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人生路上,我相信你每天都抱持著目標,只不過,總有達成不了的時候,更別說要是目標太大,恐怕是距離越來越遠了。 這是理所當然的。為什麼?因為你沒有學過如何描繪夢想、設定目標,沒有受過這方面的訓練。 或許應該這麼說才對,因為從前是不受這種訓練也沒關係的時代。 這點,從時代的變化及人口動態的變化,就能獲得驗證。 我所成長的時代,屬於「生產製造」的時代。戰後人口增加,加上人人都要獲得知識與資訊,因此學校的教學皆以背誦為主。此外,經營模式屬於管理式經營,亦即憑著過去的經驗與體驗來工作,於是年紀越大薪水自然越多,就算自己沒描繪出什麼夢想,只要工作認真,一樣能存活下去。 在這樣的時代,不描繪夢想、不思考五年後的自己也無妨。再說了,學校根本沒教這些事。 然而,隨著網路登場而進入資訊社會後,我們的生活及教育立即變了樣。而且人口持續減少的關係,商業模式也一百八十度大轉變,由顧客增加的模式變成顧客逐漸減少的模式了。換言之,從前只要一股腦兒地生產製造即可,但現在,你必須自己描繪未來的夢想和目標,努力創新並思考改革方案,做一些並沒有標準答案的東西。 這裡就出現了世代間的大代溝。 三十歲以下的人從青年期開始便處於網路社會,因此腦中的想法已經和四十歲一代以上的人大相逕庭了。在「生產製造」時代中長大的人多為「過去輸入型思維」,在資訊化社會中長大的人多為「未來輸出型思維」,而今天,我們正處於兩者間的代溝無法填補的過渡期。 我們的教育正在轉型,轉成「未來輸出型思維」,亦即教導學生如何將收集到的資訊加以編輯再輸出,並讓他們描繪未來,思考如何改變自己、讓自己成為理想中的模樣。 不過,這樣的教育方式才剛起步不久,大家還不習慣,還沒意識到我們已經進入一個新時代,一個在職場、學校、家中都能隨時描繪未來、編織夢想,說出「五年後我會怎樣」、「十年後我會怎樣」的生涯規畫時代。 ◆別讓他人看法謀殺你的夢想 在指導現場,特別是對小朋友的教育指導時,我發現很多人即便想迎向夢想和目標,也會自己踩煞車。他們碰到了所謂的「夢想殺手」。 最大的夢想殺手,就是環境,或者可說是父母的影響。 你的父母,是在你的祖父母的教導下長大的,而你的祖父母是在二戰前為了國家發展而施行的教育、以及要求絕對服從的「管理式教育」下長大的。這種教育可說是當時社會的一種機制,讓人自然而然會對改變與革新踩煞車,加上又發生過學生運動這類暴動,整個社會氛圍可說相當害怕年輕人和大學生變得獨立自主。就在這種情況下,產生了所謂的「偏差值教育」(「偏差值」指相對平均值的偏差數值,日本人用此數值來評估高中生的學習能力)。 在偏差值教育下,很多人心裡會想:「反正我的偏差值是五十(相當整體成績的平均,屬不高不低的中等學力),那麼就在偏差值五十的學校或組織混日子就好。」於是喪失了自立心。 即便是現在,日本的國中、高中考試,仍殘留著濃厚的由偏差值決定升學的升學主義色彩,對日本莘莘學子造成各式各樣的影響。 有一項對高中生進行的問卷調查,題目是:「你認為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嗎?」結果,僅不到四成的日本人,認為自己有價值;但美國人、中國人、韓國人,認為自己有價值者,均超過八成。 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當然是教育。以偏差值領導升學的教育方式,即便英文八十分、數學八十分,但要是國文三十分,平均分數便拉低了。於是,大家把目光放在三十分的國文上,不斷要求「提高國文成績」、「拉高平均分數」,督促學生在不擅長的科目上花更多力氣。 很多年輕人就是受這種教育長大的,難怪沒自信。 因此,所謂的教育專家、大腦科學家、心靈專家等,正為了大家的將來著想,致力於教導大家如何描繪並達成夢想、目標,同時宣揚有助大家提高自信的教育理念及方法等。 總之,許多人缺乏自信(自我肯定感、自我效能感)。 在訂立夢想與目標之前,我們必須先做好心靈保養。必須先從更愛自己、接受自己、寬恕自己做起。 尤其,在「管理式教育」下長大的世代,必須轉變想法,認為跨出自己一路走來的安全區是件好事、有益之事。而被稱為「寬鬆世代」的人,必須對於「明天會更好」這件事抱持希望與自信,接納自己、看重自己。 提高自信,是達成夢想與目標所不可或缺的要素。 書名:學會「曼陀羅計畫表」, 絕對實現, 你想要的都得到:把白日夢變成真! 「原田目標達成法」讓你滿足人生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