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人
  • 成為閱讀人
  • 閱讀人讀書
    • 心理。勵志。史地
    • 職場。商業。理財
    • 人際。溝通。親子
    • 生活。科普。保健
    • 閱讀。學習。思考
  • 閱讀人影音專題
  • 閱讀人生大學
    • 人生目標實踐課
  • 關於閱讀人
    • 閱讀人見證 >
      • 媒體報導
      • 學員見證
  • 學習小工具

讀書。讀人。讀世界
生命空缺用閱讀補足

恥辱不該留給受害者,真正該羞恥的是加害人以及其他

3/21/2025

評論

 
圖片
▌恥辱不該留給受害者,真正該羞恥的是加害人以及其他
​
在過去,每當某些新聞事件發生後,新聞留言區總會有人感傷地寫道:
​
「這些受害者因為受到傷害,一輩子都完了。」
​
然而,這樣的憐憫文字表達,其實並不能真正幫助到受害者。
​
因為真正需要譴責,甚至應該一輩子都「完了」的,是那些加害者——那些使人受到傷害的人。
​
⸻
​
這些羞恥性的詞語,不應該屬於受害者,
而是應該指向—--
旁觀者的冷漠
錯誤的法律體系
扭曲的權力結構
以及施暴者本身
​
他們才是應該感到羞恥的對象。
​
⸻
​
▌性暴力有別於其他形式的暴力
​
它常常被附加羞恥感,而這種羞恥感卻被不公平地轉嫁到受害者身上。
​
受害者因此容易成為被指責的對象:
「為什麼穿得那麼短?」
「為什麼要去那裡?」
​
這些質疑,不但將責任推向受害者,也導致他們難以開口,將傷痛深埋在沉默之中。
​
⸻
​
▌性暴力,不只是個人行為
​
它是一種被——歷史文化、性別觀念、族群偏見,扭曲的暴力形式。
​
它可能發生在各種場景中,不僅僅是人們想像中的——黑暗巷子、夜店酒吧、被人下藥的情境
​
事實上,更多的性暴力事件,發生在——自己的家中、朋友的家中、封閉的空間:如信仰組織、團體、甚至監獄以及約會、親密關係中
​
⸻
​
我是閱讀人,今天與你分享一本關於《恥辱,一部性暴力的全球史》。
​
這本書幫助我們理解性暴力發生的深層緣由,同時也提醒我們——應該給予受害者更多的支持。
​
讓我們一起追求一個沒有性暴力的未來。
​
​
評論
閱讀生活有限公司  聯絡信箱: [email protected]
統一編號:24936423
​閱讀人 © All Rights Reserved.
  • 成為閱讀人
  • 閱讀人讀書
    • 心理。勵志。史地
    • 職場。商業。理財
    • 人際。溝通。親子
    • 生活。科普。保健
    • 閱讀。學習。思考
  • 閱讀人影音專題
  • 閱讀人生大學
    • 人生目標實踐課
  • 關於閱讀人
    • 閱讀人見證 >
      • 媒體報導
      • 學員見證
  • 學習小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