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委許毓仁提出《所得稅法第17條條文修正草案》,明定納稅義務人、配偶及受扶養親屬購買書籍支出,每人每年扣除額以5000元為限,以帶動國人閱讀風氣,並改善出版業的經營困境。此提案中午已經立法院程序委員會通過。
自由報導,許毓仁提案指出,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報告,98年平均每戶家庭收支中「書報雜誌文具」的支出為6610元,(平均每月551元),102年5223元(平均每月435元)自98年至102年這5年來,國人在書報雜誌文具消費上年年減少。 許毓仁表示,根據國家圖書館104年圖書出版趨勢報告,與103年比較,出版機構少了30家,出版總數也減少520種,創下年來新低。 近年還有許多指標書店關門,包括經營近30年的金石堂忠孝店於去年8月結束營業,以折扣書聞名的政大書城台大店也在今年2月底歇業;據財政部資料顯示,全台書店近10年消失約1千家,原因除店租高、利潤薄外,學者分析因國內閱讀風氣日益下滑,導致書店經營困難。 底下各領域人士都提出不同看法: 「實際執行上認證可能有點困難,除非限定開電子發票並且購書人使用記名憑證付款。比較簡單的方法是在營業稅中把書籍視為民生必需品,像食物一樣免稅。」——翟神 「我覺得鼓勵創作比買書重要。用各種形式創作的按讚數量來抵稅比較有意思。我絕對支持閱讀,也相信開卷有益,但重點是質而非量,否則參考書跟教科書也是書。」——詹益鑑 「很多問題的根源在教育,不只是孩童教育而是成人出社會的再教育。先懂得如何讀的方法,為何讀的動機,閱讀推廣才有意義。否則即使抵的稅再多,大家的書多半還是呈列在架子上成為裝飾。很多人不會閱讀,不是不會讀,而是讀不懂,所以成人教育訓練也理應在抵稅範圍作思考,其實補助成人教育,讓大人再進修,其實還可以解決大學因為少子化而要合併或是裁校的難題,而大人的再進修對國家的整體競爭力也對國家的現況有更大的提升與幫助,當然成人教育所任用的教師不能用傳統思維的教學法心態來教課,而更多時候是幫助學生思考要問的問題以及現在面對的難題,一起來集思廣益解決,可以更直接拿回工作與家庭裡運用」——鄭俊德 農曆年前大掃除,許多民眾會清出家中舊物丟棄或資源回收,書架上蒙塵的書籍,也是清除的重點。即日起至4/30,聯合勸募與雅博客二手書店舉辦「閱讀捐」捐書募款計畫,不只讓舊書找到新的有緣人,雅博客還會將舊書的估價金加碼20%捐出,作為聯合勸募支持弱勢兒少服務計畫經費,讓知識成為力量,使公益更加生活化。
大台北地區只要超過30本以上捐書,雅博客提供到府收書服務;非大台北地區,可與雅博客收書專員聯繫確認後,透過郵運方式估價收書。若為少量書籍,歡迎直接前往雅博客門市捐贈。 社福團體面對物資捐贈,經常抱持著「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雖有實際需求,但又面臨部分捐贈物資品質參差不齊,無法成為實用資源的問題。書籍因涵蓋不同知識層面,也牽涉到個人興趣與喜好,民眾若單純將舊書捐給社福團體,不一定能完整發揮每本書的功用,需要借助專業單位的協助,才能讓不同弱勢族群獲得需要的資源。 雅博客二手書店長年深耕二手書業,持續推廣書籍的流動、分享,延續書本的閱讀生命和價值,也將資源化作幫助弱勢族群的力量,因此透過專業的二手書估價機制,將所得轉換為「閱讀捐」。同時邀請國內擁有百萬粉絲的華人閱讀社群創辦人鄭俊德共同發起,藉由公益講座分享其對閱讀及公益的思維與見解,同時舉辦「為閱讀而跑」募書活動,希望重新喚起民眾對閱讀的重視和喜愛,讓原本可能變成資源回收的書籍,成為關懷弱勢的能量。 「閱讀捐」活動:https://goo.gl/9mfolI (畢翠絲/綜合報導) 马来西亚青运口才圈31名口才精英,日前到台湾进行名为“马来西亚星级讲师台湾游学团”的9天7夜考察交流,并在台湾举办马台讲师同台分享大会,针对两地教育培训及人才发展进行深度交流。
《MIT群力话育》马台讲师同台分享大会主讲者与筹委合照。右起为卢世安、杨田林、刘天吉、郑俊德、邓文龙、陈琼华、郑文达及黄同庆。(图:星洲日报)(吉隆坡16日讯)马来西亚青运口才圈31名口才精英,日前到台湾进行名为“马来西亚星级讲师台湾游学团”的9天7夜考察交流,并在台湾举办马台讲师同台分享大会,针对两地教育培训及人才发展进行深度交流。 青运口才圈与台湾树百人BE帮助教育计划联手举办《MIT群力话育》马台讲师同台分享大会,获得约百人参加,当中包括职业讲师、人资专员、企业主管等。分享大会主讲者包括来自大马的刘天吉(演讲NLP)、邓文龙(组织永续经营)、郑文达(企业领导与目标设定);来自台湾的卢世安(人才发展的多维思考与实践)、郑俊德(线上读书会经营)及陈琼华(网络社群经营与行销)。 游学团团长兼青运口才圈创办人刘天吉表示,游学团到台湾取经交流,除了能够让大马伙伴学习不同的知识,也为两地口才与演讲领域建立起友好的桥梁。 “青运口才圈自1987年成立至今已经历时31年,在大马拥有稳固的基础,而此次走出大马更是实现了口才圈‘立足大马,放眼国际’的目标。 “通过此次与当地讲师的交流,能够更深一层了解两地的教育及人才培训现况,为大马口才与演讲培训注入新元素。” 文章来源: 星洲日报‧2018.12.16 近年來,「跨域力」、「斜槓青年」是最熱門的網路搜尋關鍵字,從跨域思考,跨域整合,跨域學習到跨域合作等,一連串的跨域力,似乎等同於解決問題的能力。
而斜槓青年,則是形容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滿足成為單一行業的「螺絲釘」,他們從自身領域出發,進而利用資源,突破壁壘,扣開另一個領域的大門,達成多元的工作與生活型態。 知名DJ劉軒,同時也是音樂創作者,作家,主持人,他形容自己的跨域力來自於大量的「雜食閱讀」,藉由多元閱讀,讓自己悠遊於不同身分,不同語言與不同領域之中。 洪蘭老師曾指出,人的生命有限,不可能去經驗世上的所有事!所以,透過「閱讀」去內化別人的經驗,增加辨識能力,觀察力與同理心,才能強化我們的應變能力。 閱讀,不只是文字 在臺北市立實踐國小的圖書館裡,一群孩子紛坐四處——有人斜臥在木板區,悠閒潛入自己的世界。有個男孩蹲在書櫃前,專注在他眼前的恐龍系列書,還有幾個低年級的孩子興奮圍在一起,看著一本超大的繪本書…… 同一個空間裡,因為閱讀,把孩子帶到不同的世界!有人讀著三千多年前的歷史,有人正進入作者的童年生活,也有人正翱翔天際……迥異於日常生活的人生,閱讀,能增廣見聞,當視野被打開了,同時也能開啟更多想像力。 華人最大閱讀社群「閱讀人」創辦人鄭俊德,畢業於醫學工程系,對他而言,「閱讀從來不是只讀書,更是讀人,讀世界。」 像是走出戶外,是隨性的小旅行,也可以是很認真的「看世界」。從小規模的居家附近散步,到舉家動員的露營,不僅能陶冶孩子,更豐富大人自己。 走出戶外,閱讀趣 擔任過電台DJ,記者,後來出版《露營,原來那麼簡單!》的貓毛,當他發現工作只是為了生活,玩樂才是他的最大目標時,他開始深入「露營學」,帶著全家人去仰望星空,聆聽大自然的聲音。他們被綠意包圍,被雲霧繚繞,看見孩子們終於放開手腳盡情奔跑,然後安然入睡,那樣的美好,可以保留在記憶中好久好久…… 在山澗水闊中,經常大人沒有觀察到,小孩卻已經看到、還能說出自己的感受,那樣的好奇心,想像力,是許多大人已經失落了,卻在大自然與孩子身上,重新被看到,被擦亮! 居住山野的露營,不僅能點燃好奇心,想像力,更能培養出許多跨域能力!從搭棚,野炊,雜務,團康遊戲中,都可以學到不同的生活能力,最重要的,能與團隊合作,吸收他人的經驗與長處,學習到做人處事的方法,就是一輩子受用無窮的能力了。 閱讀,從來就不僅止於書本,閱讀生活,更是擁有豐沛人生的必要手段。 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培養多元閱讀習慣-提升斜槓青年跨界能力-035000673.html 俗話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但若將它拿來用在原本私密、安靜、個人的閱讀上,一樣成立嗎?這個答案,參與讀書會的人最知道。 「讀書會的本質不是書,而是『人』,」在Facebook粉絲專頁擁有超過88萬名粉絲的「閱讀」創辦人鄭俊德說,「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寫出自己的想法,但大家都可以試著開口說。」這是他由線上轉向線下,在全台各地舉辦實體讀書會的初衷。 兩年下來,他的讀書會成員遍及30歲到70歲,甚至有家長帶著小朋友來聽,原因無他──透過人與人的討論分享,讀書不再是「你」與「作者」的單向思考,而是各種觀點的即時交流。無論就趣味、建立人際關係、培養邏輯思考等各方面,都可以讓自己快速成長。 在台灣,讀書會的型式五花八門,從一起拼升學的、單純讀「興趣」的、成員個位數或到上百人的,應有盡有。《Cheers》雜誌特別精選出全台最具特色的9個讀書會。當然,如果這些都不符你心中的理想,你也可以自己辦一個!
- See more at: http://www.cheers.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4389&from=share Follow us: Cheers on Facebook | Cheers on LINE 文:鄭宸鈺
「以閱讀填補生命空缺。」這是網路閱讀社群的主編鄭俊德,對閱讀的理解與體悟。粉絲專頁「閱讀」成立四年,已達八十七萬粉絲,每周瀏覽量達到三百萬人次。在許多娛樂性內容充斥的社群中,「閱讀」以正向寧靜的風格走出不一樣的路。 臉書的興起改變了現代人的閱讀習慣,成為新興媒體平台。臉書剛出現時,鄭俊德發現社群都以笑話八卦、新聞為主,缺乏一個提供正向、深刻內容的地方。他思考著是否能有一個不一樣的社群,不以快速、刺激的資訊餵養群眾,而是一個讀者能駐足思考的空間。 過去大量的閱讀為他累積豐沛的創作能量,習慣以文字為表達工具的俊德,從部落格經營跨到臉書,成立「閱讀」專頁。他期許自己能在當時貧脊的土地上犁出一畝青田,開始悉心澆灌著「閱讀」的粉絲專頁,篩選新聞和文章加上分享和回饋,有時也自己提筆創作。 閱讀在第二年,開始刊登讀者投稿的文章。不只是單方向的傳遞訊息,鄭主編也讓讀者投稿,把閱讀變成一個開放的共同創作平台,讓讀者也能跨越角色成為和作者,自己的文字能透過網路帶到幾萬人眼前,讓讀著們持續筆耕。臉書專頁的人數從最初的一萬,倍數成長至現在的八十萬多人。不只是按讚和轉貼,閱讀的頁面上常有讀者們豐富的留言迴響,甚至留言本身就是一篇很棒的文章。 「創作的文章產生另一個故事,又帶來行動和改變。」常有讀者來信,分享閱讀上的某篇文章帶給他們的感動,或如何影響了他們的人生;也曾有一位讀者因為與男友的交往不受家人認同,被趕出家門許久未聯絡,卻因閱讀的一篇文章「你還能陪父母多久?」打動了她,找到了勇氣撥電話給父母,告訴他們自己過得很好不用再擔心。 不只讀書,也讀人、讀事、讀心文字的紀錄的方式,由過去紙張書本的時代,演進到現在演變到有電子書、網路等形式。「閱讀的形式是多元的,但最終都回到人心。我們閱讀文字,而文字是書寫想對自己、他人,對這個世界說的話。」為了以另一種方式定義閱讀,鄭俊德發現如果走出書本的侷限,舉辦路跑、草地讀書會、健走等活動,一樣能讓人感受到閱讀的美好。不只讀書,俊德也想帶著大家讀人、讀事,彼此交心。 閱讀於中正紀念堂舉辦路跑活動,許多讀者也前來共襄盛舉 為何不透過一本好的書當作媒介,來認識一個人?上班族因為缺乏誘因和場合,閱讀時間或買書次數都比學生低。鄭俊德希望為上班族舉辦一個沒有壓力的讀書會,而有了「見面閱讀」活動。活動有導讀分享書中濃縮的重點,讓大家可以直接參與,交流的形式也更自由輕鬆。見面閱讀的成功讓主編也嘗試舉辦講座分享,把閱讀推向生活更多面向,如旅遊、古典音樂、種菜的素人分享。 「每個人的生命故事,就是一本很棒的書。」 除了見面閱讀的活動外,閱讀還定期舉辦多元的推廣計畫,像是相當受歡迎的「慢讀活動」就包含了親子慢讀、夫妻慢讀,甚至主編還發想未來可以舉辦聯誼慢讀。「目前的聯誼就是一起吃飯、玩團康遊戲,難有更深入的談話。為何不透過一本好的書當作媒介,來認識一個人?」 多元閱讀:漫畫也能培養閱讀習慣閱讀舉辦活動時,俊德多次被問到如何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許多孩童熱衷於電玩或手機遊戲,在不斷循環的遊戲過程耗費心神。「一旦孩子習慣這樣的娛樂活動,內心太狂動,回到靜態的閱讀會有難度。父母應該要帶領孩子走進書本。」 俊德提起家裡是開機車行的,一般大家對黑手行業的印象,會覺得男生不太會讀書。「所以我母親嘗試了特別的教育方式,畫一個圓圈要我們兄弟待著。可是在裡面不會無聊,例如她會餵書給我們。」他以這樣的方式,學會安靜和自己相處,也拿起了書本。主編笑著說母親丟給他的中華黃頁,可以說是啟蒙之書。他從電話冊裡學認字,厚厚一本都是可以塗鴉和撕取的紙張。母親對文字的熱愛感染了他,當時許多推銷員登門推銷,只要是賣書母親一定會購買,讓俊德在小時候就看過了老殘遊記、紅樓夢等經典文學。 和許多家長不同的是,俊德不排斥讓小朋友讀漫畫。他認為如果孩子的心還靜不下來,可以從漫畫開始,再慢慢習慣長篇文字,銀河英雄傳說、東大特訓班都是很不錯的漫畫。「漫畫也能傳遞許多價值,不同形式的閱讀可以讓人更豐富。」 在閱讀中得到力量,在生活中體現閱讀「當你閱讀了夠多,會對世界產生憐憫,想透過自己生命的力量幫助更多人。」俊德觀察到很多人都想服務他人,只是常缺乏站出來的乏勇氣,如果有人當帶頭的發起者,就能集結眾人的力量帶來改變。他讓閱讀成為一個串聯善意的平台,在社會有需要時挺身而出。 年中發生的北捷江子翠事件,在社會投下震撼彈,公共場合瀰漫著疏離與不安。鄭俊德思索著如何翻轉這樣的情況,大家心裡空缺的是什麼?他決定發起江子翠捷運站的 Free hug 活動,當天上網徵召志工,第二天就直接上街。他們以擁抱和鮮花,帶來愛與信任,以溫柔的方式撫平人們心中的傷痛。高雄氣爆事件後,俊德想著在物資之外,災民或許需要書作為精神上的依靠。和安置中心連絡後,由於書本重量不易處理,改成發起「寄卡片獻祝福」的活動,希望來自各地的加油打氣能帶給他們暖意。 鄭主編期待著閱讀能對很多人產生巨大的幫助,從台灣立足於華人圈,成為一個正向的閱讀社群。「文字有一定的力量和長效性,例如基督教是透過聖經影響人。文字就有這麼大的影響力。」俊德肯定的說。日前閱讀在flyingV的發起的募資提案,就是向大家宣布閱讀將要轉型成一個社會企業,跨出臉書社群。他們想對社會產生更大的正面影響力,如同一圈圈漣漪,溫柔但堅定的向遠方傳遞美好的力量。 責任編輯:鄒琪 核稿編輯:楊士範 出處:關鍵評論網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480 〔記者賴筱桐/新北報導〕從小熱愛閱讀的鄭俊德,九十八年成立「閱讀」社群網站,打造共同創作平台,累積百萬名粉絲,去年轉型社會企業模式,協助偏鄉學童教育,募集物資幫助弱勢家庭,並聘用低收入戶在家工作,期許透過閱讀行動,改善社會問題。
鄭俊德在臉書成立「閱讀」粉絲團,分享個人讀書心得,隔年開放網友投稿,不限文學類型,除個人創作外,平台和出版社合作取得授權文章,免費供民眾閱讀,並舉辦讀書會、講座、音樂會、園遊會、閱讀路跑及論壇活動,將閱讀轉化為貼近生活的形式。 「創業不該以營利為目的,可以運用社群力量,善盡社會責任。」鄭俊德說,去年轉型為社會企業模式,和社福團體合作,招募志工深入新竹山區、雲林、台南等偏遠地區,免費為學童課後輔導,也募集文具、電腦等物資送到弱勢家庭,聘用兩位低收入戶在家工作,協助閱讀社群審稿、上稿。 他的太太原本對他的理念存疑,近年看到許多人因閱讀重生,態度轉而支持。他舉例,網友分享勵志故事,有人從失業到就業,有人意圖尋短,被其他讀友拉回,透過撰寫文章、閱讀好文,找到心靈慰藉力量,他說:「讓我堅持下去的信念,就是這一份社會使命」。 【圖書館訊】響應政大九十校慶,圖書館邀請「閱讀人」主編鄭俊德,以「閱讀的一百種可能,人生的一千種想像」為題,在5月10日午間,於社資中心數位展演廳進行精采的分享。
鄭俊德除了創建及擔任華人最大閱讀社群「閱讀人」(120萬粉絲)主編外,也是一位連續創業家與網路專欄作家,曾受邀至TEDx台北、新竹等單位演講分享,在出版業式微的年代,建構閱讀新方向。 鄭俊德從分享童年經驗開始,他是「黑手之子」,家裡經營機車行就在馬路旁。身為長子,領著兩個弟弟去外面冒險是生活日常,皮肉之傷則為家常便飯。為了降低意外事故,母親用粉筆在地上畫了個大圈,規範三兄弟的活動範圍,雖確保了安全,卻也制約了對自己、對世界的想像。受限於空間,鄭俊德僅能利用家中唯一的桌子學習,所以小時候成績很糟,相較於現在一年閱讀超過200本書的他,截然不同,周遭朋友均感訝異。他說關鍵點為六年級時數學課的「雞兔同籠」,發現自己屬於圖像型學習,難怪與背誦記憶模式格格不入,此後的學習突飛猛進,也為未來閱讀推廣與創業立下根基。 對閱讀概念另闢蹊徑的經驗,讓鄭俊德非常喜歡創新,「閱讀推廣」也因此產生多元的可能性,如舉辦閱讀路跑、密室脫逃、慢讀聯誼等。今年與政大圖書館合辦了「政大九十‧閱讀獵人」校園闖關活動,政大同學解關速度之快讓他意外,日前推出更困難的謎題,歡迎同學動腦解謎。 鄭俊德直言「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選擇」,從成長背景、求學歷程,以及18歲時自發性氣胸的瀕死經驗,他發覺需要跨越制約自己的圈圈,尋找生命的價值與意義,於是嘗試與各類型的人交流,藉以認識別人及確立自我的價值,他鼓勵同學們每天花五分鐘找一個人聊天,可以快速拓展視野,與他人建立關係。 鄭俊德擔任安親班老師時領悟到小朋友的狀況跟家庭教育有密切關係,閱讀可能是影響大人、翻轉人生的方式之一,故決定以有限的能力,敲門磚式地幫助他人;進而創業,透過閱讀與文字的力量影響別人。鄭俊德舉例:受到社群文章提醒,與父母重新和解的讀者;靠運動與閱讀,走出憂鬱症陰霾的網友文章,鼓勵了其他類似處境的粉絲。 為了強化影響力,鄭俊德選擇在兩年多前成立公司經營閱讀事業,但因閱讀難以商品化,創業初期篳路藍縷,經過不斷摸索及貴人指點,走向目前以「讀書、讀人、讀世界」為理念之社會企業。除了在閱讀與商業模式間求取平衡發展外,鄭俊德秉持初衷,期待人們能從閱讀中探索自己「究竟是誰」及如何實踐夢想。他認為夢想不應是種仿造,也往往沒有想像中完美,甚至被高估了,因此認識自我、確立價值,才是個人需要面對的課題。未來可能多數工作被機器人取代,但閱讀與文字創造的溫暖必然不可或缺。 現場同學問鄭俊德如何跳脫舒適圈,他回應擴大舒適圈可能是更好的方式,擴大後或許不如以往「舒適」,卻是突破自己、接觸人群的極佳嘗試,期許每個人都能跨越框架,透過閱讀找到更好的自己。 【記者杜紀瑩台北採訪報導】有別於明星作家、出版社經營的粉絲團,臉書「閱讀」社群主編暨創辦人鄭俊德,不只是單向傳遞訊息,更開放邀請粉絲讀者互動,分享個人創作和心情故事,打造一個網路的共創平台,以閱讀走出不一樣的路。同時也藉閱讀策展各式實體活動,包括見面閱讀、交換閱讀、健走閱讀、體驗式閱讀,將線上閱讀能量轉換成社會公益力量。
從小喜歡閱讀的鄭俊德,常為了買書省下公車錢走路上學。一次趕上學途中,鄭俊德突然聽到體內發出「啵」地一聲,像氣泡破掉的聲音,隱忍身體不適與劇痛三天,到醫院檢查才發現罹患「自發性氣胸」。當時鄭俊德只剩一邊的肺在呼吸,另一邊的肺已經完全塌陷,隨時會休克死亡,連醫生都驚呼「怎麼現在才來?」讓鄭俊德深感人生無常,並更加感恩上帝賜予生命的機會。 「因為這個疾病,我開始尋找生命的答案。」鄭俊德表示,上帝藉火車上的一位阿伯向他傳福音,埋下渴慕認識神的種子,「上帝工作很奇妙,不到一週,神竟感動平日在慈濟幫忙的母親,主動鼓吹我到教會參加活動,要我去交朋友不要宅在家。」鄭俊德第一次感受從書本以外而來的愛,以及認識這位比書更全能、更有智慧的上帝。 五年內臉書粉絲達九十萬人 不同於一般人對「閱讀」的定義,鄭俊德認為閱讀的精髓是「生命」。「以閱讀填補生命空缺」是他對閱讀的理解與體悟。 鄭俊德過去從事醫療儀器業務,後來投入網路行銷工作,創業成立個人工作室,不忘情閱讀的他,在工作之餘每天用十分鐘的時間,經營個人「閱讀」臉書社群,分享好文與個人讀書心得。沒想到,吸引愈來愈多粉絲參與互動,由第一年的1萬人,直到如今邁入第五年,粉絲人數已突破90萬人,區域橫跨香港、馬來西亞、美國、歐洲等各地華人,行業別從醫生、律師、老師到基層作業員、運將工人和酒店小姐都有,是全球華人最大的臉書閱讀社群。 透過網路平台,聚集一群熱愛閱讀的服務志工,鄭俊德表示,目前「閱讀」網路上的志工就有2000多位,負責稿件的審閱與管理,共同維護這個平台的營運。 好故事吸引人讀下去 「閱讀」粉絲團不僅分享書籍好文,也分享讀書心得與生活所感,尤其強調的不是文筆,而是「人與人的關係」,讓網友在粉絲頁「互動」說自己的故事。鄭俊德說,投稿者來自各階層,只要故事動人都會刊出,「這會鼓勵他們繼續投稿。」好故事會吸引人一直讀下去。 鄭俊德表示一般以為「正面積極」的文章才會吸引人,實則不然,某次一位網友分享失業的心情,馬上引起臉友廣大迴響與共鳴,甚至有熱心網友幫忙介紹工作。 走紅的「閱讀」吸引許多企業和出版社尋求廣告合作,皆被鄭俊德婉拒,「閱讀不以營利為目的」,他表示,「我的念頭很簡單,對生命會產生價值的事,才去做。」 身為鄭俊德妻子和事業夥伴的楊佳樺表示,「我們沒有太多錢,但上帝時常創造機會,讓我們與很多單位連結,甚至獲得許多企業的認同和資助。」如與國家圖書館合作的「台灣閱讀節」、協辦第二屆「華文朗讀節」、「簡單生活節」等,並獲富邦文教基金會、新竹云光企業長期支持。 成立閱讀五年以來,一家四口只靠他一個人的收入來支撐,2014年,鄭俊德更決定收掉唯一的收入來源─發想創意工作室,專心投入經營「閱讀」社群。 有一次戶頭只剩五萬元,鄭俊德問上帝「祢要怎麼用?」雖當時神沒有直接回應,但卻透過一次聚會分享,鄭俊德的演說內容感動一位佛教徒,這位佛教徒引薦鄭俊德給自己的老闆認識,這名企業老闆大為動容,馬上提撥一年預算資助「閱讀」公益行動。 創意玩閱讀 帶來生命改變 「文字可以影響人,但生命才可以影響生命。」鄭俊德表示,「當你閱讀夠多,會對世界產生憐憫」,因此「閱讀」從網路文字分享延伸許多實體活動,讓人與人「彼此閱讀」,讓生命與知識相互交流。如用淨灘活動「玩閱讀」,大家以撿垃圾清理海邊為閱讀的形式,以實際行動守護與珍惜地球資源,「用身體去閱讀世界」。 「閱讀」也策動多樣公益社會服務與計畫,鄭俊德表示,他們還延伸出一個實體社團,取名「閱讀好事幫」,旨在連結各社福單位及公益團體,共同推動公益教育。如與華碩文教基金會合作,協助轉介需要二手筆電的單位;聯合誠致基金會方新舟先生、公益平台嚴長壽先生,共同為偏鄉募集平板電腦,以網路教育弭平城鄉差距;協助創辦尼泊爾雪地之光教育學校,讓來自喜馬拉雅山山上貧苦孩子可免費入學等,「透過群力,我們可以幫助更多需要的人。」 找到人生的「滿足點」 從網路文字、實體活動到公益服務,閱讀社群從價值找到屬於自己的獲利方式,並開始朝社會企業方向發展,以兼顧人才行銷與公益行動,透過募資提案,期望讓更多企業可以透過各樣形式支持與贊助,共同對社會產生更大的正面影響力。 鄭俊德表示,閱讀本質是人,透過關係與互動把愛帶出來。他始終認為,人生的真正平衡與價值在於找到「滿足點」。許多人認為人生是從下班才開始,鄭俊德卻說:「人生就是你的正職」,真實的人生階段包含家庭、夢想與健康,兼顧這些元素才能使生命完整,鄭俊德呼籲,不要被工作框架你的人生,人生還有許多美好值得去發現與體驗,「人生真正的正職在於創造屬於你的價值」。 文章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https://www.ct.org.tw/1264478#ixzz5eoseJlib 【記者林鈺庭新北三重報導】數位化衝擊紙本閱讀,卻有基督徒逆向操作帶出新機會!2012年,一名醫學背景出身、30出頭年輕人—鄭俊德,在臉書還在瘋迷開心農場時,他首創「閱讀」臉書粉絲團,透過大眾投稿、徵稿,開啟臉書閱讀與創作風氣,並在短短幾年內將粉絲團人數衝破百萬,在台灣百大粉絲團榜上有名。
影響大人影響下一代 鄭俊德在板橋地區的貴格會聚會,和老婆擔任教會課輔老師,兩人也在國中、小的校園教生命品格教育。他們在服事中發覺,大人比小孩更需要閱讀,透過閱讀潛移默化正面價值來影響大人。因為,唯有擁有好想法的大人,才能培育出更好的下一代。 一開始,創辦「閱讀」臉書粉絲團只是興趣,鄭俊德喜歡透過題目發想、撰寫讀書心得,沒想到透過網路,第一年粉絲團人數便有2000多人按讚。於是,他開始廣邀大眾投稿。由於小有知名度,並透過朋友間口碑相傳,稿件漸漸從四面八方湧來,各行各業的上班族都加入投稿行列。 鄭俊德並不潤飾投稿者文章,忠於原汁原味,只做初步內容審核。所以,粉絲團上可以看到計程車司機書寫工作中觀察到的人生百態,也能看到曾想自殺但找到正確方法活下來…等激勵眾人的文章。鄭俊德發現,各行各業有才華的創作者其實非常多。「閱讀」粉絲團第二年按讚數已到20萬,他從很多爆紅的文章中發現,受挫的經歷能幫助更多軟弱的人。 閱讀生活策展活動,獲眾人熱烈回響參與。(鄭俊德提供) 很多作家一年創作書籍版稅不到10萬,許多人因而投入「閱讀」粉絲團。2014年按讚數成長到40萬,同年鄭俊德開始創辦許多實體活動,例如「見面閱讀」,他透過仿效教會小組,在「見面閱讀」會場中以導讀與小組方式,讓讀者分組討論閱讀內容,並獲得不錯的回響。 後來,鄭俊德也成為企業培訓讀書會的講者,發現很多公司都有透過讀書會培訓員工的需求。2015年,「閱讀」正式轉型舉辦大型策展,他們和「華文朗讀節」、「小王子展」、「簡單生活節」等展覽合作,同時也和大型企業(如王品集團、新光人壽)做廣告合作。「閱讀」的創作者也由一開始100多人成長為近1萬人。 此外,他們也舉辦「閱讀路跑」、「草地讀書會」、「閱讀淨灘」、「圖書館密室脫逃」等活動,並到偏鄉陪伴當地孩子享受閱讀樂趣。 閱讀可以改變人生 「即使數位化,閱讀風氣仍不會減低。」鄭俊德表示,網路文章只能吸收片段知識,書籍才能完整論述。因為功能性不同,閱讀與數位具有平衡的關係。他也鼓勵教會牧者多閱讀,而基督徒也不要淪為只作禮拜的基督徒,平時也要有閱讀習慣,才能在聽主日講道時,加入自己的觀點與見解。 他鼓勵,上班族可以透過創作來抒發心情,同時透過閱讀,吸收新知與促進思考力。再因著旁人的支持鼓勵,擁有持續創作的動能。鄭俊德說:「大學只有四年,但未來人生還有至少四十年可以透過進修翻轉,閱讀可以改變人生!」 文章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https://www.ct.org.tw/1296092#ixzz5eorcvz00 |
|