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人
  • 成為閱讀人
  • 閱讀人讀書
    • 心理。勵志。史地
    • 職場。商業。理財
    • 人際。溝通。親子
    • 生活。科普。保健
    • 閱讀。學習。思考
  • 閱讀人影音專題
  • 閱讀人生大學
    • 人生目標實踐課
  • 關於閱讀人
    • 閱讀人見證 >
      • 媒體報導
      • 學員見證
  • 學習小工具

讀書。讀人。讀世界
生命空缺用閱讀補足

《隱性控制》自戀型人格障礙的12大特徵

3/13/2025

評論

 
圖片
自愛是一種自我照顧,而自戀則可能是一種人格障礙的呈現。
​
自戀型人格障礙者(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 NPD)在心理學研究中被發現具有高度偽裝能力,他們擅長操控他人,並經常給周圍的人帶來心理上的折磨與壓力。
​
我是閱讀人,今天來讀《隱性控制》,書中深入探討了自戀型人格障礙的特徵與應對方式,幫助我們辨識這類人的行為模式,避免長期相處導致身心受損。
​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12大特徵
​
自戀狂的行為模式有跡可循,心理學研究總結出12個最明顯的特徵:
​
▶︎自大:認為自己與眾不同,享有特權,應該被特殊對待。
▶︎愛慕虛榮:過度關注外在形象,追求名利與社會地位。
▶︎情感體驗膚淺:難以建立真正深厚的情感連結,關係往往流於表面。
▶︎缺乏同理心:無法感受他人的情緒,對他人需求冷漠。
▶︎缺乏自省能力:無法接受批評,永遠認為錯在別人。
▶︎控制慾極強:喜歡掌控一切,操縱他人行為與決策。
▶︎急躁易怒:極端敏感,稍有不順就暴跳如雷。
▶︎情緒無常:一會兒熱情,一會兒冷漠,讓人摸不著頭緒。
▶︎敏感多疑:總覺得別人對自己不夠尊重,容易懷疑對方的動機。
▶︎十分好鬥:愛爭論,總想贏,容不得別人比自己優秀。
▶︎謊話連篇:擅長操縱事實,說謊無所顧忌。
▶︎害怕獨處且情感不忠:需要不斷從他人身上獲取關注與崇拜,容易出軌。
​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特徵並非完整的醫學診斷,僅是幫助我們辨識與評估這類人的行為模式。如果某人符合其中3項以下,那麼可能只是個性偶發的表現,仍然具備同理心與自省能力。但如果超過3項以上,且行為持續且穩定,那麼他極可能是一名自戀型人格障礙者。
​
▌如何應對自戀型人格障礙者?5個保護自己的方法
​
一般健康的關係應該是雙向平等的,但若我們不得不與自戀狂共處(如家人、同事、客戶、老闆等),書中提供了5個重要做法,幫助我們避免受到長期精神折磨。
​
1.停止認同與犧牲
​
面對自戀狂的指責與貶低,請明確地回應:「我不這麼認為」,或直接離開對話不予回應。最重要的是不讓他們的負面評價影響自己,因為這些貶低並非來自你的錯誤,而是源於他們自身的心理障礙。
​
2.將真實情況告知信任的家人與朋友
​
如果你已經身陷這種不健康的關係,請誠實地向可信賴的人訴說,不要讓自己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許多受害者因為害怕社會輿論或顧及面子,而不願對外求助,導致自己長期處於心理壓迫狀態。
​
3.斷開所有聯繫
​
不回應、搬家、換手機號碼,這是對付自戀狂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當你決定切斷關係時,千萬不要再與他們對話,因為任何回應都可能讓他們覺得仍能掌控你,導致更多的糾纏,甚至是威脅與暴力行為。必要時,可尋求法律保護,確保自身安全。
​
4.在社交媒體上謹言慎行
​
避免在社群媒體上公開揭露他們的惡行,因為自戀狂極端在乎面子,可能會不惜一切代價進行報復。若真的需要對外求助,應透過法律途徑或專業諮詢機構,而不是公開對抗,避免讓自己陷入更大的風險。(這個也似乎呼應近期有些新聞事件)
​
5.接受心理諮商或治療
​
無論是逃離自戀型人格的伴侶,或走出自戀型父母的陰影,心理諮商能幫助你重建自我認同,擺脫內心長期累積的焦慮與創傷。離開這段關係後,你可能會感受到分離焦慮,但請相信,這是重獲新生的重要過程。勇敢跨出第一步,你將迎來更自由、更健康的人生。
​
我是閱讀人,透過這本書與你分享如何辨識並擺脫有毒關係,讓我們一起用正確的應對方式,保護自己,重拾自由與快樂!
評論
閱讀生活有限公司  聯絡信箱: [email protected]
統一編號:24936423
​閱讀人 © All Rights Reserved.
  • 成為閱讀人
  • 閱讀人讀書
    • 心理。勵志。史地
    • 職場。商業。理財
    • 人際。溝通。親子
    • 生活。科普。保健
    • 閱讀。學習。思考
  • 閱讀人影音專題
  • 閱讀人生大學
    • 人生目標實踐課
  • 關於閱讀人
    • 閱讀人見證 >
      • 媒體報導
      • 學員見證
  • 學習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