讀風氣,並改善出版業的經營困境。此提案中午已經立法院程序委員會通過。
自由報導,許毓仁提案指出,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報告,98年平均每戶家庭收支中「書報雜誌文具」的支出為6610元,(平均每月551元),102年5223元(平均每月435元)自98年至102年這5年來,國人在書報雜誌文具消費上年年減少。 許毓仁表示,根據國家圖書館104年圖書出版趨勢報告,與103年比較,出版機構少了30家,出版總數也減少520種,創下年來新低。 近年還有許多指標書店關門,包括經營近30年的金石堂忠孝店於去年8月結束營業,以折扣書聞名的政大書城台大店也在今年2月底歇業;據財政部資料顯示,全台書店近10年消失約1千家,原因除店租高、利潤薄外,學者分析因國內閱讀風氣日益下滑,導致書店經營困難。 底下各領域人士都提出不同看法: 「實際執行上認證可能有點困難,除非限定開電子發票並且購書人使用記名憑證付款。比較簡單的方法是在營業稅中把書籍視為民生必需品,像食物一樣免稅。」——翟神 「我覺得鼓勵創作比買書重要。用各種形式創作的按讚數量來抵稅比較有意思。我絕對支持閱讀,也相信開卷有益,但重點是質而非量,否則參考書跟教科書也是書。」——詹益鑑 「很多問題的根源在教育,不只是孩童教育而是成人出社會的再教育。先懂得如何讀的方法,為何讀的動機,閱讀推廣才有意義。否則即使抵的稅再多,大家的書多半還是呈列在架子上成為裝飾。很多人不會閱讀,不是不會讀,而是讀不懂,所以成人教育訓練也理應在抵稅範圍作思考,其實補助成人教育,讓大人再進修,其實還可以解決大學因為少子化而要合併或是裁校的難題,而大人的再進修對國家的整體競爭力也對國家的現況有更大的提升與幫助,當然成人教育所任用的教師不能用傳統思維的教學法心態來教課,而更多時候是幫助學生思考要問的問題以及現在面對的難題,一起來集思廣益解決,可以更直接拿回工作與家庭裡運用」——鄭俊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