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人
  • 成為閱讀人
    • 閱讀人好事計畫
  • 閱讀人讀書
    • 心理。勵志。史地
    • 職場。商業。理財
    • 人際。溝通。親子
    • 生活。科普。保健
    • 閱讀。學習。思考
  • 閱讀人生大學校
  • 閱讀人學院
    • 高效閱讀力_精準學習實踐班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見字如面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親子共學
    • 高效筆記力_工作學習有效率
  • 關於閱讀人
    • 閱讀人見證 >
      • 媒體報導
      • 學員見證
  • 訂閱電子報

讀書。讀人。讀世界
生命空缺用閱讀補足

腦力全開:打破局限信念,加速學習,開啟無限人生新境界|吉姆・快克

9/18/2020

評論

 
圖片
「我真笨!」
 
「我不懂。」
 
「我太笨了,學不來。」
 
這些是我成長時期的口頭禪,我天天都告訴自己:我很慢,我很笨,絕對學不好閱讀,更別說人生以後階段的東西,我能夠學會的將遠遠更少。若有一種藥丸,只要吞下去,就能夠大大增強我的腦力,使我變得更聰明,就像2011年上映的電影《藥命效應》(Limitless)中,布萊德利・庫柏(Bradley Cooper)飾演的男主角吞的那種藥丸,我定然不惜一切代價取得。
 
不是只有我對自己有這種感覺,你若去問我小時候的老師,許多老師一定會說,他們最意想不到會寫這本書的人就是我。當年,若得知我正在閱讀一本書,他們都會跌破眼鏡了,更遑論寫一本書。
 
這全都是因為我讀幼兒園時發生的一件意外,完全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有一天,我正在上課,窗外響起汽笛聲,教室裡所有人都注意到了,老師向外望,說她看到消防車出動了。全教室的人對這項資訊作出了幼兒園生會作出的反應:衝向窗戶。我尤其興奮,因為當時的我,已經非常著迷於超級英雄(現在的我仍然如此),對我而言,消防員是我在真實生活中最貼近的超級英雄。我跟所有人一樣,衝向窗戶。
 
問題是,我不夠高,看不到消防車。有個小孩去搬他的椅子來,站在椅子上看,其他小孩也跟進,我跑回去搬了我的椅子,把它靠在窗戶下方巨大鑄鐵葉片式暖爐邊。我站到椅子上,看到消防車,真是興奮極了!我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些穿著看似堅不可摧的制服的勇敢英雄們,還有鮮紅色的消防車。
 
突然,有個小孩抽掉我站著的椅子,我失去平衡,跌了下來,頭部撞上鑄鐵暖爐,撞擊力道很大,我開始流血。學校馬上把我送去醫院,醫生處理我的傷口,但事後,他們坦誠告訴我的母親,我的腦部受到不小的傷害。

我的母親說,從那時起,我整個人就跟以前大不同了。在那之前,我是個活潑、有自信、充滿好奇心的小孩;之後,我明顯變得遲滯,學習上有困難,非常難聚焦、專注,我的記憶力也變得很糟。你可以想像得到,學校對我而言變成一種磨難,老師們必須一再重複,直到我學會「假裝已經懂了」。其他小孩在學習閱讀時,我連英文字母都傻傻分不清楚。你還記得小時候,大家圍成一個圈圈閱讀,把書逐一傳到每個人手中,傳到誰手上,那個人就要大聲朗讀書中的一段嗎?對我來說,那是最可怕的時刻,緊張等著傳閱的書離我愈來愈近,傳到我手上之後,我看著書頁,一個字也不認識(我想,我對於演講的恐懼,就是源於那時。)過了三年之後,我才開始能夠閱讀,接下來很長一段期間,閱讀對我而言,始終都像一場艱辛的戰鬥。

 
要不是我在漫畫書裡看到那些英雄,我不確定我這輩子是否能夠學會閱讀。一般書籍完全無法使我保持專注,但是,我對漫畫的著迷,驅使我持續逼迫自己,直到我能夠自行閱讀這些故事,不需要等別人來為我朗讀。我常在晚上躲在被子裡,用手電筒照著看漫畫,這些故事帶給我希望――個人可以克服艱困阻難。
 
成長過程中,我特別喜歡的超級英雄是X戰警(X-Men),並非因為他們是最強悍的,而是因為他們不被了解,他們古怪,和一般人類不同。我覺得我感同身受,他們因為體內的基因突變而被視為變種人,他們和社會格格不入,不了解他們的人對他們退避三舍。這也是我的境況,差別在於我沒有超能力;X戰警是社會棄兒,我也是,我屬於他們的世界。
 
我生長於紐約市市郊的威斯特徹斯特郡(Westchester County),某天晚上,我很興奮得知,根據漫畫書,X教授(Professor Xavier)的天賦少年學校X學院位於離我家不遠的地方。我當時九歲,幾乎某個週末,我都會騎著腳踏車到社區四處轉轉,尋找X學院。我非常執著,心想:若能找到這間學校,我就能在這間學校找到我的立足之地,我的「怪異」將在那裡怡然自得,我可以在那裡發掘及發展我自己的超能力。

腦袋壞了的男孩
 
真實世界的生活並不仁慈,大約此時,跟我們同住、幫助養育我的祖母,開始出現失智前兆。看著你心愛的人失去智能和記憶力,實在很難描述那種感覺,那就像逐漸失去她,直到她離世。她是我的世界,再加上我本身的學習困難,她是我如此熱中於腦部健康和腦適能的原因。
 
回到學校,我遭受霸凌與各種嘲笑,這不但發生在戶外活動場地,也發生在教室內。我記得,小學時,有一天,一位老師因為我不懂授課內容,很挫折地指著我說:「那是個腦袋壞了的男孩。」她是這樣看待我的,其他人大概也是這麼看待我,著實令我崩潰。
 
當你對某人或某個東西貼上標籤後,往往就會創造一種限制――這個標籤變成了一種限制。成年人必須很審慎於他們對外使用的字詞,因為會很快變成小孩內心的字詞,這就是當時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每當我苦於學習、小考考得很差、體育課沒被選上,或是落後同班同學時,我就會告訴自己:因為我的腦袋壞了,我怎麼能夠期望自己跟其他人一樣好呢?我是個壞掉的人,我的大腦無法像其他人那樣運作。縱使我比同學還努力學習,我的成績從來沒有反映出我投入的努力。
 
我太固執,不願意放棄,奮力從一個年級升上一個年級,但我的表現從來沒好過。在幾位功課好的朋友幫助下,我的數學有所進步,但絕大多數其他科目都很差,尤其是英語、閱讀、外語和音樂。高一時,我的英文差點被當,老師把我的父母找來,討論我可以怎麼做才能及格。
 
她給了我一份額外加分的功課:我必須寫一份報告,比較兩位英才的生活與成就――達文西和愛因斯坦。她告訴我,若這份報告寫得好,她就給我夠高的分數,讓我的英文及格。
 
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棒的機會,讓我走得很辛苦的高中求學路可以重新起頭。我卯足全力,設法寫出我能力所及的最佳報告。放學後,我待在圖書館很長的時間,盡我所能查閱關於這兩位英才的資訊,撰寫這份報告。有趣的是,在做調查研究時,我看到許多資料提及愛因斯坦和達文西,都曾經有學習上的困難。
 
經過幾週努力,我打出最終報告。我對自己所做的太引以為傲了,以至於我還去把報告弄了專業裝訂。這份報告是我的一份聲明,我用它來向世界宣布我有能力做什麼。

到了報告截止日,我把它放進我的背包裡,十分興奮於即將把它交給老師,更興奮於即將看到老師的反應。我打算在課後把報告交給她,因此先耐心上課,試圖專心。但我的思緒不斷飄出去想像當我把報告交給老師後,她會露出什麼表情。

 
然後,她做了一件出乎我意料的事。課堂一半,她結束講課,告訴大家,她要給大家一個驚喜。她說,我做了一份額外加分的報告,她要我當場向大家作簡報。
 
上學以來,我一直努力保持低調,以免在課堂上被點到名。畢竟,身為一個腦袋壞了的人,你不會覺得自己有啥可以發表的。我極其害羞,不喜歡引起他人注意;當時,我的超能力是隱形。我也極為害怕演講,真的,我一點也不誇張,若你當時在我身上連結心臟監測儀,我的心跳可能破表。此外,我當下幾乎無法呼吸了,我根本無法站到所有人面前,向他們講述我的報告,所以,我作出了我看到的唯一選擇。
 
「很抱歉,我沒有做報告,」我結結巴巴,勉強說出這句話。
 
老師臉上的失望表情(完全不同於我稍早前想像的)強烈到近乎令我心碎,但我根本做不到她想要我做的事――上台報告。課堂結束,所有人離開後,我把報告丟到垃圾桶,也把我的一大部分自尊與自我價值感丟了進去。
 
你離你的願望清單,比你以為的還要近
 
儘管課業成績差,在學校遭遇種種困難與麻煩,我還是努力進入了一所本地大學。我心想,成為大學新鮮人是全新開始的最後一個機會,我渴望我的家人能夠以我為傲,向世界(更重要的是,向我自己)證明我真的有成功的潛力。我身處於一個全新的環境,大學教授的授課方式不同於高中老師,這所大學裡沒有人對我有任何先入為主的看法,所以我非常努力,但我在大學課程上的表現,反而比高中時期還要糟。

上大學幾個月後,我開始面對事實,我看不出有何必要繼續浪費我欠缺的時間和金錢,我準備輟學。我把計畫告訴我的一個朋友,他建議我在作出決定前,週末和他一同去造訪他的家人。他認為,讓我暫時離開校園,或許能夠讓我從別的角度來思考。我們抵達他家後,晚餐前,他的父親帶我參觀他家,過程中,他問我在學校的生活如何?當時,那對我而言是最糟糕的提問,我相信,我的反應一定讓他大吃一驚。我的眼淚奪眶而出,不是那種隱忍著的淚水,而是嚎啕大哭。我看出他的震驚,但他的這項單純提問,打破了我積壓已久的情緒水壩。

 
我向他述說「腦袋壞了的男孩」的整個故事,他耐心聆聽。說完故事後,他看著我問:「吉姆,你為何上學?你希望成為什麼?你想做什麼?你希望獲得什麼?你想要分享什麼?」
 
對於這些問題,我當下沒有答案,因為從來沒人問過我這些,但我覺得必須回答。我開口,但他打住我,他掏出口袋裡的日誌本,撕下幾頁,要我把答案寫下來。(我將在本書的後面章節,教你如何提問,幫助你學得更快、成就更多。)
 
接下來幾分鐘,我寫出我的願望清單。寫完後,我開始摺這幾張紙,準備把它們放進我的口袋。此時,我這位友人的父親,從我手上拿走這幾張紙。我嚇壞了,因為我不知道我寫的這些東西將被他人閱讀,尤其是給這個全然的陌生人看。他打開這些紙,閱讀,我在一旁焦慮不安。
 
他的閱讀彷彿花了幾個小時那麼長,但其實不過是一、兩分鐘而已。讀完,他說:「你離達成這份清單上的每個項目,差不多這麼遠」,然後他用兩手食指,比出大約30公分的距離。
 
這句話在我聽來是荒謬可笑的,我告訴他,就算我有十輩子,也無法實現這份清單。然後,他把兩隻食指保持等距,原封不動地移到我的頭頂兩側。原來,他說的和比出來的距離,就是我的腦袋。
 
「這就是鑰匙,」他說:「跟我來,我讓你看一些東西。」

我們走回屋裡,他把我帶到一個房間,我從未見過這樣的房間,所有牆壁從地板到天花板,書架上擺滿了書。我的人生截至當時為止,並不是個書迷,我感覺來到了一個滿是蛇的房間(請考量到我有閱讀上的障礙);更糟的是,他開始從書架取下書(蛇),交到我的手中。我看了看書名,都是歷史上傑出人士的傳記,以及一些早年有關個人成長的書籍,例如《就是要你大膽思考》(The Magic of Thinking Big)、《積極思考的力量》(The Power of Positive Thinking)、《思考致富》(Think and Grow Rich)。

 
「吉姆,這些書,我希望你每週讀一本,」他說。
 
我的第一個想法是:「我剛才說的,其實您沒有在聽?」但我沒有把想法說出來,只是回答:「我不知道如何做到這件事,閱讀對我而言並不容易,而且學校課業那麼多。」
 
他舉起一隻手指說:「別讓學校妨礙你的教育。」我後來才知道,他說的這句話,往往被指為出自馬克・吐溫。
 
「我了解閱讀這些書對我大有幫助,但我不想作出自己無法兌現的承諾,」我說。
 
他停頓了一下,從他口袋裡,掏出我的願望清單,開始大聲逐條唸出來。
 
聽到別人唸出我的夢想,觸動了我的心靈。坦白說,在這份願望清單上,有很多項是我想為家人做的事――我的父母從未能夠負擔得起去做的事,或是他們負擔得起,但從未為自己做的事。聽到朋友的父親大聲唸出這些,深刻觸動了我的動機與目的(本書第三部將探討如何釋放你的幹勁。)他唸完清單上的項目後,我告訴他,我會遵循他的建議,但心裡頭真不知道要如何完成這樣的「壯舉」。
 
問對問題
 
那個週末結束,我帶著那位伯父給我的書,返回學校。我的書桌上,變成有兩堆書,一堆是為了學校課業而必須讀的書,另一堆是我答應友人父親要讀的書。我意識到自己作出的承諾的規模――天哪!閱讀對我來說是如此困難的事,我要如何消化掉這兩堆的書呢?第一堆書已經讓我吃不消了,我該怎麼辦?我哪來的時間?於是,我不吃、不睡、不運動、不看電視,甚至也不和朋友往來了,天天泡在圖書館,直到有天晚上,我累到昏倒,從樓梯上摔了下來,再次傷了頭部。

那次,我在醫院躺了兩天才醒來。我以為我死了,或許一部分的我,希望自己死了吧。那真是我人生中既黑暗又低潮的一個時期,我消瘦下來,體重掉到53公斤,脫水得很嚴重,必須吊點滴。

 
悲慘中,我告訴自己:「應該有更好的法子。」這當兒,一位護士拿著一只裝了茶的馬克杯,走進我的病房。馬克杯上,印著愛因斯坦的照片――高中時激勵我深入鑽研的那篇讀書報告的主題人物,照片旁邊是愛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我們無法用相同於提出問題時的意識水平來解答問題。」
 
此時,我突然意識到:或許,我問錯問題了。我開始思忖:我真正的問題是什麼?我知道,我是個學習很慢的人,但多年來,我的思考方式一直沒變。我認知到,我一直試圖用我被教導的思考方式去解決我的學習問題,那就是:更努力。可是,若我能夠教導自己另一種更好的學習方法呢?若我能夠用更有效率、成果更好,甚至有樂趣的方法學習呢?若我能夠學習如何更快速學習呢?
 
那一刻,我決心尋找那樣的方法。有了決心,我的心態開始轉變。
評論
閱讀生活有限公司  聯絡信箱: reader@read-life.com

​閱讀人 © All Rights Reserved.
  • 成為閱讀人
    • 閱讀人好事計畫
  • 閱讀人讀書
    • 心理。勵志。史地
    • 職場。商業。理財
    • 人際。溝通。親子
    • 生活。科普。保健
    • 閱讀。學習。思考
  • 閱讀人生大學校
  • 閱讀人學院
    • 高效閱讀力_精準學習實踐班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見字如面
    • 寫好一手硬筆字_親子共學
    • 高效筆記力_工作學習有效率
  • 關於閱讀人
    • 閱讀人見證 >
      • 媒體報導
      • 學員見證
  • 訂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