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的真相與本質
讓我們誠實的問問自己: ‧物品真的可以跟幸福畫上等號嗎? ‧環境真的可以跟幸福相提並論嗎? ‧我們的外在真的可以滿足內在的需求嗎? ‧也許在某種程度上可以,但僅只是這樣嗎? 就讓我們安靜的回到自己身上,然後問問自己的心──真的是這樣而已嗎?還是有什麼藏在背後?然後,我的內心浮現一句話: 「說穿了,物品只是一個藉口,不是嗎?」 那些沒有說出口的話,還有那些被隱藏的情緒,才是我們需要看清楚的。需要被抽絲剝繭的,是隱藏在物品之內的故事。物品只是一個媒介,是表象、是工具,並不是全部。 真正的主角並不是物品,是你、是使用者、是人類,就讓我們拿掉模糊的濾鏡,好好的看清楚。有時候,人們擁有的物品就像是麵包屑一樣,散落在生命的路上,每一點、每一滴都帶著我們通過小徑,需要仔細的跟著走下去,才會帶你看到真實的故事與人生畫面的全貌。這個過程需要時間、耐心及很多的愛,若是要理解真相,還需要更多的勇氣。就讓我們一起回到生命的本質、回到物品的本質上。深吸一口氣,然後放鬆,一起來好好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什麼叫做「整理」? ‧如何定義「整齊」? 引申日本企業環境塑造方案裡的5S管理法,藉由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教養(SHITSUKE)五種行為來創造愉快的環境,以提高效率、品質及滿意度。這是針對企業、工廠、公司環境的管理,而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提高環境舒適度。 當中,「整理」被定義為:區分需要及不需要的東西,對需要的進行管理、不需要的進行處理。人類的生活模式跟這五種行為息息相關,所以整理不會是單獨的一件事,所有的行為環環相扣。 當你開始動手之後,就會更清楚什麼是真正的整理。我們必須明白一件事:動手做永遠比只是看或聽來得重要許多。 接下來,如何去定義「整齊」?我相信這會有很多種說法,讓我們用比較可以具體描述的方式來說明。一般來說,整齊是擁有條理及組織性,並延伸出一定的順序、一致化及穩定性,也會有一些組織上的變化及意識上的協調。簡單來說,整齊是一種「感受」,跟上面所形容的「秩序」有關,但不一定跟數量有關。而感受表示每一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方式,所以,整齊是一種符合自己所認為的「秩序」而得到的「感受性體驗」。 讓我們想像百貨公司的超市,有著分門別類的順序及同品牌物品放同一區的一致性,平穩的擺放方式會讓人感覺到整齊而舒適。若這時剛好有工作人員推著未上架的物品準備補貨,並隨意堆放著沒有秩序的商品,就會讓人感受到混亂。 從無秩序到有秩序的過程,就是一般人認知的整理。 而適當的配置讓環境產生秩序感時,就可以統稱為整齊;反之,隨意的混亂就可能讓人感受到不舒適,若是又有灰塵或髒汙,就可能被稱為髒亂。 接下來,我要問你一個本質上最重要的問題: 誰去做評分的那個人? 讓我們在這邊停一下。當你聽到這個問題的第一瞬間,想到的是誰?是「你自己」,對吧?如果答案出現的不是你自己,可能表示有些謎團需要釐清,這點在後面會再詳細談到。為什麼答案會是「你自己」,而不是別的?因為,只有你自己才知道什麼是需要、什麼對你來說是不需要。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秩序感,就像是自己的喜好一樣──你可以有喜歡的顏色、興趣及食物,也可以有自己的審美觀及自己認為的整齊。 事實上,每一個人都不同,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這就是為什麼當家人亂丟你的物品時,你會生氣;這也是為什麼當別人說你的房間很亂、需要整理的時候,你會不開心。因為,整齊的感受是從「人」所在的位置去決定的,沒有任何人有權力去干涉另外一個人的人生。最重要的是你自己,你怎麼想、你怎麼感覺。 有時候,我們需要的只是喘口氣,關上他人對自己的指指點點。 回到安靜的內在。如何回到真實的你自己,是「人生整理課」最重要的主軸。看到你的本質並讓力量回到自己之內,只有你才是最重要的故事。這本書不談收納,而事實上「不整理也沒關係」,故事的主角永遠是你,不是物品,也不是環境如何。真正需要的是去思考與觀察,用眼睛看,並用心去感受。 如果沒看到物品背後隱藏的故事,那麼丟東西就只是把過錯推到物品上的「逃避」行為而已。 你要知道,每個人的生活形態已經是他當下最佳的生存本能,我們需要做的不是一直丟東西,而是好好的問自己,這真的是自己想要的嗎?到目前為止,這不是一本你看完就會瘋狂陷入丟東西的書,而是回歸到書的本質。身為一本書的功用在於傳遞訊息及協助閱讀者,讓這樣的資訊變成你的養分,並用文字支持你來分享美好。 讓自己回到自己,讓物品回到它的本質。看到物品對人類的愛,看到自己的豐盛,然後撥雲見「物」,藉由整理看到更美好的自己。 真正的整理,不是丟東西。 而是藉由物品看到人生,讓你回到你自己真實的樣子。 讓你成為你自己。 「少買點、選好的、用更久。」──龐克教母薇薇安˙魏斯伍德
戒掉無意識的消費行為 在還沒認識零廢棄生活之前,我因為工作及原生家庭帶來的壓力,必須求助精神科醫師,每晚都要借助安眠藥求得好眠,這樣的日子大概持續了三到四年。回首那段日子,我問自己到底為了什麼事而沮喪、情緒低落,必須要靠服藥來求得逃避現實六個小時?認真論起來,還真的是模模糊糊沒有答案,唯一明確的是,每天每件事都以經濟為第一考量,為了追逐金錢而奴役自己,同時作為三明治族所背負的家庭義務,也讓我壓力破表,不自覺地仰賴消費來紓壓,落入追求物質再追逐金錢的惡性循環,日復一日過著毫無意義的生活,可以說是為了活著而生活。 在接觸到零廢棄生活時,剛好是我戒安眠藥的中期。安眠藥跟毒品一樣都是會上癮的,不是說你不想吃就可以馬上不吃,戒斷症狀非常可怕,甚至會讓人三天睡不了覺。要想擺脫安眠藥就必須有計畫的進行,漸進式的把藥戒除,我也因為每天都做到既定目標,而成功脫離了藥物的控制。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想說,這跟零廢棄生活有什麼關係?兩者之間的共通點,就在於都必須改變生活方式。我因為換了一個不吃藥的生活而得到救贖,沒有身歷其境的人很難體會,只有親身試過才能理解箇中道理。零廢棄生活也是如此,我們太習慣塑膠袋、紙盒等包裝材料帶來的便利性,沒有強迫自己改變,你不會知道自己早中了這種方便性的毒癮! 減少不必要的垃圾或戒掉無意識的生活,說穿了就是換一個生活模式罷了。一開始要戒掉這個便利癮,你可能會覺得很困難,但只要建立觀念,找到方法有意識地去執行,你會發現你以為的不便其實一點也不,便利的生活不過就是一種商業模式,你只需要把自己的生活換成另一個模式,一點都不麻煩,很容易就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開啟美好生活。 過去被物質奴役的我,買東西是生活中唯一的樂趣,一年中唯一讀的一本「書」就是百貨公司的週年慶目錄,每一樣東西都想要,兩眼來回不斷掃瞄獵物,看看有沒有什麼是我能買的,當時的我完全沒有想過,有一天我可以拋棄用物質來定位我的生活。 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開銷,我一年至少省下這麼多! 每次生理期花費200元(衛生棉條)×12個月=2,400元生活用品(衛生紙、洗髮精、清潔用品等)1,000元×12個月=12,000元減少購買手搖飲182杯×35元=6,370元減少購買衣服和鞋子20,000元減少購買至少2支手機×12,000元=24,000元減少購買保養品及化.品2,000元×4季=8,000元減少更多外食的可能1,000元×12個月=12,000元減少更多的電費,節省(含住家店面)一年30,000元一年可以省下11萬多,這些錢都可以玩一趟歐洲,而且是高級旅行了。 拒絕便利生活,讓心靈更富足 啟動零廢棄生活時,在人際關係上遭遇不少挫折,家人不認同,朋友也覺得我瘋了,幹嘛要和這世界唱反調。既然身邊的親友不買帳,我就每天在臉書上傳「減廢日記」,想說感染一下臉友,找到志趣相投的人。才起步不久,就有大概一半的人取消追蹤我的動態,因為大家都和我先生一樣,認為我入戲太深,減廢根本不是正常人做的事。儘管每天為了減廢吵吵嚷嚷的,我卻一直樂在其中。對很多人來說,減少垃圾是一件難事,但我反而覺得極富挑戰性,而且越深入實踐,越覺得有趣,沒想到拒絕大家習慣的便利生活,還為我帶來了許多正向的變化!不認同的人離開了,相對地留下來的人不是認同理念,就是也跟我一樣實踐著減廢生活,慢慢地累積了不少同溫層朋友,也因為更深入追蹤環境議題,擴充不少相關知識。現在我有很多讓我感覺幸福的朋友,也許別人看來他們也跟我一樣是個瘋子,但我們真的只是單純、沒有心機、只想著為環境好的人,我真心感謝他們一路上的陪伴,以及帶給我很多的靈感。我和這些朋友為了「零廢棄」攜手做了很多瘋狂的事、辦了很多活動,像是零廢棄交換、無價市集、一起去幫助學校,一起想辦法辦一個「沒有垃圾的園遊會」,努力讓活動不產生垃圾。以前跟朋友相聚,聊的總是怎麼賺大錢、如何擴大口袋深度,淨是一些枯燥乏味的內容。但是跟這些朋友在一起時,從沒有因為金錢匱乏而討論一些市儈的話題,更常一起為環境汙染的新聞生氣,其中還有人可以讓我詢問專業問題,而且總是比Google還即時。我非常珍惜這群跟我一起為垃圾減少而開心興奮,帶給我很多正能量的朋友。 某一天我看著家中雜亂的景象,下定決心要營造極簡生活,開始減少家裡的東西,而從那天到現在已經過了四年。當時我的生活周遭充斥著滿滿的物品,人生各方面都讓我感到十分沉重。
好不容易到了假日,我卻得先做完家事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但這實在是項艱困的任務,所以我往往一拖再拖,整個人躺在沙發上什麼都不想做,等到回過神來已經是傍晚時分,於是就這樣虛耗了一整天。每次我都會湧起一股深深的罪惡感,心想「今天又浪費掉了」。 自從我減少了身邊的物品後,腳步便輕盈了起來。東西一少,不論是整理還是打掃都能輕鬆完成,所以我能快速做完所有家事,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正因如此,我由衷希望能一直維持這樣的環境。 要是不多加留意,物品自然會不斷增加。光是走在路上就能看到許多吸引人的東西,也會拿到各種試用品,滑手機還會看到很多誘人的廣告,就算明白極簡生活具有相當大的好處,仍然抵擋不住心中的物欲。畢竟這些廠商紛紛使出渾身解數展現自家產品的魅力,我們會湧現購買的欲望或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所以,能否控制自己的物欲就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而這時我們就要用到「定量化」的技巧。只要特別留意物品的數量,便能防止東西不斷增加。舉例來說,如果我規定自己同樣用途的包包只能擁有一個,當我看到一款類似的包包而心動不已時,就會叮囑自己「這種包包我已經有了」。定量化能幫助我們用冷靜的心態檢視購買欲望,預防一度減少的物品再次增加。 只要將物品固定在一定的數量,就能消除莫名的購物欲,不再感到「這個和那個我都沒有」,也不會再反複購買好幾個類似的物品。 如果能縮減東西的數量,便能提高單品的購買預算,購物時也會變得更謹慎,最後買下的自然會是自己真正喜歡的東西。除此之外,也不會因為物品太多,而把東西壓在成堆的小山下。物品管理起來變得更簡單,人生再也不需要浪費時間找東西,搬家也變得更輕鬆。而且只需要很少的空間擺放物品,因此還有降低房租預算的效果,於是居住環境的選擇也就跟著增加了。 雖說要打造輕盈的空間,但並不需要放棄自己喜歡的東西。重點在於有所節制,既不需要丟掉喜歡的,也不任憑自己被欲望驅使而買個不停。只要對物品的數量加以留意,既能享受極簡生活的好處,又能過得開開心心,不妨試試看吧! 你是否希望精簡家中物品,卻不知道到底該保留幾個呢?是否總因為衝動購物而懊惱不已,或是曾一度減少家中物品卻又再次恢復原狀了呢? 三「定」原則有解! ★定量化:規定物品的數量 ․按功能、用途、氣溫決定數量。 ․一人一個的物品。 ★定額化:規定數量額度的上限 ․很難每天從頭到尾數一遍的東西。 ․大小不一的東西。 ․適合放進收納箱中的小東西。 ★定色化:決定顏色,視覺上看起來就會很清爽 ․不放在收納器具裡的物品。 ․購買時容易猶豫的東西。 ․一多就容易雜亂的東西。 一旦決定了物品的數量,家裡自然就會整潔。 藉由定量化,讓我們從「這個我沒有,那個我也沒買」的欲望中解放! 每一篇的故事都代表著時間裡的我們,每一次經歷的事情都是人生的回味和倒帶,寫下的不只是感受,更多的是記錄,記錄那些好的日子和壞的日子是如何編織成歲月。
走過青春的旅程,在歲月裡學會愛人,歷經失去和遺憾,慢慢在時間裡與回憶共處,溫柔不息,餘生也請多多指教。 青春是不捨的惦念,即使不起眼,卻都成了閃閃發亮的印記。 無論你去到哪裡,都要記住最初的樣子啊。 我們都是孤獨的來,艱難的遇見,再彼此的愛上。 原來愛過,痛過,都是經過。原來錯落,散落,都是拾獲。 慢慢地走到更遙遠的以後,帶走從前的自己。 一輩子如此短暫,別總是在遺憾裡輾轉。 生命對我們如此殘忍,卻也會綻放美好清香, 讓我們義無反顧地活在人生。 旅行簡史
從兩百多萬年前人類開始在地球上發跡以來,我們就一直是游牧流浪者。人們圍坐著柴火直到牛群回家的定居生活型態不只虛幻而且荒謬。人類無法這麼做,他們必須到處漫遊。──克里斯多夫.洛伊(Christopher Lloyd) 在歷史之初,人類的生活狀態就只是旅行--從到處遷徙或游牧的意義上來說。近兩百萬年來,狩獵採集者的生活,人類的命運就是追隨著牧草和季節的永不停息的遷徙。如果說在人類歷史的早期有可以用來代表旅行的字眼,應該就是「生活」、「生存」、「現況」,或者就是「我們的工作」的同義字。 「生存取決於機動性和機會主義,」布萊恩.費根(Brian Fagan)如此描述冰河晚期(16000至13000 BC):「那是一個小規模生活的世界,一個社會網絡散布極廣、許多族群偶爾聚集在一起的世界,最重要的是,那是一個許多小群體在遼闊的大地到處漫遊,充滿機動性的世界……」毫無疑問,這是遷移活動,但個人成長肯定不是它的目的。 許多觀察者舉出原始時期的遊牧優勢來解釋二十一世紀的旅遊熱,也就是說明這股早已超越旅行是生活要件的時代,一直延續到當代的道路吸引力。仔細想想,人類身為漫遊者有多久的時間──將近兩百萬年,相較於我們居住在城鎮或村落有多久──兩萬年不到,也難怪我們不時會為了得到它的樂趣而出發去旅行了。漫遊在我們的DNA中,幾乎就像人類對火的迷戀。法國作家貢特洪.德.朋善(Gontran de Poncins)曾經問一位愛斯基摩人,他的族人為何總是到處遷移。「有什麼辦法?」那人回答:「我們天生就不安分。」(《華盛頓郵報》專刊《圖書世界》﹝Book World﹞) 接著,大約在一萬五千到八千年前之間,人類學會馴養、繁殖某些動物,種植若干穀物,從此改變了人類的歷史。隨著農業的萌芽而來的是定居生活的誕生、留在原地的習性,以及永久性、最終是永久性部落的發端。不再遷移或經常改變落腳地變得越來越平常,而當定居生活和安土重遷成為常態,游牧和旅行也就變成了例外。 不只成為例外,旅行很快就變得無比危險,因而顯然很不明智。動身上路(儘管當時並沒有真正的道路)必然意謂著你必須和部落分離,不再屬於、也無法依賴一個永久的血親團體的保護和善意。你是流放在外,一個陌生人,而沒人可以保護陌生人,沒人和陌生人有利益聯結,沒人會因為向陌生人表達好意而得到任何好處。如果你在石器時代或銅器時代動身上路,一定是因為其他人下的令,而他們會下這樣的命令,唯一理由就是他們不想與你為伍。簡言之,你會上路是因為大家認為你不適合待在居留地。 基督教的偉大創建故事之一,亞當夏娃的傳說,正是象徵人類從游牧到定居階段的這個生活境況的重大變遷的一則寓言。亞當和夏娃的故事首先是一個警世傳說,頌揚定居生活的優點,但主要是在暗示居無定所的危險。畢竟,伊甸園是定居生活的縮影,有著自給自足的豐富糧食和溫馴乖順的動物。亞當和夏娃因為他們犯下的罪而被逐出田園般的世界,遭到了流放。這則故事的寓意非常清楚:只有傻瓜會賭上定居生活提供的庇護和照顧。而這種愚行所受的懲罰──根據《聖經》用語,亞當和夏娃的「懺悔」(penance),就是旅行。就這樣,旅行或游牧從人類的生活常態演變成令人反感的東西。艾里克.李德在他所著《旅行者的思想》(Eric Leed ,The Mind of the Traveler)一書中提到,旅行(travel)一字的最古老來源可能是印歐字根per,「它的第二層意義明確涉及了活動:『穿越空間』、『到達目的地』、『外出』。」而per的原始含意──嘗試,探測,冒險,則是現今我們使用的「實驗」(experiment)和「危難」(peril)等字彙的來源。保羅.佛塞爾在「勞動」(travail)這個字當中找到它的另一個以及更近代的原型。「旅人是承受勞動之苦的人,」他寫道:「這個字是從拉丁文tripalium衍生而來,指的是一種以三根木柱組成,用來拉扯犯人肢體的刑具。」(1980,39) 荷馬史詩《奧德賽》或許是銅器時代足以顯示旅行是極度令人不快的,是一種磨難、英雄人物必須經歷的一連串試煉的這個觀點的最知名例子。奧德修斯並不想當旅人,也沒有積極尋求探險;他是在特洛伊戰爭後返家的途中遇上船難,一心只想盡快回到故鄉伊薩卡和心愛妻子潘妮洛普的身邊。對西方文學而言,很幸運的這趟旅程花了他十年之久。從奧德賽斯的角度來看,他那些史詩般的探險只是必須去征服的多餘阻礙,是天神設下的用來阻礙他投向家鄉懷抱的考驗。「對凡人而言,再也沒有比漂流人生更不幸的了。」荷馬寫道。(《拉帕姆季刊》(Lapham's Quarterly) 此外也要注意,銅器時代的另一個偉大旅人,吉爾伽美(Gilgamesh),是如何同樣發現自己的返回王國都邑烏魯克之路布滿了他必須征服的障礙。「他旅行到了世界的邊境,」史詩一開頭說:「最後疲憊但安然回到家鄉。他將她經歷的種種試煉刻在石板上。」(密薛爾,Stephen Mitchell,69)那些經驗是「試煉」而非探險。「當我們想到遠古時期的旅行,」彼得.懷菲德(Peter Whitfield)提到: 許多響亮、強有力的字眼便浮現我們腦海:《出埃及記》和《奧德賽》,史詩和北歐英雄傳奇,遠征和朝聖。這些字彙各有不同的意義,但全都傳達了旅行的一個原始含意──它是一種嚴酷考驗,一種挑戰,一種煎熬。旅行和磨難是不可分的。 所以說,旅行在石器、銅器和鐵器時代主要是指試煉、阻礙和冒險。當時的旅人與其說是英雄,還不如說是可憐人,因此旅行敘事的軌跡總是朝著歸鄉的方向。旅行不是離家到外地去,而是結束旅程返鄉。 總之,這種事態在上古時期持續發展,一直到黑暗時代,來到中古時期初期。當然,到了這時候,人已經很難在異鄉恣意來去了,但是這幾個時期的三類最常見的旅人──士兵(包括水手)、貿易商或商人和朝聖者,追尋的肯定不是自我精進。朝聖者或許是最接近的一種,但即使是朝聖者也不是為了個人成長而旅行,而是為了拯救自己的不朽靈魂。「各地之間的遷移活動非常熱絡,」保羅.佛塞爾在書中這麼描述古代世界和黑暗時代的旅行,可是說到「真實的旅行,從一地到另一地的遷移活動,應該帶有若干非功利性樂趣的衝動……若非如此,也許最好別說是旅行,而應該是預旅行(pre-travel)。」 到了中世紀初期,有了較多的道路和較多的人絡繹於途。「在一些幹道上,」中世紀史學家莫里斯.比夏(Morris Bishop)曾提到:「交通非常繁忙。」可是仍然沒有可以稱之為旅人的人。 所有人都上路了,為教團出外辦事的僧侶和修女;準備前往羅馬或者進行教區拜訪的主教們;閒晃的學生;尾隨著牧師和旗旌的吟唱朝聖者;教宗使者;吟遊樂手、江湖醫生和賣藥郎;小販和補鍋匠;臨時雇工和解除束縛的奴隸;退伍的士兵和乞丐、攔路搶匪…… E. S.貝茲在他的著作《漫遊一六○○》(E. S. Bates , Touring in 1600)中為十六、十七世紀間的智者不願出遠門的理由作了總結。 當時的道途充滿了危險,客棧雜亂,船隻經不起風浪,地圖糟到往往被當作送給敵人而非朋友的禮物……踏上旅途一定得在口袋裡放點吃的,萬一被狗攻擊可以丟給牠們,而且如果帶表,絕不可以有報時功能,因為這等於通報歹徒你身上有現金。(《拉帕姆季刊》) 菲爾.韓森(Phil Hansen)在青少年時期便才華洋溢,他全心投入藝術,無法停止作畫。這個少年十分熱愛點畫創作,也就是透過無數小點的繪製,在鏡頭拉遠時構成一幅更大的圖畫。他整個青少年時期都在描繪千萬個小點,結果在高中時,他的右手開始抖個不停。他愈想畫下去,就愈難做到。為了對抗手抖的毛病,他努力將筆握得更緊,卻使顫抖症狀更加惡化。最後,他甚至無法畫出一條直線,因而不得不放棄成為藝術家的畢生夢想。
但菲爾.韓森對於藝術仍無法忘懷,因此他求助神經科醫師,卻得到令他痛心的診斷結果──神經已永久受損。雖然這個消息難以接受,這位醫師給他的建議卻改變了他的生命,促使韓森開始採取延展型思考。醫師建議韓森,試著與顫抖共處。 菲爾.韓森不再努力對抗他的局限,他開始將心力投入到他能夠做到的事,而非執著於他不能的部分。他找到了新方式,能用他顫抖的手繼續創作藝術。既然點畫是以無數小點聚集成一幅圖案,那麼他抖動的手所畫出的扭曲線條,不也能從片段匯集成完整圖畫嗎? 韓森從學校畢業後,找到了一份能支持他實現藝術家夢想的工作。就像許多人一樣,第一次領到薪水後,他第一個念頭就是出門購物去。菲爾.韓森認為,如果把他原本簡陋的畫具換成更精細的水彩筆刷和筆筒,他的作品便會大幅進步。但是,工具備齊後過了許久,這位年輕的藝術天才卻毫無創作靈感。這些新配備原本應能激發他的藝術才情,結果卻比手抖的問題更束縛他。 為了克服創作低潮,韓森決定不再想著如何提升畫具配備,而是反思內心深處真正想要創作的是什麼。他想知道:「追尋自我的極限,能否使人變得更具創造力?」他不再仰賴新畫具,決心以最少的工具來創作藝術。他的第一個計畫就是以價值一美元的配備和五十個星巴克咖啡紙杯,創造出一幅備受好評的男孩素描像,畫作名稱就是男孩的名字「道第」(Daudi)。他也將自己的胸腹變成畫布,在身上層層疊疊畫了數幅圖畫,並拍攝成影片。 這位嶄露頭角的藝術家也持續尋找新方法,來克服自己身體上的限制。他用雙腳沾顏料來創作藝術,也把雙手浸滿顏料然後直接劈向一面牆,來創作一幅李小龍的肖像,而這些都不需要精準的身體動作。菲爾.韓森學會擁抱令作品無法更進步的限制,迫使他學習新的方式來創作藝術。正因為這些局限,他得以將自己的藝術延展到新的高度,並以藝術家嘉賓的身分登上第五十一屆葛萊美頒獎典禮。 菲爾.韓森覺察到,自身的局限──無論是手抖的症狀還是簡陋的素材──反而激發了他運用資源的創造力。如他所言,領悟到「局限其實是創造力的來源」,讓他的藝術視野完全改觀。 一九七八年,西伯利亞地質學家意外發現了四十二年前消失的一家人。利科夫(Lykov)一家當年為了躲避宗教迫害,逃到薩彥嶺一處荒地,近一千三百萬平方公里以內杳無人煙,曠野一片。雖然逃難時物資也不充裕,但來到這個距離最近的人類住處有兩百六十公里之遙的荒野,成為他們此生遭遇到最大的挑戰。他們在此與世隔絕,渾然不知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及結束。此處氣溫長年接近零下三十度,不僅考驗他們的體能狀態,遺世獨居也是心理上的一大挑戰。夏季時,外人必須乘坐獨木舟長達一週,才能抵達利科夫家族的居處;冬季時天候太過惡劣,除非搭乘直升機,否則根本不可能來到如此偏遠之地。
這對父母卡普(Karp)和艾庫琳娜(Akulina)養育了兩個兒子沙文(Savin)和迪米特里(Dmitry),還有兩個女兒娜塔莉亞(Natalia)和艾加菲亞(Agafia)。最小的兩個孩子迪米特里和艾加菲亞是到了薩彥嶺後才出世的,因此在地質學家發現這家人之前,他們從未見過父母及手足以外的任何人。 利科夫一家人與文明斷絕長達數十年,無法享受任何現代便利設施,也無法與家人以外的外界社會接觸。別無選擇之下,他們只能就地取材,隨機應變。他們沒有文明人視為理所當然的器具,於是用馬鈴薯皮和松子殼搭建房屋及地板。他們還用大麻籽做衣服,用樺樹皮做鞋子。沒有適合的打獵用具,迪米特里就光著腳追逐他的獵物,有時候一追多日,直到動物筋疲力竭死去為止。 利科夫一家人學著去適應環境的限制,並設法將他們擁有的少許資源,轉換為生存的基本要件。但那是因為他們沒有選擇,否則就只能等死。在我們驚嘆於這家人的創造力,並感恩自己的環境條件比他們好得多的同時,利科夫一家荒野求生的極端例子,顯示人們在危機關頭竟能如此善用資源,而達到不可思議、超乎想像的成就。 幾乎所有人都會面臨某種局限或限制。每個人想達到的目標各不相同──長期目標包括事業成功、創業圓夢、找到具挑戰性的工作、在工作與家庭間取得平衡,以及養育出好孩子等;短期目標例如完成某專案計畫、學習新事物、舉行某會議,或是輔導小孩課業等。 面對這些目標,每個人所擁有的資源也各不相同──包括時間、金錢、知識、技能、人脈及物資等。 我們想要達成的目標,往往與我們現有的資源存在一段落差。有些人最大的局限在於資金不足,有些人的問題則是缺乏專業人脈,或是資訊、技術或人員不到位。儘管有種種不足,善用資源的人仍勇於行動。他們不斷自問:我該如何運用手邊的資源,以有效達成目標? 我們能從成功克服限制的人身上學到很多。這些局限激勵我們更靈活應變,採取更有創意的做法,並增強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重點是,延展資源所帶來的種種好處,我們隨時都能獲益:面對組織、工作、家庭以及生活時,發掘手邊現有資源的各種可能性,並發揮創意持續累積,最終創造出更好的成果。 從環島騎車開始 「陸,來啦!我辦活動妳要來啦!」電話那頭高小峰三寸不爛之舌已經花了五分鐘想搞定我。〈高小峰、Marisa是我在政大EMBA好友;而高小峰邀請參加的是EMBA商管聯盟「鐵馬論劍環島」活動。〉 「你要我參加自行車環島,我沒車要怎麼環?」 「可以租車!很簡單。」 我們兩人對話就像在炙熱的網球場,你一言我一語;最後受不了的一記殺球回他:「如果Marisa參加,我就參加!」一邊看著電腦專注工作,同時想著Marisa應該不會參加〈心中碎唸著:天殺的高小峰!不要再遊說我了!〉結果,過了五分鐘,沉寂的電話再度響起:「陸!Marisa說要參加!」 就這樣,我遵守承諾,報名自行車環島活動。 但後來才知道,其實Marisa說的是:「如果陸參加,我就參加!」 高小峰告訴她:「陸要參加了!」 我的運動生涯,就在這場糊弄中展開。 第一次自行車河濱團練時,我與Marisa在河濱租了車跟騎。 豔陽下看著高小峰圓嘟嘟的身軀,可愛的屁股踩著公路車,帥氣飆速從身邊刷過,心想:「這應該不是我『人』的問題,應該是『車』的問題!」 於是回家後,我就去買了一輛公路車。 從拿到車的第一天,每天三點半起床練車,去適應下彎的把手、變速器、煞車如何使用,並趕在七點半兒子起床前回家。 每天用Google Map設定一個令我好奇的地點,把路線規劃出來騎去打卡。這種好奇感幫助我每天清晨起床的情緒不至於那麼辛苦,反而多了一種想探索的熱切。從河濱水路,逐日慢慢規劃到城市近郊的山路,從每日二十公里,逐日累積變成每日至少四十公里。 就這樣,一個半月後我完成了環島。 原本毫無運動習慣的我以為環島很困難。畢竟被富態高小峰在河濱海刷,是一種視覺與心靈的震撼!但在一個半月每日出車的努力練習後,我愉悅地完成了它。 中間當然有辛苦時刻,譬如:爬坡、落山風、烈日、暴雨;但我完全享受這種身體自主,伴隨著風吹雨淋,還有那不預期的風景,遇見的人、事、物!這一切是如此美好! 初半馬意外上了凸台 然後,開始跑步。 原因是偶然看見「戈壁挑戰賽」賽事片段畫面:「一群人站在起跑線,賽道前方有巨大的沙塵暴正隆隆揚起,他們義無反顧地衝進沙塵暴中!」我後來知道這場賽事需連續四天在炙熱的戈壁跑超過一百二十二公里。〈此處「戈壁挑戰賽」賽事指的是「玄奘之路國際商學院戈壁挑戰賽」,活動位於中國甘肅省瓜州縣漢唐絲綢古道。每年五月下旬開賽,以EMBA參賽院校團隊成績作為最終排名依據。〉 「一百二十二公里」在當時是無法想像的數字,從未跑步的我在心中冒出了一個想法:「要怎麼參加?」詢問得知「先參加社團練跑,之後會選拔」。當時聽了,期許:「十八歲後未曾踏上操場的自己努力練兩年,或許有機會可以入選成為『選手』。」 「選手」這個詞並不在原本的人生清單,更遑論八個月前我還沒運動習慣,但騎車帶來的美好經驗讓我相信藉由「學習」「訓練」,最終「我會進步」!──心中熱切一股腦兒地想參加社團練跑,進入選拔。 如果說騎車開啟我對生活的視野,跑步則深度挖掘我的意志。 記得第一次參加團練,在前輩帶領下用六分至六分半速跑了八公里。那晚有一種感覺是:「我身體有問題嗎?」根本跑不起來,我是用「撐」的去撐完全程。 隔了一週,第二次團練,里程數增加到十公里。 到了第三次團練,又是十公里。 第三次團練結束時,覺得這件事可能不是藉由「學習」「訓練」「我會進步」的思維可以達到,盤算著要退團…… 「原來我不適合跑步啊!」 但那時社團已經團報「至善盃光橋夜跑」的半馬活動,也等於「第五次」下場跑步就要完成一場半馬!「好吧!也給自己交代,至少我完成了半馬。」我心裡嘀咕著:「結束後不再跑。」那次半馬,完全沒有配速、補給、任何概念,就是跑、一直跑、一直跑、一直跑。我就像《阿甘正傳》裡的阿甘,腦中只有一個數字,二小時四十五分。 為什麼是二小時四十五分? 賽前問跑友,女生第一次跑半馬,成績大概要怎樣才不會太難看?跑友說,兩個半小時吧。兩個半小時對初跑者就算是不錯的成績。所以我想多跑個十五分鐘,應該不會太丟臉吧?心中默默設了目標。 那晚抱持著:「以後應該不會再跑了,就把它好好結束掉吧!」的心情拚命跑!過程中跑不動時就緩一點,覺得體力還可以就加速。直到看見前方十八公里告示牌,下意識地計算:「咦,十八公里?這樣不是只剩三公里嗎?」〈忍不住低頭看了錶,數字呈現一小時四十五分。〉腦袋突然意識到:「我還有好多時間啊!」但這個想法跑出瞬間身體立即當機!從屁股、大腿、到整個腳趾頭感覺好痛!於是停下來,在路邊開始舒展筋骨,邊捶屁股、邊拍腿地慢慢走,一直走到靠近水門接近終點的地方,才不情願地再度慢慢「跑」進去。這場無厘頭的「初、半、馬」我用二小時零六分完成,意外上凸台。 一百二十公里戈壁馬拉松 得知自己上凸台那莫名的瞬間,領悟到: 一、如果我覺得痛苦,後面的人更痛苦,但他們都堅持著。 二、不是身體條件不夠,而是心智條件不夠,我沒耐性也缺乏信心! 原來……「我可以跑的啊!」 於是從那天開始自訓計畫: 每天十公里,不管是用「跑」、用「走」的,就是要完成十公里;一直到可以完整「跑「完十公里,就再繼續增加兩公里。 五個月後,我可以單趟從家裡跑到大稻埕,再沿著河濱公園一路跑到文山區政大,再直上政大後山,一路到貓空纜車站,最後搭貓纜轉捷運回家。 過程中遇到「距離」不行就練距離,遇到「上坡」不行就練上坡;反正遇到「不行」就是去練,把它變成「行」! 結果,我比自己預期的更快成為戈壁選手;從第一天練跑的八個月後,我完成了一百二十二公里的戈壁超級馬拉松。也因此,內心深處燃起一個火苗: 渴望每年要完成一件挑戰,讓自我成長的事。 攀岩與喜馬拉雅島峰 戈壁結束隔年,在臉書看到慧萍貼出聖母峰基地營照片,那就像一道閃光,我敲了訊息給她。 短短五分鐘內我們確認行程。只不過這個計畫,從原本的主幹道上行至「聖母峰基地營」,後來擴增難度為繞道走「喜馬拉雅外環道」抵達「聖母峰基地營」,再去爬一座六千多公尺的「島峰」。 「關於山」我的資歷很淺。 決定這段旅程之前,我的百岳經驗只有台灣雪山一座。 出發前經山岳資歷豐厚的友人Abby介紹,很幸運地向山界前輩「小鬍子」戴昌盛教練學習。 一開始跟小鬍子學的是「攀岩技巧」;當時思考「喜馬拉雅山健行」我在體能上應該沒問題,「負重」部分可以自訓,但是關於「攀爬」「繩索」使用技巧完全陌生,心想,也許在高山上會使用到。另外,「攀岩」看起來實在是太酷了,厲害的攀岩者在岩石之間有如優美的舞者在穿梭。而小鬍子攀岩時就有如優美的芭蕾舞者。 在第三次攀岩練習過程中,小鬍子教練突然停下問我:「妳學這個到底是要做什麼?妳的目標在哪裡?」 「爬喜馬拉雅山。」 「哪座?行程規劃?有同伴嗎?」 「一位同伴跟一位嚮導,我們是自己安排的……」接著詳細描述行程規劃。小鬍子聽完,嚴肅地搖搖頭告訴我:「這個高度不是開玩笑的,方便約慧萍過來碰面討論嗎?」後來,我帶著慧萍與小鬍子碰面。 小鬍子對著兩位各別只有「一次」百岳經驗的人,詳細分析整趟行程風險、需要注意的地方,接著說:「我研究過行程,島峰是真的有難度,妳們最好在我要求標準下進行一次山訓,我才能評估妳們的身體與反應。」 那天晚上,我覺得自己與慧萍像是阿呆與阿瓜雙人組,不知死活要去攀登海拔六千多公尺的山,雖然看著小鬍子的資料,心裡覺得刺激,但同時也在思考這個決定是否太冒進?於是,我與慧萍請小鬍子教練安排最嚴苛的訓練,千萬不要手下留情,最後再由他評估我們是否有能力去完成這趟行程。 幾天後,我與慧萍個別負重將近二十公斤,在大雨滂沱中直攻桃山,隔日凌晨在飄雪強風中持續重裝訓練。下山後的我:「我們有達到標準嗎?教練?」 「沒問題了!」小鬍子看著我與慧萍,帥氣地笑笑說:「沒有高山反應,而且毅力過人,不錯!」 「毅力過人」這比較好理解,因為我跟慧萍都算能吃苦的,但「高山症」怎麼判斷? 「小鬍子,高山反應怎麼看?」 「從昨天到現在妳們兩個食量很大、吃很好,對吧?!」 「因為餓了啊!這麼操,而且你超會煮!這跟高山症有什麼關係?」 「昨天在那種天候狀況我們算急升到頂,妳們身體沒有不舒服、食慾很好;如果高山症發作會沒有食慾。而且在急升、溫度冷、天候狀況糟糕下,高山症很容易發作,但妳跟慧萍的體質算不錯,沒發作、能吃能睡。」 於是山訓後沒多久,我與慧萍帶上小鬍子的認證與祝福,踏上尼泊爾的喜馬拉雅環道旅程。 二十二天喜馬拉雅環道旅程中,我們越過無數四、五千公尺以上的大山,每天靠近中午時,當我問中午吃飯地方在哪裡?尼瑪就會遙指另座山頭。我們行經許多地方都需徒手攀爬毫無路徑的山壁岩塊。 過程中,進一步瞭解了自己身體對不同高度的反應與體能狀態;所以當旅程尾聲時,尼瑪告訴我:「妳喜歡跑馬拉松,我們這裡有『聖母峰馬拉松』,來吧!」這是我第一次聽到「聖母峰馬拉松」。 購書連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